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地理元素丰富多样,但要能体现全国层面的自然条件总体分布格局,通常被作为南北方分界线的秦岭—淮河线,以及体现全国人口分布差异的胡焕庸线应该是最适合的。简单的两条线并不能得出非常准确的结论,但并不妨碍我们借此进行基本判断。
(一)秦岭—淮河线两侧的差异
《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南橘北枳”的典故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淮南与淮北的自然差异。在第一章中分析中国南北方经济发展差异的时候,就是以秦岭—淮河线为分界线来大致划分北方省份与南方省份的。这种划分不是单纯的地理方位南北,其背后隐含了中国南方与北方不同的自然条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虽然以秦岭—淮河线来称呼,但实际应该是一个模糊的过渡带,并非清晰准确的一条线,与此相关的气温、降雨等分界线也可能发生南北推移,不一定始终与秦岭或淮河在地理上完全重叠。
表2-1 秦岭—淮河线作为南北方分界线的部分标志属性
资料来源:整理自单之蔷(2009a)。
从表2-1整理的秦岭—淮河线南北差异来看,气温和降水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应该是更基础的。总体来看,相对温暖(但并不酷热)的气温环境、充沛的降水都有利于农耕活动的发展。唐后期以来中国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10万户左右的州郡在南方开始多起来,北宋元丰时南方的户数与垦田数都多出北方一倍多(吴慧,2010)。在农耕文明时代,有利于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便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口,这未必是决定性因素,但至少是重要影响因素。人口的增多意味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又会促进城市手工业、商业的更大发展,由此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即使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农业已经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温润的气候对人类生活来说始终是更舒适的,河流在冬季不封冻为大宗货物运输带来了便利,一年中可开展各类室外经济活动(如建筑工程等)的时间也更长,这些因素都可能长期持续影响着人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进而影响到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化。(www.xing528.com)
(二)胡焕庸线两侧的差异
胡焕庸(1935)发现了中国人口分布疏密的突变线,即“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四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这条线被后来的人们以胡焕庸先生的名字命名。虽然现在中国的总人口已经数倍于1935年,但从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比例仍然没有多大的变化,尹虹潘等(2014)对全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模拟也印证了这一格局。以秦岭—淮河线来划分的南方更大部分区域是位于胡焕庸线的东南面,而北方更大部分区域位于胡焕庸线的西北面,所以从下页中表2-2可以看出,前述南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也大多反映在了胡焕庸线的两侧,再加上人类躲避自然灾害(如强地震等)的天性,都使得胡焕庸线的东南面更适宜人类生活与经济活动的开展。
如前所述,这种自然条件的优越虽然并不一定是人口与经济分布演化的决定性因素,但必然是有重要影响的。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还源于历史上的一些外部冲击,比如西晋的“永嘉丧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北宋的“靖康之变”等。不过在遇到冲击时为什么选择迁移到南方,并且迁移到南方之后能继续较好地生活下去,也表明南方的自然条件是较好的。此外,在胡焕庸线对应人口分布格局形成的过程中,也有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闯关东”、“走西口”等一些大规模移民,移民迁入地的自然条件应该是适合人类生活与经济活动开展的。
表2-2 胡焕庸线作为人口分布突变线的部分标志属性
资料来源:整理自单之蔷(2009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