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评价的思想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而日益丰富,但现代意义上的业绩评价则是随着企业的出现而产生的。使得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所面临的经营环境、组织结构形式以及资源配置重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和保护要素提供者利益服务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其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一个重要的体现是企业业绩评价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同的业绩评价主体,其业绩评价的目的和采取的评价方法也有所不同。
1.一元业绩评价主体时期
在个人业主制和合伙经营的古典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投资者同时又是经营管理人员,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过程。这个阶段投资者几乎是唯一的业绩评价主体,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企业盈利状况。外部对企业的评价主要来自债权人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价。由于企业的产品品种较少、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比较简单、市场销售相对容易,投资者只需要采取一些简单的成本和产出指标,如每磅成本、每吨毛纱所耗棉花、销售毛利等,就能凭经验对生产进行有效的管理(王化成、刘俊勇,2004)。
2.二元业绩评价主体时期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公司制企业的产生,尤其是股份制形式的不断完善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企业能够从多个投资者处筹集权益资本。但是在众多的投资者中,只有少量的投资者有动机、精力和能力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由此形成了外部股东与内部股东,或中小股东和掌握控制权的大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此同时,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增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复杂程度,往往需要聘请具有管理专长和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进一步加剧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业绩评价主体的二元格局,即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管理层的业绩评价,以及企业管理层的内部经营业绩评价。就外部业绩评价来说,由于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不可避免,于是作为委托人的投资者便设计了一套激励约束机制来引导经营者为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而努力。但代理人的行为决策合理性和努力程度往往不可直接观察,对经营者的业绩评价是判断经营者的经营能力、管理努力和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手段,并借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和价值变化、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和经营前景,做出有关对经营者奖惩、任免和资本投资方面的决策。以经营者为主体的内部经营业绩评价,目的在于掌握和考察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总结成绩和优势,发现问题和差距,并在分析和寻找原因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措施,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和业绩的提升。此外,公司管理层对各部门和员工的业绩评价,实际上是将企业的战略和目标层层分解,转化为部门和员工可理解的指标和应达到的要求,引导他们采取企业所期望的行为,保证企业经营战略的贯彻执行和业绩目标的实现。
3.业绩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时期
随着人们对企业本质认识的逐渐深入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业绩评价进入主体多元化时期,不仅表现为外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而且表现为内部评价主体的多层次性。(www.xing528.com)
(1)外部业绩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随着企业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对企业本质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将企业看成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并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认为:股东不是企业风险的唯一承担者,企业的员工和顾客等利益相关者同样向企业投入了专用型资源,他们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不单纯是为资本所有者谋利益,而是要为包括股东、债权人、企业内部经营者、雇员、顾客、供应商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谋利益。按照这种逻辑构建的外部业绩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应扩展到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员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在内的众多利益相关者(Clarkson,1995)。
企业外部业绩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从内在原因来说,主要是利益相关者都在企业中投入了专用型资产,对企业的价值创造做出了贡献。资产专用型这一概念来自交易成本经济学,它是指资源在用于特定用途以后,很难再移作他用的性质(杨瑞龙,1996)。尽管不同利益相关者投入的资产性质不同,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不同,资产专用性程度的高低也存在差异,但资产的投资收益情况受到企业行为的影响。为了维护专用性资产的保值增值,利益相关者有内在的动机去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从外在原因来说,一方面,不仅科学技术进步和企业生产方式、组织结构的变革,使得资金来源更加广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经营活动的范围和竞争的领域和地域进一步拓展,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企业与整个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经营活动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这样,不仅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资本投入者的利益受到影响,政府部门、企业员工、供应商、购买者甚至社区的利益也直接受到企业经营决策和行为的影响,各利益相关者有动机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使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另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逐步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创造意识和积极性成为企业取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此外,企业能否满足顾客的需求、保护消费者权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能否得到政府部门和社区的认同和支持,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无论企业还是这些利益相关者,都有动力去关注和评价企业在相关者利益保护和创造方面的业绩。
(2)内部业绩评价主体的多层次性
外部业绩评价的产生动因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而产生的信息需要,业绩评价是解决委托代理双方利益不一致、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减少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内部业绩评价则不同,它直接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联系并服务于企业管理的需要(朱翠贞,2004),目的在于提高经营者决策行为的有效性和资源配置效率。社会分工的存在是企业内部设立不同业务部门和职能机构的基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范围的拓展,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层级和部门数量,而且在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中采用了基于分权管理的事业部制组织形式,每个事业部具有较大的自主决策权和相对完整的职能机构。分权管理的要求形成了各级管理者之间多级的委托代理关系,下级管理者对其上级承担受托经济责任。因此,多元化企业的内部业绩评价主体呈现出多层次的特征:第一个层次是包括董事会在内的企业最高管理层对企业整体的经营业绩评价,企业大股东或董事会对高层经理管理者的评价也属于这一层次;第二个层次是多元化企业的管理层对具有较大自主经营决策权的业务单元的业绩评价;第三个层次是单个企业经理或业务单元经理对内部各级部门的业绩评价;第四个层次是各部门经理对普通员工个人的业绩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