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是指企业根据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生产期限、生产能力、手段、步骤、面辅料采购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生产工艺及过程所做的整体构思和计划。包括确定生产指标体系、安排生产进度、明确车间的生产任务等。
1.生产计划分类
(1)长期计划。代表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具有纲领性和战略性。如制订开发新产品和新款式的计划,生产场地扩建和工艺设备计划,引进专业人才和人才培训计划,开发市场和发展连锁店计划等。
(2)年度计划。指执行期限为一年的生产计划,是主管部门对企业自身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3)月度计划。是年度计划的分解,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一般会依据客户的需求和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4)作业计划。是指生产作业的进度安排,是年度计划、月度计划的具体分解和实施,是企业车间的生产任务书。其规定了计划期内要生产的品种、数量和质量。
2.生产计划制订
(1)准备工作。为了使计划的制订合理、可行,必须进行周密的前期准备,即分析、确定各环节的情况。具体内容包括:
①产品分析:将产品或平面结构图按衣片、零部件以及里衬等进行分解,确定各部分面辅料的使用情况。
②生产分析:即产品生产流程分析,每个流程使用的机械设备分析,尤其是有关负荷的分析。
③加工工艺确定:通过样衣缝制以及参照类似产品的加工工艺,确定工艺方法和工序组合及缝制时间,编制工序流程表。
④作业方法确定:根据样衣缝制的第一手资料,决定流水线上所使用的设备、工具、作业方法等。
⑤作业时间确定:在样衣缝制基础上制订批量变换时间和加工时间。
⑥产品工时分析:主要是总标准时间、每个工序的标准时间分析等。
⑦场地安排:生产线和仓库作业场所的分析。
⑧原材料准备:服装面料、辅料的准备时间。
(2)生产能力分析。为了确保产生顺利开展,有序进行,必须对企业体现生产能力的要素进行分析,从而做到心中有数,计划可行。具体内容为:
①人力负荷分析:针对各种产品的数量、标准时间来计算出生产的理论人数。
②设备负荷分析:先确定生产所需设备的种类,然后依照以往生产同类产品的经验计算出各种设备理论生产负荷,将计算设备数量汇总,最后对比现有机器设备情况来调整安排。
③生产能力调整:在没有完全做好生产准备或者是生产品种与数量有大的调整变化、人力与设备负荷不平衡状况下,需进行短期生产能力调整,以便使生产活动顺利进行。
(3)日程计划。日程计划即有关时间顺序的安排,包含两层含义:静态时间和动态时间。
静态时间即所说的工时数,而动态时间是指进行中的时间,通常称为日程。在制订生产计划时,第一阶段要进行静态时间处理,计算作业量。第二阶段运用动态时间安排日程。根据加工顺序及生产计划,决定各作业和有关业务的时间计划,以便在交货期内完成生产任务。一般先制订一个月以上生产大致计划,主要保证生产的连续性,确定交货期。然后进行每日具体工作计划及具体的细节安排。
(4)订货型生产计划编制。是指根据订货情况来编制生产计划,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①订货与市场销售预测结合:编制计划时依据客户的订货,因此企业在制订计划时一定要参照企业历年的订货资料和市场动向,估计出订货数量来编制计划。
②根据生产能力接受订货:根据企业生产能力以及负荷情况,充分利用企业的剩余能力来作为重要的参照条件进行实际的编制。
③掌握各个部门情况:完全掌握参与生产各部门情况,如产品设计、物料采购等情况之后,依此为基础来编制计划。
(5)订单型生产计划编制。订单型生产的日程计划一般由大、中、小三种日程计划构成。是根据客户的订货要求编制出设计、采购、裁剪、缝制、整烫、包装等的开工与完工日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交货期决定:由于影响计划编制的因素比较多,因此接单人员一定要懂生产工艺并对整个生产加工能力与技术水平有充分了解,才能确定好交货期。在接单生产时,应当考虑:既不能过多地超出企业生产能力接受订货,又不能不顾生产周期过短而盲目接单;不能随便同意客户更改产品设计与交货日期,也不能接受亏损或无利润的订货。
