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化决策的维度包含服务需求、服务模块化和服务价值度量(蔡三发,王清瑜,董志明,2013),即在决定制造服务化活动时,需要从这三个维度来设计、分析制造服务化的相关细节;同时,基于三个维度的决策过程都涉及对环境因素和资源整合过程的分析。
首先,服务化需求的存在是服务化得以实施的前提。客户需求是服务化的起点与终点。在客户需求拉动服务化产生及发展的同时,企业也需依靠自身资源与能力,推广服务化,以此推动服务需求。现实中,与较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中国企业制造服务化需求仍显不足,多数客户企业服务经济意识较为淡薄,不能接受有偿服务。在供方因素上,由于起步较晚,国内仍缺少制造服务化成熟的企业。总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服务型制造企业应面对客户企业制订有针对性的服务化策略。
其次,服务模块化设计是制造服务化的专业性体现及关键环节,是制造服务提供商将其服务技能或技术按功能“切割”成能高效传递的“半成品”模块的过程。模块化使非核心业务外包成为可能,如通过ITO(信息技术服务外包)、BPO(商务流程外包)及KPO(知识流程外包)等形式。此外,模块本身具有的独立性和自我演进性,使发包企业在选择模块供应商时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高度模块化不仅能更有效地动态调整企业边界,而且有益于企业调整产品边界和知识边界关系中的一致或分离程度,最终通过边界动态化实现企业绩效的增长。因此,制造服务供应商可以基于客户需求,以模块化的方式实现灵活高效的服务化。(www.xing528.com)
第三,服务供应商的相当一部分利益来自与发包企业创造出的共享价值。其能为发包企业带来的效益越多,自身利益分配也将越多(蔡三发,王清瑜,董志明,2013)。因此,在制定服务化战略时,制造服务供应商应基于价值共创的可持续性目标做好获利决策。具体而言,服务化可同时实现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这里的企业不仅包括制造服务集成商,还包括价值网络中的配件供应商与原料供应商。客户不仅包括客户企业,还包括终端消费者。服务化价值的度量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因为服务化不仅可以为企业与客户企业带来经济价值,还能带来非经济价值(战略价值),如客户企业的降本增效及制造服务集成商以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灵活性为代表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