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研究经济发展等诸多重大的根本性问题的发展经济学,从20世纪上半叶以来,就一直重视研究世界各国的工业化问题,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赫希曼等都对工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刘易斯、罗斯托等也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提出了二元结构、起飞等一系列理论。可以说,对工业化问题的研究至少有七八十年,如果要追溯至更早,恐怕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各位学者推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的工业化理论研究成果,下面对这些理论作一些简要地介绍。
1.配第—克拉克定理[1]
配第—克拉克定理是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基于威廉·配第的研究,深入地分析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状况的演变规律后得出来的,故人们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威廉·配第(1691)发现,国民收入的差异导致人口在不同的产业之间迁移,劳动力会从低收入部门向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而且他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重心将逐渐从有形的生产部门转向无形的服务部门。柯林·克拉克(1940)在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基础上,研究得出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因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向第三产业移动;结果就会呈现这样一种规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增加。
2.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2]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9个准工业化国家)1960—1980年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计量模型,提出了标准产业结构。即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钱纳里等认为,工业化就是初级产品生产向高级产品生产转移的过程。按1970年美元为基准的人均GDP划分,如表1-1所示,第一阶段的人均收入水平小于280美元,为初级产品阶段;第二至第四阶段的人均收入在280—2 100美元,为工业化阶段;第五至第六阶段的人均收入在2 100—5 040美元,为发达经济阶段。其中,工业化阶段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发达经济阶段分为初级和高级。他认为,从一个经济阶段迈向更高级的经济阶段通常是通过产业结构变动来推动的。
表1-1 钱纳里的人均收入6阶段(人均GDP)
资料来源: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
3.库兹涅茨工业化阶段理论[3]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等认为,一般地,工业化是产业结构变动最为活跃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是以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作为重要的研究标志。1960年,库兹涅茨收集了57个国家的原始数据,统计出以人均GDP为指标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以此为基础,他进一步研究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规律,得出了工业化阶段理论。他的大体思想是:从三次产业产值占比结构的变动情况看,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二产业的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是缓慢提高。由此,引发了第一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不断下降,第二和三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上升。可以说,工业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同时又带动了就业结构的变动,因此,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反映了工业化演进的趋势。
4.霍夫曼定理[4]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的《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根据近2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后来被人们称为霍夫曼比例,它是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霍夫曼通过分析发现,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这就是所谓的霍夫曼定理。他还根据霍夫曼比例的大小,把工业化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霍夫曼比例为5;第二阶段的霍夫曼比例为2.5;第三阶段的霍夫曼比例为1;第四阶段的霍夫曼比例为1以下。
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品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资本品的生产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第二阶段,与消费品相比,资本品的发展较快,但消费品的比重比资本品的比重大得多;在第三阶段,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规模大致相当;在第四阶段,资本品的比重将大于消费品的比重,取得了主导地位。由此可见,霍夫曼比例越低,说明资本品工业的规模越大,相应地,消费品工业的比重越小,工业结构越高度化。但是,霍夫曼定理在实践中缺乏充分的支持,例如,库兹涅茨就曾指出,在美国,霍夫曼比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基本不变的。
5.后发优势工业化理论[5]
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隆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后发优势理论,其核心思想是:相对的经济落后并非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一种劣势,它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从而可以变成一种优势。因为比起发达国家,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实际值与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期望值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成为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力量。并且落后的程度越大,其紧张关系就越强,从而对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就越大。这样,虽然落后国家通常都缺乏甚至完全不具备先进国家启动工业化时所拥有的“前提”条件,但它们通过国家的产业政策或其他的干预手段却可以依照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创造”出这些“前提”条件的“相对替代物”。因而,落后国家便有可能“走捷径”,在与先进国家不同的经济基础上发动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不仅如此,他还认为,通过引进、吸收与借鉴先进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落后国家还可以越过先进国家经历的工业化阶段,实现跳跃式发展。
