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简明易懂的会计恒等式

简明易懂的会计恒等式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大会计要素的形态随着经济业务的发生会相互转换,转换结果仍然保持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会计要素以数学表达式来表示相互关系就产生了会计恒等式。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资金的绝对运动形式,也称为动态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归属关系,是会计要素的公式化,反映了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经济内容和数额上的等量关系,说明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

简明易懂的会计恒等式

六大会计要素的形态随着经济业务的发生会相互转换,转换结果仍然保持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会计要素以数学表达式来表示相互关系就产生了会计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原理、账户试算平衡原理、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会计恒等式体现了以下三种数量关系:

(1)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静态等式)

(2)收入、费用与利润的关系:收入-费用=利润 (动态等式)

(3)会计六大要素的综合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综合等式)

静态的会计等式

静态会计平衡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通常称为第一会计等式。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为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之间存在平衡关系。资产表明企业拥有哪些经济资源以及拥有多少经济资源,权益则表明这些资源是谁提供的以及谁对资源享有权益。资产与权益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即有多少资产,就有多少权益;没有无资产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资产。

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投资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任一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资金的相对静止状态,所以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任何一个时点来看,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永远保持着这种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动态的会计等式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赚钱,静态会计等式并不能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盈利还是亏损‚而下面这个等式可以充分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

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0,表现为企业盈利;利润<0,表现为企业亏损。

我们之所以将这一等式称为动态指标,是因为它可以从不同阶段企业利润的变化中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这一动态等式也是编制“利润表”的主要依据。

这一等式是基本等式的补充和发展,表明了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与相应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资金的绝对运动形式,也称为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综合会计等式

静态会计等式只能看出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情况,即某一个时点的状况;而动态会计等式只能反映出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情况,即赚了多少钱,而无法反映企业的规模。另外,资产运用会取得收入,同时也产生了费用,而利润的增加一方面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资产或减少了企业的负债,企业的经营总是如此持续下去,这就产生了综合会计等式。

资产+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由于企业的利润最终要归入新的资产中去,同时减少负债或者增加所有者权益,资产和权益在金额上是相等的,这种数量上的平衡关系,可以表示为:

资产=权益

这个等式为会计恒等式,又称会计基本等式。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归属关系,是会计要素的公式化,反映了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经济内容和数额上的等量关系,说明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

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等式各要素的增减变化,但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成立。主要有四种情况山,如图2-15所示。

图2-15 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会引起会计要素数量上的增减变化,但是,无论发生什么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小故事:会计六大要素中的数量关系

假定甲有一处50 万元的房屋准备开一家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向银行借了20 万元。甲开的公司在第一个月没有收入,但是必须支付银行利息(现实中是三个月支付一次)1400 元,那么,第一个月公司出现了亏损。第二个月,公司收到10000 元的收入,支付5000 元的工资,支付利息1400 元。

根据上述业务情景,分析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及其数量关系如下: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关系(www.xing528.com)

资产,它通常表现为有形的东西,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财产。上述案例中这家公司的资产就是50 万元,甲对这家公司有50 万元的所有权。用会计恒等式来表达就是:

资产(房屋)50 万元=所有者权益(投资人所有权)50 万元

这一等式表明,投资者投入资产(货币、实物)的数量与投资者拥有的权益的数量是相等的。

仅有房屋公司无法经营,甲以公司名义向银行借了20 万元,那么,这家公司就有负债20 万元,当然,这家公司同时增加了20 万元资产——银行贷款。用会计恒等式来表达就是:

资产(房屋)50 万元+资产(银行贷款)20 万元=所有者权益(投资人所有权)50 万元+负债(债权人所有权)20 万元

以会计要素来表达上述数量关系时就有第一个会计恒等式:

(1-1)等式是会计记账、核算的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是基本的会计恒等式,它表明了投资人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当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即资产增加多少,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多少;资产减少多少,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多少。当所有者权益不变时,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即资产增加多少,负债同时增加多少;资产减少多少,负债同时减少多少。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即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增加(或减少)时,增加(或减少)之和等于资产的增加(或减少);所有者权益与负债一增一减时,其差额就是资产的增加或减少。

在会计术语中,所有权称为权益。投资者的所有权称为所有者权益,债权人的所有权称为债权人权益,因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又可以表达为:

(2)收入、费用与利润的关系

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没有收入就没有利润,因此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获取收入。要获取收入,必定要付出代价,会计上把代价称为费用。在生活中,不一定付出代价就一定有收获,在经济生活中也如此,所以常常有负利润的状况出现,会计上把负利润称为亏损。

上例中,甲开的公司在第一个月不但没有收入,还必须支付银行利息,因而,第一个月公司出现了亏损。这三个要素在一定期间(第一个月),就形成了下面第二个会计恒等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第二个会计恒等式直观地表达了企业经营的结果——亏损1400 元。会计上把企业经营的结果称为经营成果。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又称损益表)。

第二个月,公司收到10000 元的收入,支付5000 元的工资,支付利息1400 元,那么:10000-5000-1400=3600(本月利润)+(-1400 上月亏损)=2200

公司的利润是持续结算的,第二个月的利润应当弥补第一个月的亏损。

(3)会计六大要素的综合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数量关系存在着一种内在有机的联系,它们的综合反映是第三个会计恒等式:

把甲所开公司上述的所有经济业务全部予以反映:

①开业

500000 元=500000 元

②借款

500000 元+200000 元=500000 元+200000 元

③支付利息

500000 元-l400 元+200000 元=(500000 元-l400 元)+200000 元

④发生收入与费用

498600 元+200000 元+10000 元-6400 元=500000 元+2200 元+200000元

由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会计等式(1-1)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从开业到某一时刻累计的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状况;而等式(1-4)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一段时期(如一个月、一年)的状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作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1-5),等式(1-5)并没有破坏等式(1-1),当利润分配后,等式(1-5)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1-1)。可见,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换,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衡了,那就说明记账有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