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山审美历史的总结与回顾

黄山审美历史的总结与回顾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了四条主要的游览路线外,还有低山及黄山周边的一些景点。表5-4古今游线对比与评价(续表)2.景观类型在历史上,黄山的山景、水景、人文景观、生景、天景、声景、季节景观(雪景)都是人们喜爱的景观类型。

黄山审美历史的总结与回顾

上文通过对黄山诗、黄山游记、黄山图在“象”方面的分析,得到了黄山审美历史上的变化。将黄山图、黄山诗、黄山游记分析中所得出的黄山之“象”与今天的黄山审美进行比较,得出黄山在游览路线、景观类型、游览景点的数量、游览体验方式和宗教意涵五个方面的古今差异和值得传承与保护的黄山的审美价值,并为今天黄山的保护管理建立范式

1.游览路线

明末清初、20世纪20—30年代的黄山山水审美与今天黄山山水审美比较可知,明末清初时期黄山的游览路线主要为四条,即普门开山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四条游览路线。一是由山南汤池至祥符寺、汤泉经慈光阁、玉屏楼至天海;二是苦竹溪经云谷寺、白砂岭、白鹅岭、狮子林到天海;三是从辅村到北海;四是从焦村经钓桥庵、汤岭到温泉。除了四条主要的游览路线外,还有低山及黄山周边的一些景点。

汤院至鸣弦泉一线是当时游人们喜爱的路线,而这条路线已经不再作为今天的热门旅游路线。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黄山图可知,汤泉—白龙潭—鸣弦泉—莲花峰—文殊院炼丹台—光明顶—狮子林—西海门—始信峰这条路线是画家常走的登山路线。

江注45开的《黄山图》除了绘制世人非常熟悉的自然景观,如白龙潭、莲花峰、狮子林、西海门、石笋矼等,还绘制了汤院、慈明庵、指月庵、丁公庵、云涛庵等人文景观,还另有一些不为人熟知的景点,如芗石、慈明庵、香林源等(邱才桢,2011)。可见当时画家文人对黄山美景的探索已经较为深入,黄山作为旅游景点在当时已经比较成熟,不仅包含了在黄山高山景观的景观,还包括低山景区及周边的景观。

通过对比古今游线可知,民国至新中国新增的步行道整体景观效果尚可。对于古代形成的4条游览路线,除了部分路段为了增加游客容量和确保游客安全拓宽道路外,基本保持了古代游赏格局和观景点。改革开放后,一些新建旅游线路具有良好选线意识和观景效果,如西海大峡谷。但索道和地轨缆车建设颇具争议,这两种游赏方式都与传统山水审美的“游观性”截然不同。索道游览视角始终如一,且游览时间短,致使游客对山水无参与感,导致游览体验欠佳。而地轨缆车的建设则更是大大影响了视觉景观、观景效果、游览体验,并且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对于各条线路古今对比及效果的评价如表5-4所示。

表5-4 古今游线对比与评价

(续表)

2.景观类型

在历史上,黄山的山景、水景、人文景观、生景、天景、声景、季节景观(雪景)都是人们喜爱的景观类型。与今天黄山官方所宣传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有一定的吻合程度,但也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差异表现在:

古代黄山的审美欣赏重视水景,重视欣赏水景的不同类型,与今天黄山官方所宣传的“五绝“中水景只强调温泉形成鲜明对比。从诗歌、游记、黄山图的分析可知历史上黄山不同类型的水景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从黄山图主景类型的总体数量看,描绘山景与水景的黄山图数量比例为2∶1,而在石涛、孙逸、郑旼这些画家的黄山图中,山景与水景的比例达到了1∶1。从文本和图像分析可知,古代黄山水景游赏较之于今天更加丰富多样,包含泉、潭、瀑、溪等水景观,在众多山水游记和诗歌中提及的热门游览路线有:白龙潭—汤寺—鸣弦泉一线、五龙潭景区。著名的水景点有汤池、丹井、鸣弦泉、朱砂泉、九龙潭、油潭、白龙潭、桃花溪、小桃源、锡杖泉、洒乐峪、百尺潭、东源、浮溪、圻线潭、香林源、洋湖、仙镫涧、锡杖泉、容溪。白龙潭气势磅礴,声音憾人,五龙潭水景声响各殊,不可名状。在明末清初时期,甚至还出现了对于游人过分重视山景而忽略水景的反思。

