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T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推动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消除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世界经济因此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世界经济在1950—1973年进入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9%,超过20世纪初的两倍,[36]一扫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阴霾。然而,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和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再次陷入困境。1974—1985年世界生产和出口的增长率分别为2.5%和 3.5%,增速较1963—1973年时期的6%和8.5%明显降低。[37]进入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危机[38],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强。这使得各国深刻反思世界经济的变化以及GATT的传统机制。乌拉圭回合谈判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1985年,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在对GATT准备会议的陈述中明确表示:“美国代表……当然如印度代表所说的(谈判的)真正目的是重建对多边体系的信心。”[39]
乌拉圭回合谈判从最初就被成员方赋予很高的期望。在议题上,乌拉圭回合不仅涵盖所有东京回合谈判的议题,还加入了新的谈判内容。乌拉圭回合谈判既包括传统的关税减让及成员方未能在东京回合全部达成协议的政府采购议题,也包括服务、知识产权和投资等新的实质性议题以及争端解决和WTO的创立等有关GATT的组织结构议题,还包括未受GATT规制的纺织品议题以及在东京回合谈判受到挫折的农业和保障措施议题。[40]其谈判范围之广泛和议题之丰富在GATT的历史上为首次,这反映了成员方深入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决心,更反映了各成员方“重塑成员方间贸易关系的承诺”[41]。
(一)乌拉圭回合谈判进程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启动,尽管有各成员方共同的政治意愿和宏大愿景,但由于谈判涉及各成员方利益协调和规则制定而历经波折,在最后才取得历史性的成功。乌拉圭回合谈判推动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为世界经济融合向纵深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回顾乌拉圭回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86年9月—1988年12月)
这一阶段始于1986年9月乌拉圭回合谈判开始到1988年12月“中期审议”(Middle-Term Review)。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前,发展中成员方和发达成员方之间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成员方希望将服务贸易纳入GATT谈判,但发展中成员方认为,在纺织品和农业谈判未能有足够进展之前,GATT谈判不应该引入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新议题。发展中成员方和发达成员方的分歧给当时的GATT带来了严重的挑战。[42]然而,乌拉圭回合谈判为成员方解决相关分歧提供了平台。在这一阶段,成员方就15个议题中的11个达成协议,其中涵盖服务贸易和争端解决机制等重要议题。与此同时,各国谈判代表还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和关税减让纳入谈判议程,并决心在1990年之前完成谈判。[43]然而,值得强调的是,包括农业和知识产权在内的另外四个协议的谈判仍然处于胶着状态之中。
2.第二阶段(1989年1月—1990年12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成员方对已签订的协议进行明确,并对成员方之间存在的双边及多边议题进行磋商。成员方做出种种努力,期望在1990年12月的布鲁塞尔部长会议上达成最终协议。然而,由于对农业贸易的有关争议,成员方不得不将谈判延长,这是乌拉圭回合谈判最为惨淡的时期。[44]然而,乌拉圭回合谈判这一阶段的挫折使各成员方代表意识到,谈判失败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45]
3.第三阶段(1991年1月—1991年12月)
尽管此时的乌拉圭回合谈判进展不顺利,但当时的GATT总干事亚瑟·邓克尔(Arthur Dunkel)基于重新修改的议程重新启动农业谈判。对于其他协议,在邓克尔总干事的推动下,各成员方在这一阶段针对协议文本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性工作。尽管1991年12月成员方未能按计划完成谈判,但邓克尔总干事要求各谈判工作组主席将各自谈判议题所达成的合意形成文件。这些文件形成了《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结果的最终文本草案》(Draft Final Act Embodying the Results of the Uruguay Round of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以下简称《草案》)。除各成员方对货物市场准入和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的具体承诺外,该《草案》包括乌拉圭回合谈判所有的谈判结果。[46]乌拉圭回合谈判虽然受政治因素制约尚未达成协议,但“《草案》反映了谈判的技术部门塑造谈判协议背后的政治决定所表现的力量……”[47]。乌拉圭回合谈判以《草案》为基础形成了最终的协议。
4.第四阶段(1992年1月—1993年12月)
