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酒店创新研究综述

酒店创新研究综述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服务创新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颂波等提出研究和理解包括酒店企业在内的旅游企业创新活动的三层次理论框架,其所谓的三层次是在科里亚和温斯坦研究中提到的“组织—制度”理论背景下提出的,且建立在颂波提出的“服务企业的创新活动与外部世界间的关系是相对松散的”的假设基础上。因此,本研究从企业层面和网络层面两个视角对酒店创新进行研究。

酒店创新研究综述

在服务创新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颂波等(Sundbo et al., 2007)提出研究和理解包括酒店企业在内的旅游企业创新活动的三层次理论框架,其所谓的三层次是在科里亚和温斯坦(Coriat & Weinstein,2002)研究中提到的“组织—制度”理论背景下提出的,且建立在颂波(Sundbo & Gallouj,2000)提出的“服务企业(包括旅游企业)的创新活动与外部世界间的关系是相对松散的”的假设基础上。三层次分别是:(1)企业层面,这里的“企业”是指科里亚和温斯坦(Coriat & Weinstein,2002)研究中提到的“组织”(Organization)概念;(2)网络层面,是指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可能会起重要作用的松散的外部网络关系,但是旅游企业间存在的这种网络关系并不具有很强的凝聚力;(3)创新体系层面,是指科里亚和温斯坦(Coriat&Weinstein,2002)研究中提到的创新“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

创新网络理论关注的焦点是企业间的关系,而创新体系理论将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更多因素纳入其中。例如,埃德基(Edquist,1997)认为创新体系理论的研究目的之一就是识别影响创新过程的各种因素,包括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以及影响企业学习搜索外部知识和开发新产品的制度因素,如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政策、金融机构、工会、技术协会等,以及更加宽泛的社会文化要素(Carlsson et al., 2002)。创新体系理论包括两类创新体系研究视角——地理空间的视角和产业的视角。从地理空间的视角来看,创新体系研究又可分为国家创新体系(Nelson, 1993)和区域创新体系(Oinas &Malecki,1999)两大类;而从产业的视角对创新体系的研究并不考虑地理因素(Edquist,1997)。产业创新体系内的各主体间可分享专业的知识库、特殊的技术、投入和需求信息、产业学习过程、组织结构、信念、目标和组织行为等(Malerba,2002)。(www.xing528.com)

利珀(Leiper,1990)指出可从地理空间和产业两个视角来对旅游体系进行研究,该研究仅强调旅游产品/服务提供过程中所涉及主体的多样性及各主体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没有从创新的视角对旅游体系进行研究。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来看,酒店创新体系可看作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以及对酒店企业创新产生影响的相关制度的设立,因此,酒店创新体系既可以是国际层面的,也可以是区域或旅游目的地层面的,或者是酒店产业层面的创新体系。但是,正如上述内容提到的,服务业创新体系相对薄弱甚至有学者质疑其存在性(Sundbo et al.,2000;Metcalfe et al., 2000)。虽然有学者提出从旅游目的地层面来看,酒店企业需要彼此合作形成创新体系(Sundbo et al., 2007),但是,许多经验研究表明此类创新体系并不存在(Hjalager A.M.,2002;Sørensen,2004;Mattsson et al.,2006)。因此,本研究从企业层面和网络层面两个视角对酒店创新进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