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创新研究范式述评:探讨新思路

服务创新研究范式述评:探讨新思路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术界没有专门针对服务创新的研究。表2-4新熊彼特主义研究范式下三个流派的研究概况总结续表资料来源:根据沈占波等和杨广等整理而得。该研究范式从服务与技术二者关系的视角展开研究,典型代表是加卢,他提出了“技术—服务—整合”的服务创新研究范式。

服务创新研究范式述评:探讨新思路

关于创新体系的研究有多种理论模型,从国家创新体系到区域创新体系(例如,Nelson,1993;Oinas & Malecki,1999),再到具体某一部门的创新体系(例如,Pavitt,1984;Miozzo & Soete,2001),这些模型大都是基于对制造业创新的研究发展而成。已有研究表明,服务业的创新活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制造业(Sundbo,1998;Metcalfe & Miles,2000;Gallouj,2002;Drejer,2004;Howelles& Tether,2004),服务业的创新活动包含着一系列行为的改变,该类创新很大程度上是非技术性的(Sundbo,1998)。服务管理理论认为服务是一种社会性行为,顾客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合作互动是解释服务企业活动(包括创新活动)的重要依据(GrÖnroos,1990)。服务企业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决定了服务产品和服务过程是很难分开的。此外,学者们注意到技术对服务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尤以信息技术为甚(Miles,1993;Miozzo & Soete,2001),这就意味着许多服务创新活动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这种变化引发了一场关于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和框架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服务业的讨论 (Sundbo,Orfila-Sintes,&Sørensen,2007)。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可将制造业技术创新研究范式对服务业的适用性讨论分为两大类。

2.1.4.1 新熊彼特主义:“技术—服务—整合”范式

最早的服务创新研究可追溯到熊彼特(1932)提出的创新概念的界定。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术界没有专门针对服务创新的研究(沈占波等,2009)。80年代以后,德鲁克等人继熊彼特之后,对服务创新的概念展开了后续研究。在熊彼特的研究方法体系下,服务创新研究经历了从“技术主义”到“服务导向”再到“整合研究”的三个阶段,分别强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似性、差异性和整合性,我们将其统称为“新熊彼特主义”。本书将新熊彼特主义研究范式下三个流派的研究概况进行归纳(沈占波等,2009;杨广等,2009),如表2-4所示。

表2-4 新熊彼特主义研究范式下三个流派的研究概况总结

续表

(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根据沈占波等(2009)和杨广等(2009)整理而得。

该研究范式从服务与技术二者关系的视角展开研究,典型代表是加卢(Gallouj,2002),他提出了“技术—服务—整合”的服务创新研究范式。(1)技术导向的方法亦可称为以技术为基础的方法,该种研究方法关注技术在服务创新中扮演的角色,并着重对由技术设备和技术系统的运用所引发的服务业创新进行分析(Barras,1990;Miozzo & Soete,2001)。(2)服务导向的方法强调服务本身的特性,特别是服务的“无形性”和“合作生产”特性。服务导向的方法并不排斥技术维度,但更加重视非技术形式的创新,其研究的基本假设是:服务本身的特性引发了很多难以由“技术方法”解释的创新形式,与那些由技术引发的创新相比,此类创新发生更为频繁,并成为服务创新的主体(Edvardsson et al., 2000)。(3)整合方法强调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边界是模糊的,该方法建立在服务和物质产品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将两者看作在功能上无差别的统一体进行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是加卢和温斯坦(Gallouj & Weinstein,1997)的研究,其研究揭示了服务业和制造业创新活动内在和本质的联系。

2.1.4.2 开放的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创新体系”范式

“技术—服务—整合”范式将企业内部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很少关注到企业外部的因素。技术主义范式将关注点集中在企业内部的技术性因素,服务导向范式着重阐释服务本身及影响服务创新的因素,虽然服务导向范式涉及服务传递过程、市场等因素,但学者们仅将这些因素看作服务的不同维度,而并非从企业的外部因素进行审视;虽然整合研究范式将研究视野拓展到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企业与顾客交互的界面、企业服务传递等,但对这些外部因素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内部指向性,如创新四维度模型便是以企业内部的技术维度作为研究的核心要素,而其他维度之间也是通过企业内部组织的交互作用联结在一起的(沈占波等,2009)。

从创新模式的角度分析,存在封闭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两种典型的创新模型。前者认为企业创新过程完全发生于单个企业内部,后者认为企业的创新源泉来自内外部知识的整合,而目标市场在企业创新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这里所提的目标市场不仅指现有市场,还包括新市场。之后,学者们在开放的创新模式框架下,分别从两个视角对服务创新的外部因素进行了研究:一方面从服务使用者的视角关注到外部市场因素对服务创新的影响;另一方面从服务供给者的视角考察了企业外部技术对服务创新的重要作用。

服务提供者视角的研究主要关注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KIBS)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企业的技术性能力对企业形成外部联盟起着重要作用,而技术推动的外部联盟可推动服务企业的创新行为(沈占波等,2009)。赫特格(Hertog,2000)将服务创新分为七种类型,通过对赫特格(Hertog,2000)所提出的创新类型的划分,可以发现研究者认为创新维度的主导从供应商逐渐转移到需求方——客户企业,从而强调了顾客因素在服务创新中日益突出的重要性。因此,服务使用者视角的研究主要关注外部市场因素对服务创新的影响。

第二种研究范式是以科里亚特和温斯坦(Coriat & Weinstein,2002)为代表的“组织—管理—创新体系”范式,该范式主要关注的焦点是由各种创新影响因素和行为者构成的创新体系(如Callon等于1992年提出的创新体系模型)是否适用于服务业创新。颂波和加卢(Sundbo & Gallouj,2000)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服务业并不存在创新体系,但帕维特等(Pavitt,1984;Miozzo &Soete,2001)采用技术导向的研究方法对服务创新进行研究之后提出服务业存在创新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