在这一时期,尽管乌拉圭回合谈判取得了新进展,但成员方之间的分歧,特别是美欧之间的利益分歧,成为影响谈判成功的主要障碍。[48]美欧分歧集中在农业谈判方面。农业议题在肯尼迪回合谈判中没有列入GATT可以规制的范围,一直是开放程度较低的领域。欧洲由于在20世纪60年代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农业的竞争力没有得到充分提高。而美国则希望通过农业开放为其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品赢得更多的海外市场。美欧之间的分歧通过1992年的《布莱尔大厦协定》得到解决,这为《农业协定》的最终达成和关税减让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阶段,除了农业谈判存在的争议,成员方之间对服务、市场准入和反倾销等议题的细节也无法达成一致。[49]然而,1993年7月,美国、欧洲、日本和加拿大四国共同发布了有关关税和市场准入的重要进展,这直接推动了乌拉圭回合相关协议的最终达成。由此可见,乌拉圭谈判尽管涉及广泛议题,各成员方广泛参与,但谈判的主要议题设置、谈判的节奏以及规则安排仍然是由主要发达成员方控制,发展中成员方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相对有限。这为其在WTO框架下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权利埋下伏笔。
(二)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主要成果
乌拉圭回合谈判推动成员方就一系列重要议题达成协议,改写了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重要成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关税减让
乌拉圭回合谈判延续GATT一直以来的关税减让目标,推动成员方关税的进一步减让。成员方一致同意将在10年内将关税减让三分之一。其中,发达成员承诺总体关税削减幅度在37%左右,工业品的关税削减幅度达40%。发展中成员承诺总体关税削减幅度在24%左右。所有成员方承诺在2000年前完成除纺织品(2005年之前)以外的关税减让。
就关税削减幅度而言,发达成员承诺将工业进口关税由原来的 6.3%下降至 3.8%,关税税率超过 15%的商品占全部进口商品的比重由原来的 7%降至5%,实施零关税商品的范围由原来的 20%扩大至 44%。发达成员削减关税的力度和范围都超越了以往GATT各回合的谈判。就发展中成员而言,发展中成员承诺实施零关税的工业进口商品由原来的 39%扩大至 42%,实施 15%以上关税的商品由原来的占全部进口产品的 43%缩小至 38%,实施 35%以上关税的商品由原来的 15%降至8%。发展中成员在对进口工业产品的减让方面相对发达成员义务较轻,这是由于发展中成员处于工业初级阶段,关税的大规模减让会对本国市场造成冲击。
值得强调的是,乌拉圭回合谈判还推动了一系列根植于GATT的谈判难题的解决。首先,成员就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的纺织品关税减让达成一致意见。发达成员承诺对价值664亿美元的纺织品和服装的关税进行减让,平均关税水平由乌拉圭回合谈判前的15.5%降至12.1%。其次,各方就农业开放问题达成协议。发达成员在2000年之前将农产品关税较原有水平平均降低了36%,并且每一产品的关税减让幅度不得低于15%。发展中成员承诺在2004年前将现有的关税水平平均降低24%,每种商品关税减让幅度不得低于10%。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同时承诺在农业产品领域进行关税减让,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业市场的准入。发达成员的农业产品进口达到世界农产品进口的三分之二,农业市场开放为发展中成员增加农业出口提供了空间。然而,农业保护措施还以很多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存在。乌拉圭回合谈判提出,将这些非关税壁垒“关税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关税减免。然而,这些想法未能在成员之间形成协议。
2.非关税壁垒消除
成员方还一致同意消除包括补贴在内的非关税壁垒。就农业补贴而言,发达成员承诺,在2000年之前,对1986—1989年的国内补贴水平减少20%。发展中成员则在2004年之前相应减少13%。对于出口补贴,发达成员将在2000年之前,出口补贴预算基于1986—1990年的水平减少20%,补贴数量减少21%。发展中成员承诺在2004年之前,也做相应的减少,补贴预算水平达到24%,补贴数量达到14%。尽管农业补贴作为非关税壁垒要求成员方予以一定程度的减让,但农业的非关税壁垒仍然存在,农业贸易的扭曲仍然难以克服,这说明农业市场的谈判存在各方博弈,农业谈判困难重重,农业谈判在WTO多哈回合成为发展中成员和发达成员博弈的重要领域。
3.服务贸易开放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又一重要进展是将贸易开放领域由传统的货物贸易扩大至服务贸易,使多边贸易协定对于贸易的规范更为综合和全面。《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of Services,以下简称“GATS”)的基本原则延用货物贸易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即成员不得对一个其他成员的服务提供者给予低于对任何第三方成员的待遇。[50]然而,不同于货物贸易,国民待遇原则并不是GATS的基本原则。GATS的第16、17条规定,成员可以就具体服务贸易领域是否承诺国民待遇予以选择。成员将在其承诺的服务贸易领域开放中受国民待遇约束,不得在国内贸易商和国外贸易商之间进行歧视。然而事实上,尽管成员对相关领域做出国民待遇的承诺,但仍然受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谈判的影响,[51]成员通常寻求的是互惠和对等的双边贸易开放。此外,成员还就透明度原则达成一致。GATS要求各成员将影响其他成员服务贸易生产者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清晰和充分的公开。[52]
乌拉圭回合达成的GATS规定了四种贸易开放,分别为跨境贸易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对于前两种贸易开放,成员控制较少,而对后两种贸易则管制较为严厉。就具体承诺而言,各成员就适用于所有服务贸易部门规定的一般规则做出平行承诺。在此基础上,成员还要求就具体贸易部门进行具体承诺。GATS要求成员对每一部门的服务贸易进行具体承诺,并将其纳入12个大类。这样一来,成员对某一服务贸易部门的承诺既包括平行承诺又包括具体承诺。
