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叫卖广告在中国商业发展中的演变历程

叫卖广告在中国商业发展中的演变历程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交换者对交换产品的介绍,成为叫卖广告的起源。唐朝商业发达,推动了叫卖广告的发展。就连寺庙都是叫卖广告发生的主要场所。而法藏敦煌文献发现的五代时期的后唐吟叫辞,作为当时招徕声的形象再现,颇具现代广告性质,可视为北宋叫卖广告前身。宋代,中国商品经济获得极大发展,叫卖广告也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发展。图4-23《梦粱录》书影。宋代之后的元代,也能见到叫卖广告的影子。明清两代,口头叫卖广告依然在各地盛行。

叫卖广告在中国商业发展中的演变历程

原始社会末期,物物交换开始出现,招徕生意成为一种必然。交换者对交换产品的介绍,成为叫卖广告的起源。据文献记载,殷人的先祖王亥迢迢千里贩货经商,已开始以口头叫卖的方式推销商品。古籍中关于叫卖广告的记载始见《楚辞》,“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据相关记载,吕望,名尚,姜姓,字子牙,是周灭商的重要筹划者。相传周文王采纳吕望谋略,一举灭商,成就大业。太公发迹之前,并不得志,曾为屠于市肆之中,以刀器敲打节奏,高声叫卖他的狗肉,以引人耳目(图4-21)。据相关文献,秦王嬴政在流落齐国之时,也曾一度郁郁不得志,一段时间在市井之中“鼓刀以屠”,贩卖猪肉东汉时成都城内市井繁华,商肆遍布,商人高声推销商品的景象随处可见(图4-22)。

叫卖广告在唐朝之前发展缓慢,相关文字记录有限。唐朝商业发达,推动了叫卖广告的发展。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中,经营菜蔬、水果以及其他农产品的行商们叫卖招徕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刘宾客嘉话录》:“刑部侍郎从伯刍尝言,某所居安邑里巷口有鬻饼者,早过户,未尝不闻讴歌而当垆。”文中的“讴歌”,便是小贩的叫卖声。九流百家的街市中,有手执实物的童子,有手执泥瓦工具的壮年男子,有瞽目者手持响器,有挑货郎手持货郎鼓。就连寺庙都是叫卖广告发生的主要场所。唐代,僧侣们唱出所卖物品名目,“分卖”衣着之物之风盛行。敦煌遗书之中,“唱衣”史料仍历历在目。而法藏敦煌文献发现的五代时期的后唐吟叫辞,作为当时招徕声的形象再现,颇具现代广告性质,可视为北宋叫卖广告前身。

宋代,中国商品经济获得极大发展,叫卖广告也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发展。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棠棣香木,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开,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此外,《梦粱录》也有关于招徕声的记载:“吟叫百端,如汴京气象,殊可人意”;“今街市与宅院,往往效京师叫声,以市井诸色歌卖物之声,采合宫商成其词也”(图4-23)。不少词牌名和曲牌名如《货郎儿》《卖花声》《叫声》等名字,也是源自叫卖市声。

这个时期的街头巷尾之中,一些顶盘担架的小贩,沿街叫卖糖蜜枣儿、生药饮片等小物件,“转求什一之利”。这些小贩被称为货郎,又称“常卖”。话本中,对于货郎有所记载。一些货郎,“手执着一个玲珑当啷的东西,叫作‘惊闺’,一路摇着”。李嵩所作《货郎图》,描绘了一个老年货郎在同一时间、不同季节的经营活动,货担中,百货杂陈,琳琅满目,挂满了小器皿、工具、玩具、食品等各色杂货(图4-24)。

图4-21 姜太公像。

图4-22 东汉市楼画像砖。(www.xing528.com)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案例(视频)。

图4-23 《梦粱录》书影。

图4-24 李嵩《货郎图》。

宋代之后的元代,也能见到叫卖广告的影子。如在元杂剧《东堂老劝破家子弟》中,已有口头叫卖广告的记载:“你担着担,口里可叫么?……若不叫,人家怎么知道有卖菜的……不免将就叫一声:青菜白菜赤根菜,胡萝卜,芫荽,胡萝卜,葱儿呵……”明清两代,口头叫卖广告依然在各地盛行。据乾隆四年《祥符县志》记载,河南开封,小贩们“有摇小鼓两旁自击,卖簪珥女萍胭脂胡粉之属者;有鳞砌铁叶进退有声,磨镜洗剪刀者;有摇郎当,卖彩线绣金者;有小旗招占携中箱,卖零星增帛者;有阁阁拆声,执杓卖油者;有拍小铜钹,卖豆沫者;有驱轣辘小车,卖蒸羊者;有煮豆入酒肆,撒豆胡床以求卖者;有挑卖团圆饼,薄夜,牢丸,毕罗,寒具,萧家馄饨,康家庾家粽子如古人食品之妙者;有肩挑卖各种瓜果菜者;有入夜击小钲卖饧者;有悬便面于担易新者;有求残金笺扇等器熔出金者;有买肆中柜底土及掏市沟刷街泥以搜钱银屑者;又有攒花于筐璨然锦色卖与人种植者,往来梭织,莫可殚纪”(图4-25)。据《燕京杂记》记载,北京地区的小贩种类繁多,几乎各自都有独特的叫卖方式:“京师荷担卖物者,每曼声婉转动人听闻,有发语数十字而不知其卖何物者”;“呼卖物者,高唱入云,旁观唤买,殊不听闻,惟以掌虚复其耳无不闻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