古代山水游赏体验重视五感体验,在黄山图、诗歌、游记中,不仅描摹了黄山视觉之美,也包含声音之美、气味之美和触感之美,这与今天黄山审美重视景,轻音景、味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黄山历史文献中,我们不仅能从梅清、石涛的绘画中看到白龙潭的气势、鸣弦泉的独特,又能从袁中道、钱谦益、潘耒的文字中听出五龙潭(即青潭、白潭、龙渊、油潭、乌潭)的声音各殊以及汤寺至鸣弦泉一线声音的丝竹管弦之盛,更能从渐江的画中、雪庄的诗中听到月夜笛声,雪夜泉声。雪庄雪夜听泉,将所听与心境意象相结合,幻化出不同的场景,有远有近、有自然之音、也有人间塞社会。而在今天黄山山水审美及欣赏中,较少见到自然声景审美体验,对黄山审美解说教育和审美引导中也主要集中在视觉方面。

古代黄山审美中生景是较为重要的类型,生景欣赏除了重视黄山松外,也提及了对于黄山花卉、植物以及虎豹、鹤等动物。描绘生景的黄山图几乎全部为黄山松,绘画对象集中在蒲团松、绕龙松、蟠龙松、接引松四大名松。对奇松的热爱明显兴起于明末清初时期,尤其体现在清朝一代。而对于黄山松的审美基本得以延续,一些松树因为其独特的形象,如迎客松、送客松在现当代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并予以特殊保护。

人文景观欣赏在黄山历史上占有重要比重,在渐江、江注等画家所绘的黄山图中,占有与山景几乎相当的比重,但确是近现代破坏毁灭程度最高的景观类型。通过古今对比可知,一些人文景观已经逐渐消失,如白砂庵、喝石居(现作为玉屏楼宾馆的分部)、月塔、掀云牗、赵州庵、觉庵、横坑等。而一些尚且遗存的景点也存在着景点名称变化,景观格局变化的问题。比如文殊院,除了名称改为玉屏楼外,建筑用途也改为宾馆,此外建筑体量还大为增加。而狮子林宾馆这类人文景观,历史上并没有,是20世纪50年代由于黄山旅游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的人文景观,其价值、形式以及与风景的协调程度都值得仔细评估。本书以《黄山志定本》为依据,结合黄山诗、黄山游记、黄山图,将古代与近现代人文景观进行对比,得出现代黄山人文景观的保护状况。据《黄山志定本》中记载寺庙、寺院、道观、人文山居建筑、亭榭等共84处,从目前黄山保护管理的相关资料统计得知,仅有约15处人文景观遗迹仍得以保留,仅占古代总量的17%。而这些人文景观的消失不仅仅是审美类型的消失,同时也意味着观景点的消失以及观景视域的消失。黄山在近现代建立了众多人文景观建筑,从亭这一类建筑,新增的就有炼玉亭、翼然亭、观鱼亭、桃源亭、妙妙亭、半月亭、立马亭、邀月亭、入胜亭、心静亭。对《黄山志定本》中的人文景观梳理与分析后可知,寺观的选址不仅讲究风水,也讲求观景效果,如文殊院。从玉屏至文殊院,一路上风景有旷有奥,小心坡的险、一线天的奥、光明顶的旷、桃花源的幽、石笋矼的异,文殊院兼收其胜。不仅能够看见山径绿梯穿石穴,而且能看见远山的平楚,景色独特卓绝。再如宝珠庵,在香炉峰下,掩映在修竹中,并且是观赏天都、莲花二峰的绝佳视点。拥有绝佳观景点的古代建筑(群)还有:掷钵禅院、大悲院、普祐院、光明藏(适合观月光)、云涛庵、白云庵、散花庵、浮丘坛,而这些观景点今天均已经消失。从古代黄山亭子选择看,亭子的选址讲究利于观景、听泉、观瀑。所观之景有旷有奥,因此古代设亭处即为最佳观景点。如天绅亭,在丞相源道中,亭中坐观九龙潭如编贝如贯珠,雨后汹涌澎湃,有千里之势。又如点石亭,在脚庵,“侧山远而原矣,至斯亭者而宝地也”。再如锡泉亭,在锡丈泉边,“赏泉水,隐隐斯,僻僻斯,静静斯”。而这些亭子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被毁,近现代所建立的亭子,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处是在原址基础上重建,如半月亭、入胜亭。因此,随着古代亭子的消失,不仅造成人文类景观消失,亭子所代表的观景点也随即消失。

