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设计职业教育平台优化解决方案

工业设计职业教育平台优化解决方案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广东工业设计职业培训学院”是当前国内专业院校的代表,其建立的职业导向课程、系统能力训练、赴外学习交流、职业资格认证、职业生涯服务,以及配置的跨领域师资团队、实训设施、合作平台、管理模式、风格校园等内容体现出明确的就业针对性。图7.4 广东工业设计职业培训学院鸟瞰规划图(说明:该学院归入广东省“十一五”重大项目,占地300余亩,投资约3亿元。

工业设计的价值原型产生于设计者主体,并非技术性或资源性的价值结构,因而其产业性质是典型的智力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结构呈现系统与整合的相应特征。这就要求工业设计从业人员既需要拥有较强的创意性与创新性,同时也需要对生产制造相关的流程与技术原理有深入的了解,达成两者在不同情境下的价值创造。仅能够实施样式创意或形式技法等工作内容尚不足以称为典型意义上的工业设计师——这一点常被国内的企业与设计人员自身所忽视。

从产业结构上看,由于产业间的经济活动实质上是价值的批量化生产、流通与实现的综合过程,因而作为价值诞生的原点,工业设计职业教育平台是整个产业基础设施的核心,在我国主要呈现以下四类形态。

第一类是以工业设计综合知识结构教育为主的高等院校,这是国内工业设计产业结构的教育主体。截止到2011年年底,国内开设设计学科的大专院校已超过1700所,在校学生约140万人;开设工业设计学科的大专院校也已超过500所,在校学生约10万人,年平均毕业生约3万人。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国内高等院校中的工业设计教学思路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包豪斯(Bauhaus)的传统体系,在知识结构的搭建上以技法与原则为主要内容。上述知识体系的优势在于能够使学生对工业设计的基本流程与创意思路有所了解,但对于特定设计成果背后的系统性、社会性原因却普遍存在认知上的不足,致使学生容易将思考局限在单一的产品维度,造成具体的设计方案与生产、市场和社会背景的脱节。

第二类是以工业设计就业为导向的专业院校。随着工业设计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加,专业类院校的出现从业务角度弥补了综合性院校在知识结构上的宽泛性,对于以应用为中心的工业设计领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广东工业设计职业培训学院”是当前国内专业院校的代表(见图7.4),其建立的职业导向课程、系统能力训练、赴外学习交流、职业资格认证、职业生涯服务,以及配置的跨领域师资团队、实训设施、合作平台、管理模式、风格校园等内容体现出明确的就业针对性。

978-7-111-46406-8-Chapter07-6.jpg(www.xing528.com)

图7.4 广东工业设计职业培训学院鸟瞰规划图

(说明:该学院归入广东省“十一五”重大项目,占地300余亩,投资约3亿元。资料来源: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第三类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的设计科研机构。例如广州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研究所,其前身为广州大学万宝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87年,是由高等院校(广州大学)与企业集团(广州万宝电器集团)联合经营的教学实体。

第四类是企业内部的工业设计培训或企业间的工业设计流动性培训项目。例如美的公司与韩国GK公司的跨国性人才合作等形式,这些培训项目为国内工业设计的职业教育体系在企业维度上进行了较好的拓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