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优化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

如何优化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好坏也会对产品的质量、设备的管理以及成本核算等产生重大影响。严格控制整个生产进度,定期核实、汇总和分析生产作业进度计划和执行情况,对目前管理与实施方法提出修改意见。管理部门根据日程计划要求在管理板上将所需完成的作业从左向右按顺序排列,操作人员就据此规定的开工、完工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同时管理人员也依据它来进行生产调控与管理。

如何优化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

生产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有效地调动和利用管理要素(即:人、物、钱、工艺)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货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管理目标。生产管理包括五个方面: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系统;制订短期、中期以及长期销售计划;建立生产能力分析资料;生产前制订出完善的生产计划;建立良好的物料控制与管理系统,生产中做好进度控制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1.生产计划的控制与管理

服装生产计划的设计与控制是整个服装生产加工管理的核心。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好坏也会对产品的质量、设备的管理以及成本核算等产生重大影响。

(1)生产管理的作用。生产管理是保证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协调,按作业计划有节奏地进行生产。有效控制在制品的流转过程、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占用量,避免在制品的损失和积压。提高作业面积利用率,保证产品质量,加速资金周转,降低成本。建立健全的制度,及时进行记账核对工作,认真处理好在制品的返修、报废、补发、回用等工作,及时清点盘存及早发现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

(2)生产计划控制。做好各项生产作业准备,按品种、数量、期限和生产成本标的要求妥善安排工作,保证工作负荷饱满、均衡。严格控制整个生产进度,定期核实、汇总和分析生产作业进度计划和执行情况,对目前管理与实施方法提出修改意见。

(3)作业安排及其事项。作业安排是生产管理部门向生产班组发布生产指令,包括确认产品的规格、准备材料、生产设备和工具,按照工序顺序,给作业人员分配工作。前道工序要分配给技能稳定、生产效率高的作业员。对于易出现瓶颈现象的工序,尽量多安排作业人员。充分考虑生产工人以及工位之间的衔接;生产单的发出要及时;充分按照交货期、客户、设备与工序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

作业的安排事项包括:

①作业传票: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生产安排方法,适合品种固定、单一、产量大的加工方式,比如西装、衬衫等。作业传票主要包括:出库票、作业票、搬运票、检查票、工具票、作业指导书等。生产管理部门根据不同的作业需要用发送传票的方式安排作业,然后在完成作业后通过对这些传票的整理、分析来掌握整个作业进程情况。

②管理板:根据当前服装生产加工小批量、品种多的特点,一般工厂多按照三天到一周制订日程计划。使用传统的各种作业传票就会显得工作量大,如果采用管理板就会提高效率。管理部门根据日程计划要求在管理板上将所需完成的作业从左向右按顺序排列,操作人员就据此规定的开工、完工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同时管理人员也依据它来进行生产调控与管理。

(4)作业指导。作业指导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师傅、班组长以及技术员来承担,作业指导有以下几方面。操作人员之间技能差异:对于新员工进行普及培训,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员工进行定向培训。工序之间操作工的调整:由于工艺流程的变化、缺勤等影响,需要对作业人员调整时,由班组长或技术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新工序的培训和指导。批量变换:由于款式变化快、批量小、经常出现作业内容变化,有时整个流水顺序、班组的编制也要变动,由技术员、班组长组成指导小组,先整体后局部进行作业指导。

2.生产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保证交货日期。进度管理的首要条件是建立合理的生产流水形式。进度管理内容包括:

(1)事务性进度:从接订单到物料分析、采购等与生产相关的全面时间控制。

(2)采购进度:主要是面辅料、物料的采购时间控制。

(3)外加工进度:指委托其他工厂进行加工时,对从投料开始到半成品、成品完成的整个时间控制。

(4)生产进度:整个生产加工时间和产量的平衡控制。

为了达到管理的目的,要安排相应的进度检查,具体内容为:各部门的生产检查,支流工序与主流工序的检查,流水生产检查,对出现瓶颈现象进行及时调整,对重要工序进行重点检查,掌握成品、零部件的完成数量,判断生产的进度快慢。