3.游赏方式

从黄山图、黄山诗、黄山游记看,黄山图中的“游观性”保证了黄山的欣赏具有饱游饫看的性质,很多文人、画家都具备长期深入黄山进行观察的体验,如弘仁、石涛、雪庄等。雪庄居住黄山超过三十年之久,对云舫周围山景了如指掌,他的绘画,成为三十六小峰开发的重要依据。从明末清初黄山图中点景人的分析可知,黄山游览活动丰富多样,有登山、打坐、垂钓、清谈、眺望、雅集、下棋等,充分反映了画家文人的林泉之心,可以成为我们追寻古人脚步寻找山水之美的重要参照。另外,卧游也是对黄山山水审美欣赏的重要方法。对于年迈体力不济,或远在外乡的人,以黄山图为载体卧游成为他们游览黄山、缅怀黄山的重要方式。也正因为这种需求,使得黄山图与客观景观之间的联系成为必然。而这些是今天选择索道缆车、地轨缆车,快速的、单视点的旅游方式所无法获得的。

4.宗教意涵

据《黄山志定本》记载黄山是一处人间天堂,使人可以逃离尘世,在唐代、宋代、元代黄山诗中,宗教意涵明显。在诗中经常提及浮丘翁、容成子、凤管、白鹿、青牛等道教意象,并且从诗文中可以读出当时人们对于黄山的神圣崇拜之情。这一点也被学者高居翰指出,他通过研究宋至清的黄山游记,认为黄山的宗教崇拜以及来自宗教崇高的美感正在逐渐减弱,而趋向一种世俗化的趋势(高居翰,2008)。这种趋势第一个阶段是伴随着明末清初时期黄山的开发,普门开山以后,黄山经历了大发展,佛教建筑的大量新建似乎并没有增加人们对黄山宗教的崇拜与信仰。从文学作品和黄山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游赏活动与宗教发生着某些关系,尚佛、礼佛的活动伴随着当时心学的发展,与旅游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高居翰(2009)指出,17世纪文人画家的创作将黄山世俗化,文人的游览并非为了朝山(朝圣),而是为了纯粹的山水描绘。在《黄山志定本》记载了明末清初时期一些寺院的僧众参与到旅游活动中的事实。第二阶段的世俗化,较之于第一阶段更为迅速猛烈,时间为20世纪20年代。由于杭徽公路的通车,使得黄山不再成为人迹罕至之地[16]。公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来黄山的旅游时间。加之经济的发展,旅游活动的盛行,使得黄山成为大众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独特的自然风貌,既有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又兼具南方武夷之秀,华山之险,满足了大众对于自然风景猎奇的需求。遗憾的是,黄山的佛教在明末清初盛极一时后就日渐式微,佛寺道观的数量没有增加,佛事活动也逐渐减少,致使原有宗教信仰并没有被很好地、完整地保存下来。黄山宗教传统和系统没有得以维持和延续,原有遗址有些也渐渐荒废,这也是今天黄山人文景观远远少于自然景观的重要原因。

总之,古代交通的不便,致使很多向往黄山却未能到达的人通过不同版本的黄山图、黄山诗文来想象和了解黄山。当时的黄山很大程度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与向往之中,因而充满了奇幻色彩。而近现代交通的便利,旅游服务设施的发达,使得游访黄山非常容易,人们脑海中虚幻的黄山变成了现实的黄山,加之照相艺术的发明更使得想象中的黄山进一步地写实,从而进一步拉近了黄山与大众旅游之间的距离。

5.景点和观景点及遗存状态

将今天黄山的景点、观景点、知名景点与古代黄山图、黄山诗、黄山游记中的景点、观景点、知名景点以及观景位置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值得传承的审美价值,进而为今天保护管理建立范式。经初步比较,不同朝代的黄山诗中,从唐至清,三十六峰、汤泉、天都峰是历朝历代都被提及且较为频繁的,散花坞、莲花峰仅次于前三者,朱砂泉、石笋矼、炼丹台、石床峰、卧龙松、蒲团松、梦笔生花、钵盂峰、汪生草堂、文殊院再次之。从不同朝代不同版本的黄山图可知,最受欢迎的游赏景点是:天都峰、汤池、莲花峰、文殊院、炼丹台、西海、云门、鸣琴泉、白龙潭。总体上看,近现代黄山景点和观景点的数量大为增加,但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基于上述景观游赏类型及游览路线的古今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一些主要景点的古今差异,并举例具体阐释其遗产在游览方式和景点用途方面的变化,如表5-5所示。所列举的景点或观景点覆盖了不同的景观类型,以及同一景观类型中的不同种类,如人文景观类型有寺院、庵、亭、台,水景观类型有池、潭、瀑,山景观类型有峰、谷、矼、岭。通过比较研究,依据景点废存、有无再造景观以及保护状况三个方面将古今对比结果归纳为以下7种状态:

