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员工关系的重要性与管理方法

员工关系的重要性与管理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0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实践中,员工关系又被称为劳动关系、劳资关系、产业关系、雇佣关系和劳使关系等。劳资关系、产业关系或雇佣关系是相对于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它反映的是出资人与劳动者或雇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研究员工关系最基本目的在于寻求员工和雇主之间形成健康、良好关系的途径。通常而言,企业层面的员工关系管理主要管理雇佣关系,并且在雇主和员工之间发展一种积极的心理契约。员工关系战略应该与员工关系管理政策区分开来。

)员工关系和员工关系管理

员工关系是就业组织中由雇佣行为而产生的关系,是组织管理的一个特定领域,它以研究与雇佣行为管理有关的问题为核心内容。其基本含义是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利关系的总和,它受制于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实践中,员工关系又被称为劳动关系、劳资关系、产业关系、雇佣关系和劳使关系等。劳资关系、产业关系或雇佣关系是相对于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它反映的是出资人与劳动者或雇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劳使关系则是日本人使用的概念,主要为了更准确地说明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劳使关系包含了劳使协同工作关系和劳使对立关系。在欧美国家的文献中,还经常使用产业关系的概念。1912年,经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Wil- liam Howard Taft)的提名,国会任命了一个名为“产业关系专门委员会”的9人调查委员会,专门负责调查由劳资摩擦引起的、致使20人丧生并让全国震撼的洛杉矶时代大楼爆炸事件,自此,“产业关系”一词正式写入美国词典。当时,欧美国家几乎所有的研究劳动关系的文献都使用“产业关系”这个专业名词。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有强烈的“冒烟经济”背景的“产业关系”一词逐渐地被更为宽泛和中性的“雇佣关系”或“劳动关系”一词所代替。

研究员工关系最基本目的在于寻求员工和雇主之间形成健康、良好关系的途径。一个国家劳资关系的状况与其政治管理紧密相连,一个劳工组织的目的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有些西方学者把改善劳资关系的目标确定为改善既有企业组织和政治管理框架中工人的经济条件,可采取国家控制产业以规范生产管理、国家本身成为雇主以促进产业社会化,以及授予工人企业产权等办法调节劳资关系。

通常而言,企业层面的员工关系管理主要管理雇佣关系,并且在雇主和员工之间发展一种积极的心理契约。它主要处理雇佣条款和条件、由于雇佣而产生的议题,为员工提供发言权,并且与员工进行沟通。这些问题可能通过个体的方式或者集体的方式进行解决和改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确定清晰的理念,如何发展一种合作性和有效率的员工关系氛围。

)员工关系战略

员工关系战略主要关注的是组织管理与员工以及员工组织之间的关系时应该解决或者变革的问题。和所有其他人力资源功能的战略一样,员工关系战略也必须关注组织的战略,并且致力于支持组织战略。如果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合作和信任的,那么这必将极大地提高组织效率,从而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另外,员工关系战略必须确定员工能够如何行使企业发言权。他可以是通过代表行使,也可以通过个体沟通的方式来行使。

如果组织重点关注通过创新和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服务而获得竞争优势,那么组织就必须更加强调员工的投入和参与,包括推行持续改进和全面质量管理计划。如果组织的战略是成本节省,或者是度过生存危机,那么组织的员工关系战略就应该主要致力于通过优化和员工以及员工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员工和组织声誉的伤害,而实现组织的成本节省目标。

员工关系战略应该与员工关系管理政策区分开来。战略是动态的。它为员工关系管理行为提供方向,并且回答诸如“我们应该如何从此地到彼地”的问题。员工关系管理政策更多的是关注“此地”和当下的问题。

1.员工关系战略关注的问题

员工关系战略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

(1)建立组织和员工之间的稳定的、合作性的关系,使冲突最小化。

(2)通过员工卷入和沟通计划,达成员工承诺。

(3)发展相互信任关系,通过组织文化建设,建立组织和员工之间的共享价值观,保证雇佣双方拥有共同的利益,实现组织目标。

(4)发展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员工关系中各方之间的投入,致力于使各方的收益最大化。

2.员工关系战略的战略性结果

员工关系战略的意图可能会引导组织朝以下方向发展:(www.xing528.com)

(1)改变程序性协议的形式和内容。

(2)改变谈判结构,例如分散谈判或者单一谈判。

(3)通过员工卷入和参与、给员工发言权的方式,获得员工承诺水平的持续提升。

(4)越过工会直接与员工进行沟通。

(5)提高管理者在运营弹性方面的管理强度。

(6)改善员工关系氛围,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性的关系。

(7)发展和员工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把员工视作利益相关者,认为双方合作才是最好的方式。

3.员工关系战略的路径

员工关系战略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对抗性的。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需要员工如何匹配;而员工唯一能够展现的权利就是拒绝合作。

(2)传统性的。良好的日常工作关系,但是总体而言是,管理层提出方案,而员工通过选举代表(工会)的方式来进行回应。

(3)参与式的。组织在设计和执行组织政策时,主动让员工参与其中,但是保留管理的权力。

(4)权力分享式的。员工不仅能够参与日常的决策,而且还能够参与战略决策。

如今,对抗性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少。传统性的员工关系战略的路径仍然是最主要的方式,但越来越多的组织表现出对参与式的员工关系管理战略的路径的兴趣。很少有组织采取权力分享式的员工关系战略的路径。

根据组织偏好的员工关系战略的路径,组织的员工关系策略将会根据组织关于管理层—员工及其组织的关系应属于哪种类型、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理念而设计。参与式的员工关系战略的路径的目标将是发展和保持积极、有效率、合作和信任的员工关系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