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其自主创新水平不仅决定了相应国家工业化程度与系统素质的高低,更体现着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综合国力的强弱。在改革发展初期,我国依靠加工型实体制造业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第一阶段使得经济规模与就业水平都得到了快速增长,尽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制造业起步较晚,但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几十年间,通过积极发挥规模化效应,仍然一定程度上积累了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投入总量的迅速增长,以及科技活动产出规模的逐步扩大等等环节。然而,在自主创新的机制建设和运行效率上,我国制造业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这其中,高度依赖国外技术致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难以稳定和持久,价值链中生产及营销环节过度膨胀造成的单向度价值创造使得企业的品牌体系与跨领域竞争战略举步维艰,加之外部市场环境与体制之间的博弈而形成的局部供求结构的特殊性,这些问题综合导致了我国制造业一直处于低端加工形态和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进入21世纪以后,企业竞争模式将进一步在全球化语境下展开,相应的竞争内容也将从价格与规模的竞争,更大程度地转向综合品牌体系与产业链能效的竞争。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稳定而高效的设计原型与技术原型创新将对制造业的总体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WTO法则约束性的日益增强,国内制造业的整体发展已开始面临严峻挑战。一直以来,“快速的市场反馈机制”与“高新技术机制”是国内加工型制造业赖以生存的保障,前者关注营销数据的统计,后者则重视技术参数的提升,两类机制共同构成了国内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结构。不可否认,在企业创建初期,这两类机制所形成的竞争力模式为企业站稳市场空间并且实现前期的资金积累贡献了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市场层次的深化,以及国际化、全球化战略的导入,“创新性产品”“突破性产品”的制造将成为市场对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的必然要求,仅凭线性的市场反馈与单一技术指标的提升无疑将难以应对这一挑战,体系化的发展战略也将因此受阻。国内制造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如海尔、华为的产品国际化困境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在文化消费结构日益增长的市场格局中,无论高新技术或是即时性的市场满足都不等同于为消费者创造了真实的“价值”,相反还有可能由于对用户实际体验的抑制削弱产品的整体吸引力。一旦市场和技术策略无法对制造业企业的成长贡献支撑性力量,由此造成并不断强化的对于“产业主导型”企业的高度依赖将使得自身的竞争力与发展独立性在比较层面快速下降。
从国际制造企业的成功案例来看,工业设计通过文化对生产要素的调节,能够有效地搭建现代消费环境与生产制造之间的桥梁。工业设计聚焦于建立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而非服务于任何一方的既有规则,强调社会因素对生产的有效引导。在这一点上,部分企业经营者和学者将工业设计的职能完全指向满足用户需求,将人类学、用户研究等等上升到绝对法则的层面,实则是对工业设计本身的曲解与误读。回顾历史,在工业设计自身发展的170多年间,任何成功的设计思想、潮流、风格或作品,无一例外都是建立对用户的引导,而不是迎合。(www.xing528.com)
由此可见,制造业企业作为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应用主体与主要服务对象,在国际化进程中,品牌体系与创新机制建设的切实诉求促成了我国工业设计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而工业设计服务企业,即以职业工业设计公司为主的企业类型,则在这一产业发展过程中成为舞台之上的亮点。无论如何,从形成机理角度来看,制造业企业出于转型升级的生存压力所进行的主动性或被动性调整无疑才是国内工业设计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的真正成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