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在这个独特的时代中,商品经济制度被从根本上否定,广告作为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宣传工具也丧失了其生存下去的土壤。不仅如此,广告事业被当作“封、资、修”彻底批判,广告事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量刊物被迫停刊,仅存的或新出的期刊只有21种。已经定性为“四性一格”的社会主义广告遭到空前浩劫,被斥责为“资本主义生意经”“崇洋媚外的舶来品”“资本主义腐朽和浪费的表现”和“封资修破烂货”。各地广告公司关门歇业,广告从业人员“上山下乡”,大量广告基本上被大批“大颂扬”“红海洋”所代替。红卫兵的“破四旧”运动(即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进一步“砸烂”了广告事业。“当时,凡是带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福禄寿喜、天女散花、鸳鸯戏水、长命百岁等图案或造型的商品均不得出售和宣传。商品名称是外语译音的,如咔叽、凡尔丁、阿司匹林、巧克力、威士忌、夹克、克郎棋等都必须改名,不得宣传。1966年8月,北京市百货大楼停售的‘有问题’的商品就达6 800多种”。在这场浩劫中,许多百年老字号牌匾被红旗和标语占领,或者换成了如“红卫”等招牌。据当时《人民日报》报道,“在红卫兵‘革命’精神的鼓舞下,王府井百货大楼的革命职工搬掉了门上的‘王府井’3个大字,改名为‘北京市百货商店’;‘全聚德’的革命职工在红卫兵的鼓舞下砸了具有70年历史的‘全聚德’牌匾,正式挂上了‘北京烤鸭店’的新招牌,正厅的烤鸭店照片广告被换成了毛主席语录;‘亨得利’钟表店的革命职工在1964年以来两次提出改掉老字号的要求,但没有实现,现在职工们在红卫兵的鼓舞下,经集体讨论,改名为‘首都钟表店’;20日晚上,红卫兵把沿用资本家命名的‘徐顺昌服装店’改名为‘东风服装店’时,街道上一片掌声,人们齐声高呼‘毛主席万岁’‘东风压倒西风’”。(www.xing528.com)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案例(图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