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学术界里的“制造服务化”首先是由Vandermerwe和Rada于1988年提出的。他们认为,服务化是指制造企业提供一揽子产品和服务,并以服务为统领的制造企业行为。Wise & Baumgartner(1999)进一步认为,“到下游去”和为产品安装基础[5]服务已成为制造企业新的盈利动机。White(1999)则强调,产品不过是“服务的载体”,客户购买产品的最终目的是购买产品具有的功能或效用。这种定义符合服务经济学的现代观点。该观点将制造企业重新界定为服务提供商,而不是产品制造商,说明了这种“功能服务”是企业获取价值和攫取利润的来源。换言之,制造商卖的不是产品的所有权,而是使用权,即服务化实质是将产品的功能提供给客户。
尽管学者们对制造服务化有不同的界定,但基本认同:制造服务化能够响应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满足客户需求变更,以服务为市场主导逻辑,将服务业务整合至制造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部分,不仅为客户提供支持产品正常运行的服务,而且向客户提供支持客户任务目标完成的服务(Vargo,Lusch,2004;Mathieu,2001;Sousa,Silveira,2017)。
最初,对制造服务化的研究致力于对制造服务化进行分类,旨在区别传统服务和制造服务化带来的新型服务。具有代表性的是,Boyt & Harvey(1997)根据服务六大特性,即更换率、重要性、风险水平、复杂性、个人传递性和可信性,将制造服务分为基本服务、中级服务和复杂服务三大类。Mathieu(2001)按关系强度和服务定制化程度从低到高提出制造服务化二分法,即支持产品的服务(SSP)和支持与产品有关的顾客行动的服务(SSC)。前者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售后服务,后者是要求更高的服务类型,强调客户关系的建立。另外,Tukker(2004)和Neely(2008)提出的产品导向服务、使用导向服务、结果导向服务和整合导向服务,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www.xing528.com)
制造服务化的分类深化过程,体现了制造商与客户的交互关系由基于交易向基于关系的转变,其服务复杂程度和对制造企业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