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史瓦大学的神学院里,学生们要与演员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出不同的场景,演练当上拉比[1]后,在与犹太教教众的交流中可能遇到的棘手问题。根据《纽约时报》保罗·维泰罗的报道,学生参与预演的场景既复杂又深沉:与一位有自杀倾向的十几岁的年轻人交谈,安慰一位因年龄受到不公平待遇且被边缘化的老年女性,为一位在童年时受到性骚扰的受害者提供咨询,告知一位丈夫,他的妻子在参加犹太集会时因动脉瘤离世。6
24岁的学生本杰明·胡本被安排应对最后一个场景。维泰罗是这样描述这个场景的:“为了做好准备,胡本在屋外独自待了一会儿,努力酝酿出报丧时的情绪。他眉头紧锁地走进教室,希望脸上的悲伤能够将他要说的话传递出去。但是,与他演对手戏的演员可不那么好伺候。胡本说,那位演员就在那里等着我发话,听完后,他‘演技大爆发’,表现出伤心欲绝的样子。只是叙述这段往事,胡本脸上的表情便凝重起来……他说,他从这段模拟场景中认识到,有的人或许要等你把话说出口才相信,他们或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突如其来的冲击,而等他们回过神来之后,情况便更加不可收拾了。”
最开始的时候,这项角色扮演练习中没有演员,只有学生们互相交换角色。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个问题。神学院的院长梅纳凯姆·潘纳拉比表示:“这种方法虽然有教育指导意义,但是不够身临其境。这就是阅读书本与亲身经历之间的区别。演员们创造出了一种紧张感,这大大增加了练习的价值。”
这么说来,锻炼勇气的一个关键因素,便是确保勇气是练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纳什维尔的预演中,詹姆斯·劳森的伙伴们对学生抗议者进行辱骂、嘲弄、推搡,而潘纳拉比的神学院中的学生们则必须要面对又哭又喊、情绪失控的犹太教众。这些学生模糊地知道眼前的场景并不“真实”,但那个时刻给人的感觉却又如此逼真。
通过预演如此揪心而细腻的对话,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空前增强。潘纳拉比说:“我们发现,即便仅仅通过一次练习,学生也会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真实情况时变得更加沉着冷静,善于应对。”在如此沉痛的场景中,想要给出建议是需要勇气的,而这股勇气可以通过练习来增强。(www.xing528.com)
在绝大多数的企业中,员工们不会被要求去处理如此严峻的问题,但人人都会碰到让人焦虑的谈话。你如何才能在一位说一不二的老板面前稳住阵脚?如何对一位重要的客户说“不”?如何解雇一位有可能大吵大闹的员工?如何开除一位任劳任怨,但岗位已经不具有实际意义的员工?每个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感情冲突:一位航空公司的前台服务人员必须要帮助一位因晚了90秒而误了转机的心急如焚的乘客;一位教师必须要告知家长,他们的孩子品行不端;一位理财顾问不得不告知一位年事已高的寡妇,由于股市调整,她损失了20%的养老储蓄。
练习能够缓解这种让我们在危急关头晕头转向的焦虑感。缺少练习,我们的美好意愿往往会变得摇摆不定。我们来看看1983年成立的防止滥用毒品的“D.A.R.E”(抵制毒品侵蚀教育)组织的例子,这个组织将警察请到校园,为学生们普及毒品的危害,提倡远离毒品的生活方式。D.A.R.E提供的干预措施不仅有着好的出发点、响亮的名声及非常高的人气,还是全美运用最广泛的抵制毒品课程。但是,数项研究的结果赫然摆在人们面前:这套课程不管用。一项元分析统计的结果表明,参与D.A.R.E课程的青少年吸食毒品的概率与没有接触过这套课程的青少年不相上下。
那么,D.A.R.E为什么不管用呢?皮姆·库伊帕斯对禁毒课程的成功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研究论文中阐述了D.A.R.E课程的缺陷。7他的研究结论很简单:对毒品滥用起到了抑制作用的课程运用了互动的方式,而没有效果的课程则不然。
换句话说,想要抵制毒品,学生们就必须要有锻炼勇气的机会。困难的并不是判断什么是正确的选择,而是实实在在地采取行动。青少年总会在派对上遇到有人向他们提供酒水或大麻的情况,如果没有事先排练过该在这种时刻说些什么,他们很可能会觉得自己的立场飘摇不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