由于发展中成员对服务贸易开放的种种顾虑,乌拉圭回合谈判提出对服务贸易进行逐步开放。然而,现实中,包括渐进开放原则在内的GATS法律体系并未能就服务贸易的后续开放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支撑。在WTO成立之后,服务贸易谈判虽然在2000年重新启动,但由于发展中成员和发达成员的利益分歧,谈判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多边贸易框架下的服务贸易磋商陷于停滞。
4.知识产权保护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写进多边贸易体系。一直以来,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各国都有不同的标准。在美国的推动下,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成员方签订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以下简称“TRIPS”)。TRIPS不仅第一次将知识产权写入国际贸易规则[53],在法律上肯定了贸易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更是设定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和明确了最低保护标准,为多边贸易体制下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与GATT的基本原则一致,TRIPS将“国民待遇原则”[54]和“最惠国待遇原则”[55]写入其中,力图在成员间创造平等的、非歧视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与此同时,TRIPS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引入了“平衡保护”原则,即在保护知识产权人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力图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从而以科技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增加。[56]
TRIPS保护的知识产权的范围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地理标识、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商业秘密以及实验数据,涵盖了知识产权的主要内容。TRIPS为各成员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设定了最低标准,各成员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高于该标准的知识保护规则。另外,TRIPS的第三部分还就知识产权保护的执行进行了规定。TRIPS第41条规定,各成员应在国内知识产权法中建立公正和平等的程序保护知识产权。各成员设立相应的民事和行政程序对知识产权相关主体的权利进行保护,以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序正义。在此基础上,TRIPS对知识产权的损害认定予以规定,并授予司法机关在损害认定的同时,采取要求侵害方停止侵害,并进行赔偿等救济措施。[57]
5.与贸易有关的投资保护
在GATT时代,市场开放主要针对的是贸易开放,对于投资未有涉及。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各成员方就自由贸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已经达成共识,乌拉圭回合谈判将消除贸易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作为重点谈判内容之一。然而,对于投资的开放仍然尚未在成员方之间形成共识,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担心减少对外投资的限制将对本国造成冲击。因此,乌拉圭回合谈判将投资谈判的内容限定在扭曲和阻碍贸易以及违反GATT基本原则的投资行为上。经成员方一致同意,最终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Investment Measures,以下简称“TRIMs”)。TRIMs第2条规定,成员在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中不得违反GATT的国民待遇原则和数量禁止原则。TRIMs的附录部分列举了违反这些规则的具体措施,如当地成分要求(local content requirement)、购买和使用一定比例的国产产品等。[58]
6.争端解决机制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另一大成果是,在GATT的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改进了WTO争端解决程序,建立了更为完善的争端解决机制,使其更多地带有“准司法化”的特点。
首先,《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Understanding on Rules and Procedures Governing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以下简称“DSU”)明确了争端解决各个程序的期限,不仅提升了争端解决的效率,更使得当事方受到时间框架约束,解决了成员故意拖延,导致争议久拖不决的问题。这对于提高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和多边贸易组织的信誉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DSU建立了上诉制度,上诉机构专家可以在专家组的基础上对争议进行二审,即对案件进行再次的“法律审”。当事方对于专家组的裁决如有疑问,可以请求上诉机构专家对案件进行裁决。上诉机构的裁决具有最终效力。专家组和新设置的上诉机构为公平和有效争端解决提供了双重保障,使得WTO争端解决机构成为一个准司法机构。
