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书籍广告的发展与形式

书籍广告的发展与形式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籍作为文化载体,在古代社会广泛流行开来。书籍广告随之兴起与繁荣。雕版印刷的进步推动了书籍和书籍广告的发展。图4-27陆羽《茶经》书影。宋代之后,印刷业高度发达,印本逐步取代写本,书籍流通急剧增长,书籍广告发展逐渐昌盛。书籍广告根据刻书单位分成官刻、坊刻和私刻三类。此外,还有学者以功用为标准将书籍广告分成咨文式、提要式、书目类、导购类等几种形式。

书籍广告的发展与形式

中国古代社会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书籍作为文化载体,在古代社会广泛流行开来。据记载,古代书籍流通在西汉时便已出现,洛阳“槐市”便是当时著名的书市。书籍广告随之兴起与繁荣。西晋左思作《三都赋》,张载、皇甫谧等时下名士为之作序,一时间,出现“洛阳纸贵”的局面,名士为作者写序,便是书籍广告的一种方式。

中国雕版印刷肇自隋朝,起源于拓印;行于唐代,发端于民间或佛教寺院。唐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梓行的《女则》,是目前发现最早记载使用印刷术文献。五代之后,雕版印刷在宋代更是达到繁盛。朝廷十分重视印刷,从中央到地方很多部门都从事过印刷活动。民间印刷也十分活跃,形成了汴京、杭州、四川、江西等几个印刷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印刷数量和种类大增,经、史、子、集以及农业、技艺、医学等书都曾大量印刷。佛经印刷活跃,曾多次刻印佛经总集。同时,纸币开始出现,开创了有价证券及商标包装印刷的新纪元。同时,由于印刷数量大增,传统的雕版印刷难以满足要求。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活字版,进一步推动了印刷技术的发展。

雕版印刷的进步推动了书籍和书籍广告的发展。据记载,陆羽著《茶经》三卷(图4-27),在卷末,他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了一则巧妙的广告:“设以白绢四幅或六幅,适当分列,书茶经本文,而张之于茶席之座隅,则茶之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皆可历历在目,于是茶经之一切备矣。”

图4-27 陆羽《茶经》书影。

(www.xing528.com)

图4-28 《清明上河图》中的书坊。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案例(视频)。

宋代之后,印刷业高度发达,印本逐步取代写本,书籍流通急剧增长,书籍广告发展逐渐昌盛。由时任闽国大臣的徐寅“拙赋偏闻镌印卖”的诗句,可见当时福州已出现了以刻卖书籍为营生的书坊(图4-28)。宋代雕版书籍中,一般都有“刊语”或“牌子”,表明刻坊字号、刻印年月地点或刻工名姓,类似现代书籍版权页。这些“刊语”和“牌子”就是书籍广告,如《抱朴子·内篇》卷二十一后“刊语”:“旧日东京大相国寺东荣六郎家。”书籍广告根据刻书单位分成官刻、坊刻和私刻三类。《汉官仪》卷末,“绍兴九年三月临安府刻印”的字样标志为官刻广告;《重广眉山三苏先生文集》之上,有牌记曰:“饶州德兴庄溪豢龙应梦集古堂善本”,此牌记便是私刻广告;《文选五臣注》卷三十后的“钱唐鲍洵书字杭州猫儿桥河东开笺纸马铺钟家印行”标志为坊刻广告。此外,还有学者以功用为标准将书籍广告分成咨文式、提要式、书目类、导购类等几种形式。咨文式广告主要用于介绍刊刻底本,校勘水平。如福建路转运司刻本《太平圣惠方》刊记:“福建路转运司今将国子监太平圣惠方一部一百卷二十六册,计三千五百三十九板,对证内有用药分两及脱漏差误共有一万余字,各已修改开板并无讹舛。于本司公使库印行。绍兴十七年四月。”该刊记反映了转运司所刻之书是以最可靠的“监本”为底本,且做了认真校勘,表明刊刻者的认真态度。提要式广告主要用于介绍图书主要内容、特点、编印缘起等。如宋刻《诚斋四六发遣膏馥》目录后牌记:“江西四六,前有诚斋,后有梅亭,二公语奇对的,妙天下,脍众口,孰不争先睹之。今采二先生遗稿灱于急用者绣木一新,便于同志披览,以续膏馥,出售幸鉴。”书业“内容为王”,阅此类广告犹如读其内容提要。简短的牌记介绍图书内容,通过对作者和内容的评介,以求获得读者的认同。书目类广告主要介绍图书的主要内容、特点、编印等。如宋建安余氏刻本《活人事证药方》目录前牌记:“药有金石草木、鱼虫禽兽等物,具出温凉寒热、酸咸甘苦、有毒无毒、相反相恶之类,切虑本草浩繁,率难检阅。今将常用药性四百余件附于卷首,庶得易于辨药性也。”导购类广告主要用于提高声誉,树立良好形象;刺激需求,扩大图书销售;提供信息,指导购买行为。如宋祝太傅宅刻《新编四六必用方舆胜览》,未收淮蜀两地的地理内容,书中牌记标明“淮蜀见作后集刊行”,对未出但即将出版的图书进行“预告”。还有一类书目广告是在新出的图书牌记中告知先前已出图书,如以编刻医书著称的四川万卷堂,其刻《新编近时十便良方》附刻书目录十四条;导购类广告标明用纸规格、品种、质地 、数量、工价等,明码实价,意在方便读者、导引消费,如宋淳熙三年(1176年)刻本《大易粹言》题记:“今具《大易粹言》一部,计二十册,合用纸数印造工墨钱下项:纸幅耗共一千三百张,装背饶青纸三十张,背清白纸三十张,棕墨糊药印背匠工等钱共一百五十文足,赁板钱一贯二百文足。库本印造,见成出卖,每部价钱八贯文足,右具如前。”我们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鲁迅叶圣陶等人撰写的图书广告中,还可以看到此类两宋广告的影子。

这些牌记、刊记中的广告,或以“精加校正,绝无舛误”相标榜;或以“可以扫千军而降勍敌”的“诗战”之“秘藏”相宣示;或以当时刻印最精良、声誉最好的“监本”作号召;或以强调标点句读为特色。有的还不忘宣传字号之大,用纸之精,有的末了还告诉读者印卖的地址。至于称收书者为“君子”“贤士”(其他广告中也有称“英杰”“俊杰”等的),用“幸详鉴焉”“谨咨”之类的礼貌用语,更可见书商们视顾客为“上帝”的服务意识。重视用图书本身来宣传图书,是宋代书业广告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点对明清的书业广告产生了积极影响。

宋朝之后,雕版印刷在元明两朝也有所发展,书坊刻书和印书渐成风气。为了宣传所印或所刻图书质量,书商开始在图书的前言或后记,甚至封面上做广告宣传,书籍本身除成为文化信息载体外,也成为新型的广告媒介。除官方用来印书之外,民间亦用来印制话本小说和戏曲。尤其在明代中叶以后,印坊所出小说、戏曲大都加有插图绣像,作为书商推销刊本的宣传。明弘治戊午年(1498年)刊本的《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图4-29),其书尾就附有出版商金台岳家书铺的出版说明:“……本坊谨依经书重写绘图,参订编大字本,唱与图合。使寓于客邸,行于舟中,闲游坐客,得此一觉始终,歌唱了然,爽人心意。”清人蘅塘退士,在其著作《唐诗三百首》(图4-30)的序中以一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为广告,使其成为华人世界中普及率最高,影响最大的唐诗选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