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质意义上的工业化建设是从建国以后开始的,工业设计产业的社会背景和技术环境理论上从此时起已有了相应载体。但从产业的消费市场来看,由于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战后重建期,必需品经济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各方面的条件限制使得商品经济的发展还需待时日,文化消费相对于使用性、实用性消费的起步而言尚无从谈起。工业设计产业在国家全新建设的历程中得以孕育。
建国后,由于我国在一段时期内主要实行计划经济和计划供应,市场中基本不存在产品竞争。加之优先投入重工业发展,民用市场长时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使用性和实用性消费的绝对主导致使社会并不需要在产品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开发与设计意识,国民经济在工业、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资源配置也不能支撑产业发展。
由于必需品经济与实用性消费阶段中的重点主要在于解决产品基于技术、制造等方面的实现性问题,工程师几乎是当时产品开发过程中唯一的规划性角色。尽管当时的工业产品在基本的外观、品牌、装饰和包装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文化性要素,但这些要素的内涵与工业生产是脱离的,因而并非是典型意义上的工业设计工作。真正介入生产制造的工业设计业务在此时的产品市场和消费市场都还无从涉及。(www.xing528.com)
在劳动力培育方面,为适应上述局面,中国的高等院校在专业布局上显得比较集中,以工程相关专业为主导的工科院校遍布全国各个大中型城市,仅在为数不多的艺术院校里设置有“美工”这一专业。1957年,在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支持下,庞薰琹、雷圭元、郑可等人创办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60年,无锡轻工业学院设立了“轻工日用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1975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设了“工业美术系”。上述这些变化已使得工业设计教育产生出从艺术角度加以孕育的迹象。然而,这些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培养目标仍然属于“实用美术”的范畴,在与工业生产的联系上还比较薄弱,即使存在也相对浮于表层,系统的概念与方法在此时并未诞生,“实用美术”与工业设计仍有本质的区别。尽管如此,教育体系的不断演化还是使得工业设计产业在知识层面得到了萌芽性的积累和孕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