3.生产余力管理

余力是指某一工序的生产能力与分配在该工序的工时负荷之间的差量。余力管理的目的是正确掌握车间、工序、作业人员等的生产能力,实时了解生产进度,以达到生产和谐统一。余力管理可按下列方法进行。余力为正时:有空闲时间,可提前安排预定的作业或支援其他班组。余力为负时:负荷过重,会引起进度延迟,办法是及时调整延长生产时间、增加作业人员、协调外加工、减少紧急订单的插入等。

4.物品管理

服装生产款式多、批量小,面辅料繁杂,管理不当必定严重影响生产。实施物品管理时,必须预先将保管场所、设备、账册及放置方法标准化;标示放置位置,建立保管账册;掌握在制品数量及大小,确定放置和提取的方法;工序间的传送、保管、批量转换的安排;辅料的管理。(www.xing528.com)

5.生产记录

生产记录是生产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对及时了解生产进度、工序配置、作业量等有重要意义。有关内容如下:作业人员是生产记录最直接的记录员,他们对自己生产的工序进行实时记录,以确定自己一段时间内的生产件数。由班组长或专职记录员,确定一个班组或一条生产线一段时间内的生产成果,是作业人员生产情况的总体记录。企业生产记录是从宏观上对企业生产进行量化测试,依照生产计划控制生产趋势。

6.品质检验

疵品是企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它对作业人员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有着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效益。疵品一般是在生产和检验过程中发现的。检验方法一般有三种类型:前道检验:加工前对面料、辅料以及对加工后前段工序的检验,是发现和减少疵品最重要的手段。中道检验:缝制半成品的检验,一般是在部件工序和组装工序之间进行。后道检验:最终成品检验,是企业保质保量按时交货的最终检验。防止疵品措施:建立健全的检验制度,提高检验员的质检意识和能力。加强作业指导,工序分配要合理,强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和解决并采取预防措施。

7.加班出勤管理

加班是服装企业最常用的一种工作形式。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增加员工的经济收入,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频繁和长时间的加班,会使员工身心疲惫,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效果。减少加班现象和加班时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方法如下:制订详细合理生产计划;加强员工技能培训;严格执行工厂规章制度;随机应变;加班的管理,即使需要加班,也要合理安排、配备,做到提高效率,减少加班时间。单个缺勤:一条生产流水线或一个小组的出勤率应在95%以上,对于缺勤人员可临时调整工序分配、进行同等生产单位之间的调整或班组长顶替等措施。

8.批量变换时的相应措施

通常,加工前的准备、工序结束时的收尾工作称为批量转换作业,是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难点,一般采取以下措施:事先彻底研究所要使用的材料,准备好所要使用的机器设备。积累合理的加工技术和专利。通过工序分析和动作研究,合理地进行工序编排和作业安排。提高作业人员的技能,培养多面手。适当促使裁剪作业先行完成,以便及时供应裁片。认真推行物品管理措施,制订和充实作业标准。

9.设备保全

设备是进行服装生产的重要条件,一旦发生故障,部分或全部的流水线生产就要停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大多数服装企业都配备专职的保全工。

(1)日常整备:工作环境和设备是否清洁;设备定期加油保养,并清除灰尘、线屑等垃圾;互动零部件之间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并随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2)预防保全:对易出故障的部位定期进行检验,防患于未然。及时修理出故障的设备,并寻找事故原因,采取预防和根治的措施。

10.外加工管理

外加工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弥补厂房、设备、人员及技术的不足;减少自身生产管理的压力,确保生产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外加工管理:充分了解外加工单位各方面的能力,包括人员素质、设备状况、管理能力、技术水平、信誉度、生产品种等,以便确定加工单位能否胜任。适时派驻技术和管理人员,帮助和监督生产,以便按时交货。确保每个环节能顺利进行和衔接,如运输路线、包装方法等。

11.成本控制与管理

生产成本控制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对各种生产消耗和费用进行引导、限制及监督,使实际成本维持在预定的标准成本之内的一系列工作的总过程。生产成本是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发生的。

(1)生产成本控制过程包括:产品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计划编制阶段成本控制;生产现场成本控制;材料库、半成品库及成品库的成本控制。

(2)成本控制管理程序:确定成本控制标准;监督成本形成过程;提出纠正偏差的措施,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预期目标。

(3)总结工作修订标准:定期总结成本控制工作,考核成本指标,分析成本产生偏差的原因,明确经济责任。成本控制各步骤要前后衔接,每进行一次循环,就会推动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更进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