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强产业基础支撑,推动亚中心经济升级

增强产业基础支撑,推动亚中心经济升级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沿海“中心”因产业结构升级等需要而不适宜再发展、但仍有较大国内市场需求的产业,可遵循市场规律在技术改造提升的基础上有序向内陆“亚中心”区域转移;同时,积极培育发展符合“亚中心”区域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以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能力。高度重视三次产业发展关系,有序推动“亚中心”产业健康发展及其结构正常升级,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先进制造业在“亚中心”产业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增强产业基础支撑,推动亚中心经济升级

产业发展是内陆“亚中心”提高人口与经济集聚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本书不准备讨论“亚中心”三个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各自的具体产业选择问题,也许那更应该交由市场去选择。但我们认为应该深入把握工业化的内在演进规律,科学引导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推进各城市群(都市圈)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优化。对沿海“中心”(特别是三大城市群)因产业结构升级等需要而不适宜再发展、但仍有较大国内市场需求的产业,可遵循市场规律在技术改造提升的基础上有序向内陆“亚中心”区域转移;同时,积极培育发展符合“亚中心”区域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以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能力。此外还需要高度关注产业(企业)发展中的区域根植性问题,使三个内陆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内培育的本土企业、区域外或境外引进的企业都能扎根内陆“亚中心”不断发展壮大。

(一)长期保持“亚中心”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从国际上多数先发国家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来看,产业结构从以工业为主导向服务业为主体转变,都必须以坚实的工业为基础,特别是基于现代工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服务业不能脱离工业而独立成长,工业高度发展是现代服务业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袁志刚和高红,2015),缺乏工业基础支持的服务业是空中楼阁,存在“脱实向虚”的风险隐患。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问题(苏治等,2017;杨胜刚和阳旸,2018),可能造成阻碍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加剧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引发经济金融危机、降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边际效果等情况。沿海“中心”的部分一线城市已经逐步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但中国整体而言尚未完成工业化,如果“亚中心”再过早去工业化,对全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对新时代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将形成巨大挑战(魏后凯和王颂吉,2019),也不利于全国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主要是以农业转移人口为主体的城市化,他们促进了城市中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分工,使得工业化得以顺利推进,而工业化的进程也确实吸纳了众多农业转移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就业与生活。虽然工业化进展到一定阶段后,缺少研发、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务支持的工业发展质量不高,但脱离工业基础也会导致服务业的畸形发展(如金融过度自体循环等)。并且,如果过早“退二进三”“脱实向虚”将减弱“亚中心”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快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情况下,即使已经进入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也可能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回流农村。由此落入“产业结构脱实向虚→正常工业化受阻→城市吸纳就业能力减弱→农业转移人口回流农村→城市化受阻→缺少劳动力支撑使经济进一步脱实向虚”的循环。

高度重视三次产业发展关系,有序推动“亚中心”产业健康发展及其结构正常升级,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先进制造业在“亚中心”产业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保障工业化进程中工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使“亚中心”的服务业大发展建立在坚实的工业发展基础上,避免超越发展阶段脱离工业发展基础而片面追求所谓的产业高级化。即便在服务业占比逐渐提高的今天,仍然应该重视以更高质量的工业发展作为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支撑,过早“退二进三”并不可取,必须防控“脱实向虚”等问题甚至风险。适时推动工业内部结构升级使现代服务业实现更大发展,利用现代服务业优势在研发、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等方面提升工业发展水平与质量,推动二、三产业形成良性互动。

(二)高度重视“亚中心”主导产业发展的根植性(www.xing528.com)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沿海“中心”的发展水平相对是更高的,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引领区域,很多新兴产业最早都出现在沿海“中心”,其中部分新兴产业是由境外首先经沿海“中心”进入中国,部分新兴产业甚至直接是在沿海“中心”从0到1被培育出来的。不管是前述哪种情况,往往都是只有相关产业在沿海“中心”发展到成熟阶段,需要扩张规模或者因沿海成本提高进行梯度转移,才会逐渐进入内陆“亚中心”。在这种产业发展逻辑下,内陆“亚中心”只能成为这些产业发展中的区域“之一”、而非“唯一”区域,具有较大的可替代性,也即是说这些产业在内陆“亚中心”的根植性较差。要增强内陆“亚中心”主导产业的根植性,简单说就是要使“亚中心”成为相关产业发展最具比较优势的区域,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亚中心”区域的主导产业根植性。

在“亚中心”主导产业的选择中,包括培育本地主导产业或者引进外来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应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与本地资源禀赋优势的契合。但这里所说的资源禀赋,主要指的并不是可消耗性的自然资源,而应该是可持久(甚至近似永久)保有或者可再生的各种优势资源,能一直为本区域的主导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比如,矿产等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终会有枯竭的一天,如果过度依赖这样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则早晚会面临被动转型的问题和挑战。而地理中心的区位就是适合服务整个内陆市场需求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很难有其他区位可以取代该区位,可以近似认为这种区位优势是可持久的,当这样的区位与主要满足内陆消费者需求的大宗日常消费品生产相结合,就会产生难以替代的邻近市场的比较优势,自然可以增强相关产业的根植性。

为“亚中心”主导产业(企业)发展创造其他区域难以复制的社会网络。通常一个主导产业发展的链条(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是很长的,涉及的环节将非常多,包括产品的研发、人力资源供给、上下游之间的中间品(零部件)配套、与产品特点相匹配的物流运输、适宜的政策与环境支持等,这些都构成了一个主导产业发展的社会网络。当“亚中心”提供出的这种社会网络越健全且对某主导产业(特别是其中的关键核心企业)发展而言“专用性”越强时,该主导产业在“亚中心”的根植性就会越好。比如,只有“亚中心”的某高校或科研机构在从事与该主导产业相关的研究,只有“亚中心”可以为该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对口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只有“亚中心”可以为该主导产业提供上下游的完善配套等,那么该主导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会与“亚中心”紧密“捆绑”在一起,离开了“亚中心”就可能影响该产业的正常发展。

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适宜的政策与环境支持。中国很多区域,包括内陆“亚中心”的各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在引进产业(企业)时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建设用地使用等方面都给予很大优惠,但服务于“人”这个核心的政策与环境支持不足、以“钱”“地”为核心的优惠助长了不好的企业倾向。主导产业(企业)发展始终是靠“人”来推动的,“人”不仅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不仅需要埋头苦干也需要美好生活,企业高管需要更高品质的生活(如城市文化的高品位、丰富多样的休闲生活等),企业基层员工需要较低的生活居住成本和便捷的通勤等,能留住这些“人”才能留住这个主导产业(企业),内陆“亚中心”在创造美好生活方面应积极追赶沿海“中心”乃至国外的先发城市群。与此同时,单纯靠“钱”“地”去吸引企业的做法,一方面容易引起城市群(都市圈)之间、中心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容易助长部分并无实力的企业“浑水摸鱼”,比如通过美化包装产业投资项目骗取地方政府信任,获得某地方政府的全部优惠政策后又换个地方继续“圈钱”“圈地”,浪费了地方政府本不丰裕的资源却无助于产业的真正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