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地财政的弊端:加深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失效

土地财政的弊端:加深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失效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地财政”尽管迅速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初始资本积累,但是它的缺点同样十分明显。而中国的土地资源恰恰具有垄断的特征,长期以来地方政府都是土地唯一的供应者,而正如前文所述,“土地财政”加深了市场失灵现象,同样导致资源配置的失效。

土地财政的弊端:加深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失效

“土地财政”尽管迅速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初始资本积累,但是它的缺点同样十分明显。

第一,“土地财政”导致并加剧了资源错配。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大多数资源都是按照价格自行配置,“土地财政”推高了居住用地价格的同时,大幅降低工业用地价格,这使许多地方大量工业用地空置,同时“土地财政”带来的看涨预期让许多企业拿地后不开发或者故意拉长开发周期,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许多本可以用于其他行业发展的资金由于土地开发的高额利润被吸引至房地产业,大量金融资源被占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不可否认,相较于计划经济时代,土地的市场化提高了土地的配置效率,但是市场本身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是早已公认的经济现象。在市场失灵的种种表现当中,垄断就是其中之一。而中国的土地资源恰恰具有垄断的特征,长期以来地方政府都是土地唯一的供应者,而正如前文所述,“土地财政”加深了市场失灵现象,同样导致资源配置的失效。

第二,“土地财政”是当前房地产问题的根本症结之一。由于“土地财政”本质是将未来的土地收益转化为现在的现金,那么只有土地未来会增值才有人愿意购买,从这个意义上讲,土地尤其是住宅用地必须是一个资本品才能将这套流程运行下去,那么附属在土地的房屋也必然带有资本的属性,这同“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精神背道而驰,是屡屡调控房价,却越调越高的重要原因。(www.xing528.com)

房价如果没有预期上涨的话,土地的价值就不会变高;而土地价值不高,就不会有人愿意为未来的收益付出现在的资金;没有资金,“土地财政”就无法进行下去。但是房价的持续过快上涨已经带来了高昂的社会成本,房价的上涨往往意味着生产部门成本的全面上升:房价的上涨以及其带来的房租上涨意味着用人成本和物业成本的直接上升,同时地价的上涨意味着生产部门尤其是拥有土地使用权和自有物业的企业的机会成本上升。

第三,“土地财政”加剧贫富差距问题。由于“土地财政”必然带来土地增值,那些拥有不动产的人群即使不努力也能坐享其成,拥有巨额财富;而没有不动产的人努力工作也无法跟上前者,而拥有不动产的机会也越来越低。社会财富虽然随着“土地财政”而不断变大,但绝大部分被很少一部分人分走,这造成了极大的社会不公,形成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

第四,“土地财政”本质上是融资,这必然会带来金融风险。截至2015年底,84个重点城市处于抵押状态的土地面积为49.08万公顷,抵押贷款总额11.33万亿元。[10]这些抵押贷款的额度是靠地价维持的,对于地方政府的城市建设和债务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任何对房价的打压都会影响此类资产的价格进而引起更大的金融问题,直接关系地方政府的信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