②月计划编制:月计划是以订货合同规定的交货期为依据,确定有关部门生产日程计划。需要完成的订货有哪些?有哪些客户?需要完成的总数有多少?生产部门依据销售部门提出下月计划草案,编制下月生产计划。物料部门也会依据生产计划提出物料计划,最后采购部门依据物料申请采购单编制进料计划。
③周计划编制:周计划是月计划分解而来的。编制的要点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种产品的加工顺序,做好生产能力与负荷的平衡,确保在生产周期内完成产品生产。周计划准确度要求很高,具有很强的实际生产指导作用,在制订好后不允许随意修改。
④日计划编制:日计划就是将作业分配到工作地和操作者,并指明开工期与完工时间。日计划是根据周计划内容中包含的订单、产品以及数量来安排具体每天生产的。一般采用在开工前进行每日生产说明或者将计划公布在车间每日进度安排栏中,以提醒和规定工人严格按照生产计划完成任务。
⑤工时数计划:工时数是表示作业量的时间单位,通常用小时表达。一个人完成一小时作业量称为一个作业时间单位(一个工时)。工时数计划是指根据生产计划表,按各种款式品种的交货期和产量,决定具体的作业量。与现有生产能力对照进行调整,在服装生产中,作业的内容通常用分和秒来计划。
(6)生产周期。指某一款服装从开工到全部完工所需要的标准天数。制订正确生产周期,并合理缩短生产周期,可帮助生产企业减少再制品,提高生产效率,加速资金周期,提高企业信誉度,增强企业竞争能力。(www.xing528.com)
(7)材料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制订面料、辅料的种类、数量及生产周期。内容包括确认面料及相配的辅料,面料、辅料的库存量与实际生产相符,确保最低库存量基准,对所需面料、辅料及时订货。
(8)注意事项。注意了解订单与作业相关的具体内容,比如:产品款式、规格、颜色、包装、花色搭配及交货日期等要求。了解原辅料供应渠道是否畅通,品种、规格、颜色、数量是否已到齐,即便是商标、尺码、洗涤标记等,若没有配齐,也会影响作业。掌握面辅料质地、性能及门幅宽窄情况,查阅面辅料检测报告,便于实施裁剪作业。掌握工作进度,比如工艺文件、工艺卡、样本、图纸资料以及设备工具等准备情况。清楚参加作业的班组数、生产能力、流水量以及生产周期。注意上下工段、前后部门的时间差,编制出分段的作业计划,各环节、工序形成一个整体。正确核算企业的生产能力,合理运用人力、财力、物力制订可行的生产计划。
3.生产计划的实施
安排生产计划,必须根据服装生产经营形势和市场需求,正确制订生产指标。生产计划的实施,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原材料准备。一是要检查品种、数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二是严格控制进度,准时交货,以免影响生产计划的执行。主要检测内容包括面料品种、颜色、数量,要求必须配齐,质量必须符合技术标准;所需的里料、衬料、线、扣、带、商标、尺码带、成分带、洗标、包装袋、纸盒、纸箱等,必须符合产品及生产的要求。
(2)技术准备。指为批量生产所需要的技术准备工作,即:针对投入生产样品的试制以及样品试制后的工艺改进意见,做好流水生产的工艺、技术、设备、人员结构、品种分析等生产能力的分析。具体包括:各部门、车间、小组完成生产计划的能力分析;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的分析,如产品品种突然变换,工艺方法紧急变更,生产工期要求大幅度提前等。编制批量生产所需的工艺文件。制作裁剪样板、辅助样板及缝纫过程使用的小样板。组织生产工艺流程,明确生产工艺流程。制订好产品质量标准及检验项目标准。
(3)人员、设备、场地准备。完成生产计划所需的人员配备,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生产工人等。生产计划所需用的普通设备和专用设备。如还需添加设备,应进行成本核算。按产品的容量准备场地,按设备、手工作业所需要的数量安排场地。
