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寻韩国政策引领的路径

探寻韩国政策引领的路径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韩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演进与上述国家的路径均不相同。由于在发展初期并非工业或文化强国,韩国工业设计产业所实现的跨度式飞跃是典型的政策驱动成长模式。20世纪40年代,韩国的国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在计划实施初期,韩国工业设计领军企业的崛起十分值得关注。三星、LG等一批制造业企业成功地由“技术驱动”向“设计驱动”的转型表明,韩国的政策促进思路已然取得了初期的成功。

探寻韩国政策引领的路径

韩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演进与上述国家的路径均不相同。由于在发展初期并非工业或文化强国,韩国工业设计产业所实现的跨度式飞跃是典型的政策驱动成长模式。

在“三个设计五年计划”(1993—2007)的政策刺激下,韩国不仅从国民经济视角树立了“产业设计”(industry design)的国家意识形态,也设置有韩国设计振兴院(Korea Institute of Design Promotion)等具体行政部门。韩国的设计发展如同“汉江奇迹”(Han-jiang Miracle)的经济发展一样,一跃成为世界领先,其依靠的是举国体制的推进并且高度立足于自身建设,打造龙头企业也是其中的重要策略。

相比较于日本,韩国虽然有一定的天然资源优势,但其国土面积仅有9.96万平方公里,在工业化初期主要以出口加工为主。20世纪40年代,韩国的国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50年代,由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设计领域才得到一些发展。

韩国工业设计产业的真正起步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制定使得韩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得到增强,为工业设计的广泛应用建立了物质基础。这一时期,不少韩国企业已开始拥有自身的专职工业设计人员,如现代汽车三星电子等企业均已拥有数名工业设计师。这些设计师的工作虽然还无法主导企业的产品计划,甚至仍以仿制和抄袭为手段,但在产品中已然可以看到其力图融入本国文化内涵的尝试。1965年,韩国政府通过成立“韩国设计研究中心”的决议,该机构后更名为“韩国设计中心”,为“韩国设计振兴院”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70年代初期,韩国的包装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成果。1970年,第一所政府属下的设计振兴机构——“韩国包装设计中心”随之建立,这一机构就是韩国设计振兴院的前身,从而也拉开了政府促进工业设计产业的序幕。

进入80年代后,韩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政府促进工作进一步趋向成熟,1985年,为了提升产品设计的水平,韩国政府实施了“优秀工业设计评价制度”,并在产业层面设置了“工业设计国家推进计划”等筹备性政策,通过政府资源推动企业进行设计的各项开发。另一方面,韩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不少大专院校陆续设置了工业设计学科,在时间上与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有并行之处。(www.xing528.com)

20世纪90年代是韩国工业设计产业的高速发展时期,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使得其自身对工业设计与原创性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韩国政府在此时意识到扶持原始设计对于本国企业的重要性,进而加大促进力度并设置了韩国工业设计产业的“三个五年发展计划”。在计划实施初期,韩国工业设计领军企业的崛起十分值得关注。三星(Samsung)、LG、现代(Hyundai)等在产品创新上的突破性进步使之由原本的技术驱动模式迅速转变为品牌型企业,从而产生了显著的辐射效应。

1997年,韩国政府颁布了设计振兴法案,目标是在2005年将韩国提升为世界级的设计大国,工业设计作为核心内容在其中也得到了重要发展。2004年,韩国设计振兴院从人力资源供求、设计工作室和公司设计发展三个方面对韩国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性调研,并对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评估报告。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之后,韩国的政府促进工作已由之前以工业设计产业为核心逐步延伸至范围更广的设计产业范畴,并提出了“产业设计”(industry design)的概念,其举国性的设计战略也借助设计产业自身与生俱来的显示效应使得韩国的国际影响力得以迅速提升。

就教育方面来看,由于政策的强力推动,韩国在其第二个设计振兴五年计划(1998—2002)中,工业设计的学生人数逐期显著增加,韩国政府在大学中建立了15个设计创新中心,提倡产学研相结合。在这五年中,韩国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总数同比上一个五年增长约28%,由原来的28000余人上升到36000余人。

如果从产业演进的规律出发,政策的强力驱动实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促进以中高级市场秩序为特征的产业发展原理。这是由于在供需关系尚不明显和稳定的情况下强行进行政策性的干预,在经济战略布局方面风险较大,资源的应用效率上也存在技术实力保障不足的巨大隐患,因而需要时任政府明确的战略定位与实施决心,以及有效的配套方案。从具体的发展情况看,韩国先后设置了行政主管单位与分管机构,打造了龙头企业,以及大规模实施人才战略,这些举措使得工业设计产业的生态体系得以快速形成。三星、LG等一批制造业企业成功地由“技术驱动”向“设计驱动”的转型表明,韩国的政策促进思路已然取得了初期的成功。

但在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实力与文化底蕴的“拔助式”成长,以及规模性的媒体宣传策略,使得韩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基础并不牢靠,设计价值过度集中在表现层面,严重缺乏深层次的工业设计技术与资源储备。虽然上述缺失在一定时期内可以通过产业链的局部整合等方式加以弥补,但从长期来看,韩国的工业设计产业必将面临后续发展在内力方面的巨大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