6.二元经济结构理论[6]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增长》中首次提出二元经济增长模式。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经济是由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组成。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之间的工资差距,造成了劳动力的流动。工业部门通过较高的工资不断吸收农业劳动力,直至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被全部吸收。从而促进工业部门的大发展,消除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实质上,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就是劳动力在工业农业之间转移的理论。
然而,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存在着缺陷:(1)没有重视农业在推动工业增长中的显著作用;(2)没有注意农产品剩余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先决条件。于是,他们认为应该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农业和工业的均衡增长,这种动态二元结构理论就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该模型基于刘易斯的模型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部门分为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把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边际生产率为零时,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其供给弹性非常大。第二阶段,农业边际生产率大于零时,只要其值低于不变制度工资,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就会不断地被工业部门吸收。第三阶段,农业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时,农业部门没有了多余的劳动力,这时候,农业劳动力的收入水平由边际生产率决定。
7.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7](www.xing528.com)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经济理论的基础就是经济成长阶段论,其集中反映在《经济增长的阶段》(1960)和《政治与成长阶段》(1971)二部著作中。罗斯托采取产业结构分析的方法,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六个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农业居于首位。(2)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即从传统社会向“起飞”阶段的过渡。(3)“起飞”阶段,其主要标志为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达10%以上,推动起飞的主导部门增长很快。(4)成熟阶段,表现为工业部门加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部门为耐用消费品工业。(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罗斯托对工业化的贡献在于,他较早地运用主导产业的变迁来研究工业化阶段问题,说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工业化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
8.大推进理论[8]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于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大推进理论。大推进理论以贫困恶性循环为理论基础,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使经济发展取得成功,资本量必须达到某个最低限度,好比飞机起飞要超过一定的临界速度一样,而渐进式的方法难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消除经济起步的障碍,需要在投资方面给一个助力,从而加速促进工业化,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政治平等、生活富裕的目标。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全面实现工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工业化是用发达国家更快的速度来提高欠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从而实现缩小各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目的。
9.不平衡发展理论[9]
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艾尔伯特·赫尔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不平衡的,理论上的平衡在现实中难以达到。一个区域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采取一系列脱离均衡的行动。这些行动是由于过去的不均衡发展所引起的,而行动本身又造成新的许多不均衡,进而引起一系列的调整行动。同时,他还认为,现代经济的增长实质上是部门的成长过程。增长的发力始于主导部门的选择,主导部门同其他部门有较强的关联效应,主导部门的发展通过产业关联传递到其他部门,实现部门之间结构的合理化。这样,最为稀缺的要素资源往往集中于主导部门,促使主导部门发展壮大,再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加快发展。基于此,赫希曼主张在要素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通过选择“关联效应”大的产业作为主导部门来实现经济增长。
10.梯度推移理论[10]
梯度推移理论是由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弗农(1966)等人提出的工业产品生产周期循环理论延伸而来的。弗农等人认为,与生态系统循环运动一样,工业产品的生产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一般情况下,处于创新阶段的产业是新兴部门,而处于发展阶段与成熟阶段之间的产业为成熟部门,处于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产业则为衰退部门。创新阶段的工业由于垄断地位,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从而引起该产业在区域的集聚与发展,且不断集聚化和规模化。然而,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供过于求,利润不断下降,该产业开始在本区域衰落和退出。为延续产业的生命,旧的产业随之对外转移。这样就形成一个循环。这个循环不断往复下去,从而实现区域产业的梯级推进和升级。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将该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学中,从而产生了梯度推移理论。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兴衰主要取决于该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该区域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处在创新阶段,则该地区就为高梯度地区;反之,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处在衰退阶段,则为低梯度地区。
[1] 史忠良.新编产业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李晶.温州“十二五”期间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导刊.2010(7).
[3] 参见:桑瑞聪.江西各区域工业化水平差异分析及协调发展研究.南昌大学硕士论文. 2008.
[4] 参见:史忠良.新编产业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 参见:项东.中国视点下的发展经济学工业化理论述评.经济问题探索.2010(4).
[6] 参见:邹永红,黄开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及模式比较.经济研究导刊.2009(6).
[7] 参见:郭万达.现代产业经济辞典.中信出版社.1991;张跃庆,张念宏.经济大辞海.海洋出版社.1992.
[8] 参见:王慧,夏学英.基于大推进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大推进理论的思考.发展研究.2012(2).
[9] 参见:林荣清.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研究.物流科技.2004(9).
[10] 参见:王育宝,李国平.狭义梯度推移理论的局限及其创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