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学术界关于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研究的现状
19 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以来,在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工业的大力推进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利用近百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于农业现代化的综合性、动态性及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异,学术界对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路径选择标准。国外对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大多数是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入手,研究如何从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主要的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
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创立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5],在这个模型中,农业只是被动的、附属的部门,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工业,农业部门只是起着输送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劳动力无限供给,对劳动力雇用完全取决于资本扩张的需要;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之间存在显著工资差距,现代部门通过资本积累和扩大投资的过程,把剩余劳动力一轮轮从传统部门吸纳到现代部门,直到有一天“淘干”了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
1945 年,美国学者罗德尔在《堆肥农业与园艺》一书中提出有机农业的理论。从土壤生物学的肥力概念出发,论证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害处和有机肥在培养地力上的优越性能。1970 年,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 提出了生态农业认为,所谓生态农业的概念,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的一种农业体系大循环系统。
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在《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中确立了诱导技术创新模型,他们根据美国、日本等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进步道路,是由该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决定的。
科克伦及约翰逊是从农业技术扩散的角度来谈论传统农业的改造;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从投入—收益的角度来谈论传统农业的改造,他认为“进行这种改造所需要的特殊的新生产要素是装在被称为技术变化的大盒子里。必须从这个盒子里取出这些要素,对他们进行分类,并找到使传统农业束缚的农民能获得并接受的方法。”舒尔茨还开创性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人口质量提高对经济发展推动的内在关系,并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农业中。他强调,为了生产丰富的农产品,要求农民获得并具有使用有关土壤、植物、动物、机械等科学知识的技能和知识。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在20 世纪60 年代,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提出了资源互补论的农业发展理论。他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认为城市化对农业发展通常产生有利影响。
马克思提出的“超过农业劳动者个人所需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的这一精辟论断,揭示了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即农业生产的进步和现代化,其本质就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马克思指出“小农经济作为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
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英克尔斯提出现代人理论模型。他认为,人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因素,人的现代化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基础。
2.国内学术界关于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研究
孙浩然(2006)认为,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有着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6]国外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主要包括以美国为代表的规模型、机械化、高技术模式,以欧洲为代表的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总结这几种模式,可得出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启示:要从国情出发探索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要制订和实施切实有效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要切实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要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建立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要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农业现代化与国家粮食(食品)安全的关系。
张晓山(2008)认为,现代化过程是土地增值的过程,农民作为集体所有者拥有的最重要的资产(农村土地)一直是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重点,必须改革征地制度;让农民得到合理的补偿。让农民合法、合理地享有土地权益,分享城市化的红利。(www.xing528.com)
刘志澄(2003)认为,现代农业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现代农业建设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观念,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农业协调发展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宏观基础,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微观基础,宏观与微观协调配合,就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强大动力。
王万山、庄小琴认为(2008),外向型农业、“新型化”农业和特色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向。针对这一发展趋向,我国的农业政策应作出相应调整,包括从国内外市场分割的农业政策向国内、国际市场对接的农业政策转变,从传统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向符合WTO 规则的新型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政策转变,从主导、控制型的农业政策向管理、服务型的农业政策转变。与此同时,我们要制订和出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相应政策。
厉为民(2003)对荷兰农业进行了研究,对人多地少的荷兰建设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农产品出口、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做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称为农业现代化的荷兰模式。
2007 年3 月24 日,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工作专家顾问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关君蔚等20 余名专家出席了本次座谈会。会上,卢良恕院士表示,绿色农业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倡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倡导全程一体化的管理理念,是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赫修贵(2007)认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科学化、信息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利化、产业化、生态化、专业合作化(八化)过程: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模式=日本和荷兰型+美国和加拿大型+以色列型+法国和德国型+中国实际。
确立这一模式可供选择的路径是新的经营体制策略、培养新型农民及高加低策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组合模型策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地区布局策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政府扶持策略。
郑高强、付静、钟海国(2008)站在农业资源禀赋的视角,对国外发达国家三种典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和比较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现状与国外几种农业现代化模式异同之处后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符合国情、符合地域优势、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于国外模式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同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归结为中国地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即东部“外向主导型”农业现代化模式、中部“两化结合推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和西部“特色农业带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
薛丹兴、罗酬剑、欧阳成卓(2009)经过调研研究认为,农村工业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动力。
纪志耿(2008)认为,现代化是全面的过程、反思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以人为本的过程。二者的核心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人类自身层面的和谐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努力实现“六大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和谐、干群之间的和谐、农户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农民内心的和谐。
王乃明认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六个显著特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生产上的多要素密集型集约经营;渐进式地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实现形式;传统有机农业与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有机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