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北工业的兴起与演化分析

东北工业的兴起与演化分析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北地区的资源在遭到掠夺式开发的同时,其工业部门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由于国际环境、区位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多重因素叠加,兼之本身工业基础较好,东北地区成为新中国重工业基地的首选。纵观东北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东北地区扭曲的国有重工业化体系的问题是沉疴宿疾,很难在短时间予以解决或根治,所幸学术界并没有放弃为东北问题建言献策的努力。

东北工业的兴起与演化分析

根据刘洋、金凤君的分类,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由移民开发所形成的自然经济、外国经济势力从渗透到控制所形成的殖民地经济、新中国成立后传统体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过渡时期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90年代以来的欠发达市场经济五个阶段。[7]在短短的百年尺度内,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屡次变迁是“极不平常”的。而执政者的政策目标和经济举措对东北区域经济“品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市场自发力量弱而政府管制力量强(即“弱市场、强政府”)。不同于上述五阶段的划分,我们基本按照新中国成立前或日占时期殖民经济、新中国成立后或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21世纪以来市场经济三个阶段进行概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将东北纳入其帝国主义经济体系之中。东北地区的资源在遭到掠夺式开发的同时,其工业部门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1942年的投资额中,煤矿工业的比重占34%,机械工业占11.9%,金属工业18.2%;截至1943年,东北地区每平方千米铁路里程是中原地区的5倍;从1931年到1943年十几年间,东北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由26.9%增长到59.3%(高斌,2005)。[8]总之,为了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日伪政府倾其全力发展重工业并使之急剧膨胀。直到新中国成立时,在全国范围内看现代工业也才只占10%。在这一阶段,清末形成的榨油、面粉酿酒三大支柱产业遭到破坏和挤压,农轻工业所占的比重日益缩小,区域产业结构日益扭曲。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国际环境、区位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多重因素叠加,兼之本身工业基础较好,东北地区成为新中国重工业基地的首选。在“一五、二五”计划苏联援建并实际实施的150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三省项目占总数的37.4%,其中辽宁占24项,黑龙江占22项,吉林占10项,实际完成投资额则高达44.3%(董志凯,2004)。[9]当然,我国为了发展完备的工业体系,东北承接的项目集中在重型加工工业、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等领域。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产业选择重化工的路径不断得到强化,形成了资金、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重工业体系。但是发展与危机并存,在60年代中叶,由于缺乏更新,东北企业的设备完好率和生产效率就已经严重下降了。虽然东北地区在60年代进行过一次工业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重工业体系畸形发展的问题。在60年代接下来的时间里直至70年代中叶,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设备管理混乱,设备老化和失修的状况进一步恶化。虽然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但东北地区工业水平与世界日益更新的先进工业水平间的差距被迅速拉大(石建国,2009)。[10]

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国家投资和政策供给的重点区域,加之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的严重不足,东北地区经济在全国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体系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变得步履维艰,国家计划投资形成的重工业产业结构难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许多国有企业因不适应市场的竞争,要靠政府财政补贴式的输血才能维系运营。为与新的经济体制相适应,东北三省曾在80年代启动了以发展轻工业、改造传统工业的适应性调整策略,但整体调整效果不理想;区域产业要素特征依然维持着以物资消耗高、运输量大和污染严重的资源及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传统工业格局。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在国有企业改革加速的背景下,东北国有企业的问题集中凸显出来。全国1997年底亏损的659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东北三省占了近六分之一,达1 084户。[11]同时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东北地区国企人员失业现象加剧,至1997年底,下岗人员已达259万多人,约占全国下岗人员的22%多。[12]但是市场化竞争机制的引入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东北经济的衰败趋势,因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不是短期可以克服的,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诸多矛盾也需要一个过程。

纵观东北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日占时期重化工业的畸形发展压制了民间轻纺工业的发展,使区域产业结构的自然演变受阻。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重化工路径不断强化过程中也忽视了产业升级,导致区域产业结构没能适时地由低度加工型重化工向高度加工组装型重化工转换。由于不同因素的叠加,东北地区产业及发展模式选择所形成的路径依赖,表现为对轻纺工业的排斥和不适应、与市场机制较弱的兼容性以及结构升级的惰性。总之,东北地区的工业化既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也不属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压缩型工业化,东北重工业问题的产生是人为地扭曲市场的结果。表1即反映了东北地区工业生产总值和GDP总量在全国所占的份额逐年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这种衰落甚至可以追溯到改革之前。东北地区扭曲的国有重工业化体系的问题是沉疴宿疾,很难在短时间予以解决或根治,所幸学术界并没有放弃为东北问题建言献策的努力。(www.xing528.com)

表1 中国东北地区经济份额的历史比较(全国=100%)

资料来源:丁四保《克服“东北现象”的出路》整理.开放导报,200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