再次,DSU详细规定了争议解决裁决的实施程序。专家组或上诉机构对争端发布裁决报告后,当事方需按程序予以履行。如发生履行不能或不履行,争端解决机制则提供了救济措施,被损害一方可以要求补偿和报复。WTO争端解决机制不仅提供准司法裁判,更是通过履行制度给争端解决机制安上“牙齿”,以确保裁决的有效履行和WTO法的全面遵守。
最后,DSU将WTO争端解决的机制化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DSU设立了争端解决机构(Dispute Settlement Body,以下简称“DSB”),专门负责争端解决机制的日常工作以及对专家组的案件审理和履行进行监督。与此同时,WTO争端解决机制还设立了上诉机构秘书处,帮助上诉机构进行案件审理。
WTO争端解决的程序化和机制化不仅推动成员方之间争议的有效解决,而且维护了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安全性和可预期性[59],为WTO赢得了声誉,成为“WTO皇冠上璀璨的明珠”。
【注释】
[1]Phillys S Pierce.The Dow Jones Averages, 1885-1980.New York: Dow Jones-Iwrin, 1982:67.
[2]Cecchetti Stephen G.The Stock Market Crash of 1929// Peter Newman, Murray Milgate, John Eatwell.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Money and Finance.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1992:1.
[3]Romer Christina D.The Great Crash and the Onset of the Great Depression.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0, 105 (3): 45.
[4]Romer Christina D, Richard H Pells.Great Depression.[2019-01-10].Encyclop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event/Great-Depression.
[5]Irwin Douglas A.The Smoot-Hawley Tariff: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8, 80(2): 327.
[6]Joan Robinson.Essays in the Theory of Employment.Oxford: Basil Blagkwell & Moff Ltd., 1947: 157.
[7]Kindleberger Charles P.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278-280.
[8]Lowenfeld Andrea F.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5-26.
[9]WTO.Fif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2019-03-06].https://www.wto.org/e nglish/thewto_e/minist_e/min96_e/chrono.htm.
[10]Hudec Robert E.Enforcing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GATT Legal System.Waltham: Butterworths Publishing, 1993: 5.
[11]GATT 1947, Article I and Article III.(www.xing528.com)
[12]GATT 1947, Article XI.
[13]GATT 1947, Article XII.
[14]GATT 1947, Articles VI and XVI.
[15]GATT 1947, Article XX (a).
[16]GATT 1947, Article XX (g).
[17]GATT 1947, Article XXI.
[18]Jackson John H.Restructuring the GATT System.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90: 45-47.
[19]GATT 1947, Article XXVIII.
[20]Bown Chad P.Self-Enforcing Trad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WTO Dispute Settlement.Washington D 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9: 13.
[21]Hudec Robert E.Enforcing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GATT Legal System.Waltham: Butterworths Publishing, 1993: 8.
[22]Bown Chad P.Self-Enforcing Trad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WTO Dispute Settlement.Washington D 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9: 14.
[23]GATT 1947, Part IV.
[24]Hudec Robert E,Finger J Michael.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GATT Legal Syst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39-40.
[25]GATT.Proposed Revision of the Agreement on Implementation of Article VI Consequent to the Present State of Negotiations on Subsidies/Countervailing Measures.GATT Doe.COM.AD/W/90, 1979.