实施生产计划,必须坚持以下五项基本原则:其一,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充分利用设备,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其二,保证生产协调平衡进行;保持各生产环节的进度均匀;其三,保持生产过程的平衡性,各个工序之间要实行平行作业;其四,提高生产组织的适应性,通过调整及时满足经常变化的市场需求;其五,保持生产过程的经济性。
4.样衣试制
一般来说,经过订单评审后确认可以生产的订单,需进行生产前的样品试制。进行样衣的试制,要明确以下事项:
(1)样衣试制目的。
①确认订单生产的款式及规格尺寸。
②确认与来样加工相符的面辅料。
③根据订单要求制订合理的加工工序并预测工时。
④测算材料消耗量。
⑤测定工艺技术参数,为批量生产加工提供可靠依据。
(2)样衣试制准备工作。
①分析效果图或来样:分析订单生产服装的款式造型和特征。分析服装的结构特征,如各部位造型以及零部件的设计要求。选择与订单任务要求相适应的面料及辅料。对订单要求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并完成加工设备的选型。
②面辅料准备工作:审核所有材料的规格、品种、颜色、数量,确保与订单要求相符。
③试制人员配备:由从事新产品开发、技术较全面的人员来完成样衣试制。试制人员一般兼做生产线工人的培训或特殊服装的技术指导,并为制订生产技术文件及相关信息资料工作做好准备。
④准备各种加工设备:按照试制样衣用材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对各种设备的工艺参数进行调试。如缝线的张力、针迹密度、缝纫速度以及熨烫设备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并处于备用状态。
(3)样衣试制程序。
①样衣纸样:确定服装规格,一般选用中间号型,内销服装须按照国家号型中的中间标准体,即女装160/84,下装160/68;男上装170/88,男下装170/76。外销订单根据销往国家的中间规格尺寸选择。如果是客户来样加工,可按照客户提供的实样测量成品的规格或者依据客户要求选择。依据订单要求的款式造型绘制纸样,要有各种面料、辅料纸样,并加放缝份和贴边,在纸样上注明样片名称、布纹方向、件数等。
②样衣缝制、整理加工:根据订单要求,首先选择缝制方法、线型、缝迹和熨烫方法等,制订既简单、合理,又能满足客户需要的加工工艺。样衣缝制、整理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如加工形式、方法、设备选型、加工时间、加工顺序等。
③样衣评价:检验款式造型,面辅料选择、加工工艺、加工质量、规格尺寸等方面是否符合订单要求。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和修改。若属于无法补正的问题,则要与客户沟通,得到客户的理解和确认。
(4)客户确认样衣。在样衣试制完成后,与客户沟通,样衣被客户确认后,做好纸样、工艺、工序说明、工时记录。其内容主要包括:面辅料选择是否合适;服装规格、样板板型、加工工艺等是否达到客户的要求;对试制的样衣实物,客户是否满意。具体参见表3-2。
表3-2 样衣确认、鉴定表
(5)封样。样衣试制完成送交客户最终确认后,对有关资料进行存档,叫作封样。封样在经双方共同确认后,加盖封样章方可生效。封样具有以下目的和作用:
①可澄清客户对产品材料、款式细节、技术问题等未能表达清楚的问题。
②可通过封样来处理由于某原因样衣在试制后无法达到原订单要求的问题。
5.小批量试生产
通常大批量投产之前,应进行小批量的试生产,在试生产过程中,要求打出全套规格尺寸的样板,做出各种规格一定量的系列样品。其目的是在单件样衣确认的基础上,依据批量生产要求,验证系列成品规格及纸样的准确性,所制订的工艺流程是否合理、高效,加工工艺在流水线上是否能够保证生产质量。在试生产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以保证批量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试制的产品也可作为实样或者标样,供批量生产时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