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分水岭,工业设计教育成为国内工业设计产业化的知识先导,这种局面与西方经典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路径基本一致。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江苏的无锡轻工业学院率先创办了“工业产品造型美术系”,而后,“工业美术系”在北京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出现。与此同时,原机械工业部在湖南大学创办了着眼于机床造型设计的“工艺美术研究室”,而南方的广州美术学院在工艺美术系内也开始着手筹建“美术设计”专业。
20世纪80年代初,一批国外留学归来的学者正式在中国的院校中创办了“工业设计”这一专业,这也标志着我国对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首次引入。另一方面,除了教育领域的专业性发展外,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也在80年代中期宣告成立,使我国工业设计领域诞生了首个与政府有关的职能性部门(见图3.7)。在此后至今的30余年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与各地方性工业设计协会为国内的工业设计产业在机制建设方面贡献了重要力量。目前,这些行业协会的总数在全国已超过20个,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运营发展趋势。行业协会组织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工业设计产业日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图3.7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大会留影(1987年10月)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设计年鉴.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从机构职能上看,行业性协会组织的存在致力于为国内的工业设计领域提供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进而使行业发展形成群体力量,互通信息,互相促进,有秩序地开展各类活动。通过造舆论,做宣传,举办工业设计人才培训班和师资班等方式,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为代表的行业性协会组织近年来多次召开全国范围的交流与研讨集会,有效地提升了工业设计在国内环境中的社会影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专院校中工业设计教育体系的建设。(www.xing528.com)
在具体的经济活动方面,工业设计事务所和企业的设计部门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较大发展,这对于工业设计产业的质变性积累而言十分重要。1986年,由设计师石振宇创办的国内第一家工业设计事务所——北京崇文工业设计事务所在北京成立。1988年,第二家工业设计事务所——南方工业设计事务所也在广州建成营业,1991年至1992年间,更多的工业设计事务所在广州、深圳等地开业。
进入20世纪90年代,职业工业设计公司的发展开始呈现出一定数量。1998年,全国的职业工业设计公司约有40余家,十年后,仅深圳市注册在案的职业工业设计公司就超过了400家。截止到2011年年底,国内注册的职业工业设计公司总数已超过2000家(见图3.8)。在20世纪末的相当一段时期内,由于制造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尚未延伸至品牌及战略阶段,因而在产品上对于工业设计的深层次需求也并不强烈。职业工业设计公司在当时的发展规模虽然还仅是初期积累,但从结构上而言却是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在成长初期的生产主体。
在企业内部工业设计能力的发展方面,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企业可以视作一个前沿。美的、华为、科隆、康佳等代表性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就初步设立了自身的工业设计部门或工业设计中心。
图3.8 中国职业工业设计公司十年间增长示意图
在国内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时期中,院校的发展在产业体系中一度占据了首要位置。工业设计产业是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产业形态,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的建立为整个产业搭建了十分重要的基础环境,而日益兴起的以商业利润为中心的企业竞争则预示着一个全新阶段的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