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结合本区域的要素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和产业分工布局等因素,选择适宜发展的主导产业及其组织结构体系,通过市场竞争获取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经济地理等收益,形成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市场容量的特色产品、特色企业和特色产业。特色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综合了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贸易理论于一体的新概念,其理论来源和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理论
特色经济的优势首先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即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禀赋特点,选择适合于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比较收益获取正常的预期利润,成为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构成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样就可以避免资源配置扭曲、“投资潮涌”、市场重复建设等现象。从经验事实来看,二战结束后亚洲的“四小龙”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资本密集型的汽车、电子、信息产业,最终迈入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的“雁阵发展模式”,就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典型代表。而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在市县一级,由于计划经济传统和农业经济特点的约束,造成了许多地方产业结构“小而全”、“一般齐”,形成“千县一面”、“低质同构”状况,出现县域经济萎缩、产业发展困难等现象,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收益
现有的产业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表明,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存在外部性,产业发展的相对集聚有利于获取关联效应、知识外溢、“干中学”等递增收益,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可以产生网络效应,提高生产效率和组织效率,从而使企业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所以,特色经济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产业集聚和专业化分工中获得的边际递增收益,削弱了交易费用、制度费用等边际成本的影响,形成产业的竞争力。从现实经验来看,无论是高新技术或一般制造业领域,如美国的“硅谷”、中国台湾新竹工业园区和苏州工业园区,还是农业、服务业领域,如陕西杨凌农业科技园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www.xing528.com)
3.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学因素
传统的经济地理学认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等因素导致了工业集聚,如东部沿海城市由于港口不可比拟的优势逐步成为工业集聚中心;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则强调了规模报酬递增和空间、区位成本因素相互均衡,影响经济活动的集聚、分工的专业化水平和产业组织结构的演化。所以,经济区位、市场化程度、经济政策制度等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因素,特别是经济政策(如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对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例如,我国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新经济地理因素作用的结果。
4.产品差异化和消费多样性理论
按照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偏好理论,即使是同一品质的商品,消费者可以从多样化消费中获取更多效用,因此消费的多样性决定了商品需求的多样化,从而构成了特色经济需求方面的理论基础。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说,目前发展特色经济既可以丰富市场的产品结构,提高消费者的社会福利水平,又可以起到扩大内需、缓解内外经济失衡的作用。特色经济在企业规模、市场容量、空间范围和组织形态上可能存在很多差异,但其主要特征可以总结如下:区域性:特色经济是在一定空间区域形成的经济形态,但这又是相对的。如县域经济、工业园区、城市经济、西部大开发,乃至东亚“四小龙”经济带等;规模集聚性:特色经济产业的相对集聚是规模效应、外部性、关联性和交易费用(包括外生和内生交易成本)相互作用均衡的结果,据现有的研究和经验表明,某个产业生产规模扩大一倍可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2%~10%;差异性和多样性:特色经济是比较优势、经济地理、人口市场数量、经济政策等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展理应表现出地区差异性和模式多样性;动态性:随着资源禀赋、经济地理、市场化程度和制度政策等因素不断改变,特色经济的竞争优势、组织形态和发展模式也是动态变化和演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