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认知突破的两大关键要素:标准和信心,方向和支持

实现认知突破的两大关键要素:标准和信心,方向和支持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论文发回学生手中之后,学生们可以选择是否愿意修改论文并重新递交,这样做有可能让他们得到更高的分数。“高标准+信心”这种配方虽然有效,但从本质上来说,这只是在表达一种预期。而伟大的导师,则会再加入两种元素:方向+支持。在工作中,菲尔普斯非常重视使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实现认知突破的两大关键要素:标准和信心,方向和支持

导师鼓励推动,徒弟突破自我。作为一个学生、一位雇员或是一位亲戚的导师,你可能会考虑如何才能最有效地为他们助推和鼓劲。迈出第一步时,不妨参考心理学家戴维·斯科特·耶格尔在和8位同事共著的一篇论文中提到的由两种元素构成的配方——高标准+信心。

耶格尔讲述了一项在一所市郊的初中开展的实验,实验中,44名七年级的学生需按要求围绕他们心目中的一位英雄写一篇论文。之后,学生们的教师会给论文打分,并附上评语。

在此之后,研究者们从教师那里拿到论文,并将论文随机分成两组。在第一组的每一篇论文结尾,研究者用教师的笔迹添加了一句一模一样的话:“我写这些评语,只是为了在你的论文后面加个反馈信息。”在第二组论文后,研究者们加上了他们所谓的“巧妙的批评”,评语是这样写的:“之所以写这些评语,是因为我对你有很高的期望,同时我也知道你能实现我的期望。”(高标准+信心)8

论文发回学生手中之后,学生们可以选择是否愿意修改论文并重新递交,这样做有可能让他们得到更高的分数。在得到一模一样评语的学生中,大约有40%的人选择对论文进行修改;但在收到“巧妙的批评”的学生中,却有80%的人修改了自己的论文,除此之外,他们所做的改动要比其他学生多了至少一倍。

第二种评语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这种评语颠覆了学生们看待批评的方式。拿回论文的时候,面对满篇的纠错和意见,学生们的自然反应或许是起戒心,甚至犯猜忌:教师一直看我不顺眼。然而,巧妙的批评却传递了一种不同的信息,仿佛是在说:我坚信,只要肯下功夫,你就能有伟大的成就。对论文的评语并不是针对学生挑毛病,而是在鼓励他们实现自我突破。

在企业中,导师的影响力或许更为明显。“高标准+信心”这种配方虽然有效,但从本质上来说,这只是在表达一种预期。而伟大的导师,则会再加入两种元素:方向+支持。我对你有很高的期望值,我也知道你能达到这些目标,因此让我们来尝试一个新的挑战,如果失败了,我会帮助你重整旗鼓。若是将导师的思想精髓总结为两句话,内容就是如此。听起来虽然简单,却具有扭转职业生涯的威力。

2015年,戴尔·菲尔普斯是康明斯东北公司的质量、服务及服务运营总监,这家公司负责康明斯产品的批发工作。为大家科普一下:假如你签订了一份为波士顿制造一批城市巴士的合同,并决定使用康明斯制造的柴油引擎,那么,康明斯东北公司就会处理你的订单,把引擎寄送给你,如果引擎出了问题,他们还会提供售后服务。菲尔普斯的工作,就是寻找提升公司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在工作中,菲尔普斯非常重视使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如果你是橡皮球这种产品的制造商,那么你很自然地就会希望产品不要出现缺陷。使用“六西格玛”方法,在每100万次的尝试中,只会出现3.4次失误,也就是说,每制造100万个橡皮球,其中只有三四个会是残次品。想要达到这样的高质量,你就必须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一丝不苟的监控,搜集数据来准确地找出问题,减少可变因素。这些专注于流程优化的人,便是“六西格玛”方法的实践者,他们的“魔咒”也能够施用在产品制造之外的领域,比如减少手术失误,或是像菲尔普斯一样提升修理引擎的速度。最优秀的实践者会努力争取“六西格玛”黑带认证,这种认证与空手道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种为了让“六西格玛”法听起来稍显性感所做的努力,虽值得鼓励,但终究仍是徒劳。