[26]Graham Thomas R.Results of Kennedy Round.Georg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1979(9):165.
[27]Bown Chad P.Self-Enforcing Trad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WTO Dispute Settlement.Washington D 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9: 15.
[28]Bhala Raj.International Trade Law: Interdisciplinary Theory and Practice.3rded..New York: LexisNexis, 2007: 12-23.
[29]WTO.The GATT Years: From Havana to Marrakesh.[2019-03-18].https://www.wto.org/english/thewto_e/ whatis_e/tif_e/fact4_e.htm.
[30]Graham Thomas R.Results of Kennedy Round.Georg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 Comparative Law,1979 (9): 156.
[31]GATT.Declaration of Ministers Approved at Tokyo on 14 September 1973: para.5.
[32]WTO.World Trade Report 2012—Trade and Public Policies: A closer look at non-tariff measures in the 21stcentury.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2012: 42.
[33]GATT.Differential and More Favorable Treatment Reciprocity and Fuller Particip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Decision of 28 November 1979 (L/4903), Article 2(a).
[34]Ibid, Article 2(c).
[35]GATT.Understanding Regarding Notification, Consultation, Dispute Settlement and Surveillance (L/4907).28 November 1979.
[36]Maddison Angus.The World Economy in the 21stCentury: A millennial perspective.Development Center for OECD, 2001: 126.
[37]Winham Gilbert R.Chapter 1: An Interpretative History of the Uruguay Round Negotiation// Patrick F J Macrory, Arthur E Appleton, Michael G Plummer.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Leg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nalysis.Vol.1, New York: Springer, 2004: 10.
[38]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陷于债务危机。
[39]GATT Senior Official Group.Record of Discussions: Note by the Secretariat (GATT Doc., SR.SOG/2 of November 22, 1985.
[40]Winham Gilbert R.Chapter 1: An Interpretative History of the Uruguay Round Negotiation// Patrick F J Macrory, Arthur E Appleton, Michael G Plummer.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Leg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nalysis.Vol.1, New York: Springer, 2004: 5.
[41]Veron Raymond.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 new stag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development.Harvar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1995, 36 (2): 329.
[42]Winham Gilbert R.Chapter 1: An Interpretative History of the Uruguay Round Negotiation// Patrick F J Macrory, Arthur E Appleton, Michael G Plummer.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Leg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nalysis.Vol.1, New York: Springer, 2004: 6.
[43]William Verity C.The GATT and US Business.Business America, 1989, 110: 2.
[44]WTO.The Uruguay Round.[2019-03-22].https://www.wto.org/english/thewto_e/whatis_e/tiF_e/fact5_e.htm.
[45]Winham Gilbert R.Chapter 1: An Interpretative History of the Uruguay Round Negotiation// Patrick F J Macrory, Arthur E Appleton, Michael G Plummer.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Leg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nalysis.Vol.1, New York: Springer, 2004: 7.
[46]GATT.The Draft Final Act of The Uruguay Round, Press Summary, 1992, NUR005.
[47]Winham Gilbert R.Chapter 1: An Interpretative History of the Uruguay Round Negotiation// Patrick F J Macrory, Arthur E Appleton, Michael G Plummer.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Leg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nalysis.Vol.1, New York: Springer, 2004: 7.
[48]WTO.The Uruguay Round.[2019-03-22].https://www.wto.org/english/thewto_e/whatis_e/tiF_e/fact5_e.htm.
[49]WTO.The Uruguay Round.[2019-03-22].https://www.wto.org/english/thewto_e/whatis_e/tiF_e/fact5_e.htm.
[50]GATS, Article II (1)(2).
[51]Thornberg Christopher F, Frances L Edwards.Failure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A Study of GATS Liberaliza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Law.2011, 10 (2): 327.
[52]GATS, Article III (1)(2).
[53]Ilias Shayerah, Ian F Furgusson.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RS Report for Congress, 2011, No.RL34292, Washintong DC: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s:17.
[54]TRIPS, Article 3.
[55]TRIPS, Article 4.
[56]TRIPS, Article 7.
[57]TRIPS, Article 44-47.
[58]TRIMs, Annex, Article 1.
[59]DSU, Article 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