重新回到我们的故事:为了推动在纽约奥尔巴尼的工作,菲尔普斯需要一位已取得“六西格玛”黑带认证的人选。9于是,他雇请了兰加妮·斯克利尼瓦森。在印度长大的斯克利尼瓦森来到美国只有3年,她是来读完自己的机械工程硕士学位的。

斯克利尼瓦森的任务就是利用“六西格玛”的方法帮助同事们提高效率,比如,他们可以重新布置维修车间,把较为常用的工具放在够得着的地方。但是,她做起这份工作来很困难。菲利普斯说:“她容易害羞,有点儿内向。”他担心斯克利尼瓦森不够果断、坚决,公司里经验丰富的技师们是不会把她当回事儿的。

斯克利尼瓦森却不这么认为。她并不内向,实际上,她的朋友们谑称她为“雷神”,因为她一进屋就总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她只是不知该如何入手罢了。对“六西格玛”方法了解颇深的她,对柴油引擎却几乎一无所知。在会议中,她觉得同事们就好像在“说希腊语和拉丁语”。她将同事们所用的术语统统记下,会后再请教别人这些术语的意思。(www.xing528.com)

第一次参与关于“六西格玛”项目的团队会议时,她一言不发地坐在一旁。会后,忧心忡忡的她找到菲利普斯,说:“我心里很难受。大家都把我当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手看待。”

大家对斯克利尼瓦森的表现提出了不满。菲尔普斯知道,她是这个职位的合适人选,但她现在的处境的确堪忧。因此,菲尔普斯推了她一把——他鼓励她到工作现场亲身体验一下,花些时间熟悉业务。如果不会讲行话,她就很难得到人们的尊重。

斯克利尼瓦森表示:“当时的我的确有点儿发怵。”她所擅长的领域是数据统计和做电子表格,而深入工作现场就意味着离开她的安全区。她害怕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匮乏。另外,她既年轻(24岁),又是女性,还是印度人,这三点,在公司里都是很罕见的特质。

第一次实地考察的目的地,是康涅狄格州洛基希尔的一家分公司。这家分公司的经理是公司里为数不多的一位身居高层的女性,她带领斯克利尼瓦森四处转了转,并为她提供了业务上的指导。斯克利尼瓦森在这里待了一个星期,活力满满地回到了奥尔巴尼。

她说:“那次考察简直扭转了乾坤,所有的操作术语都开始渐渐明朗起来。夏琳(洛基希尔分公司的经理)告诉我,看到我这么年轻就肩负这么多重任,她很为我骄傲。”

菲尔普斯又安排了其他的实地考察,在分享“六西格玛”理念时,斯克利尼瓦森变得越发自信了。菲尔普斯开始从同事那儿听到满意的回馈:一些曾经对斯克利尼瓦森的表现提出不满的人,现在竟然将她排在公司表现最佳的员工之中。

斯克利尼瓦森说:“我认识到,我的能力要比自己想象的更强。以前的我并不觉得自己能成为实操方面的人才。我以为自己是个适合做数据统计的人……我不像戴尔相信我那样相信自己。”

菲尔普斯说,斯克利尼瓦森在入职初期遇到的问题是他的失误。“我努力把她与很多事情隔离开来,回头看来,这种做法不但没有什么效果,而且对她来说也不公平。如果你总是穿着救生衣,那么就永远也不能知道自己到底会不会游泳了。当有人站在旁边给予支持和援助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脱掉救生衣,并敢于说:‘让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吧。’”

这个故事很好地彰显了我们所探讨的导师精神的构成元素:

高标准+信心(菲尔普斯说:“我特意告诉她,我对她能够达到的成就抱着很高的期望。”)+方向+支持(菲尔普斯提议斯克利尼瓦森进行实地考察,以此来填补她认为自己在经验上的“坑洞”,也向她保证安排一位女性领导者,带领她进行第一次实地考察。)=自我认知的加深(斯克利尼瓦森说:“我认识到,我的能力要比自己想象的更强。以前的我并不觉得自己能成为实操方面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