(1)历史景观消失,无再造景观。

(2)历史景观消失,再造景观风貌及保护状况欠佳。

(3)历史景观消失,再造景观风貌良好。

(4)历史景观遗存,保护状况欠佳。

(5)历史景观物质空间变化不大,几乎得以延续和保存,如建筑结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观景点等基本保持原貌,但游览方式、受重视程度、用途等改变。(www.xing528.com)

(6)无历史景观,后新增景观,风貌及保护状况较差。

(7)人们观念改变,产生新的景观。

表5-5 黄山不同景观类型的景点古今对比举例

(续表)

注:同一类型的景点或观景点,顺序按照1~10顺序排列;A~E表示观景点变化差异的类型。

以下对重点景点或观景点古今变化进行阐释。

B-1——文殊院,它属于上述分类中的B类,即历史景观消失,再造景观风貌及保护状况欠佳。

文殊院是古代黄山游览的重要景点,位于天都、莲花峰两峰之间,始建于1613年,后多次修葺。1952年彻底毁于大火,1955年在其旧址上新建玉屏楼宾馆。古语有“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的说法,可见文殊院在黄山风景游赏中有重要地位。文殊院之重要不仅因其宗教文化,更因为它所在的位置是欣赏黄山前海的绝佳观景点。闵麟嗣、梅清、徐霞客、石涛、戴本孝等都在图文中对文殊院及其观景效果进行了阐释。从不同版本的黄山图中,也可得见古代文殊院的建筑与景观格局,观景点、观景平台等的和谐关系。在梅清的黄山图中,文殊院辽阔雄伟,尤其是观景平台显得非常宽阔(图5-11)。虽然画家在画面处理上对各元素甚至是空间体积有所夸张,但总体上还比较接近于真实的空间。梅清在文殊院的题跋道:“文殊院乃黄山中央土地,右天都、左莲花,三十六峰四面罗拜其下,须臾铺海是奇观。”在徐霞客认为文殊院是:“风景绝佳,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附近又有迎客松、蓬莱三岛等胜迹。”

在戴本孝的黄山图中,虽然没有观铺海的气势,但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关系与梅清所绘的黄山图接近,依然肯定了文殊院可以纵眼观诸峰的开阔特点。

图5-11 古文殊院与今玉屏楼对比

注:左上为梅清黄山图《文殊院》一开,左下为戴本孝黄山图《文殊院》一开,中上为渐江黄山图《文殊院》一开,中下为黄山图经《文殊院》,右一列为今天黄山玉屏楼宾馆建筑现状。

在钱谦益的游记中,文殊院“天都东拱,若幡幢之建立;莲花右翊,若瓣花之披敷”,可见文殊院观景面的开阔的景观特征。从各画家所绘的各版本的黄山图中可见建筑与景观的关系和谐,并且这种特征及和谐的关系从宋代的《黄山图经》一直延续至明末清初,可见人们对于文殊院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认可度极高,也在历朝历代保持和延续这种价值观

将今天玉屏楼(文殊院旧址)前的观景点与黄山游记及黄山图中文殊院进行对比,发现今天玉屏楼建筑体量巨大,使得观赏平台面积较之于黄山图中所绘缩小,建筑与平台的面积比例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景的开阔度,因而破坏了建筑与风景之间的和谐关系,也直接影响了在文殊院观景平台观景效果和在其余观景点上看文殊院与莲花峰和天都峰的效果。

A-1——皮蓬,它属于上述分类中的A类,即历史景观消失,无再造景观。

皮蓬又名云舫,是清人汪辉为画僧雪庄(释传悟)修建的居所。雪庄在黄海云舫图以及题跋中描绘了云舫的状况[17]。云舫建筑形式似船,常被云海包围,像航行在海中的小船,故得名。在雪庄所绘的诸多黄山图中,命名了所居住云舫周边的山峰,为黄山三十六小峰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正因为雪庄的山居经营,使得皮蓬成为当时与文殊院齐名的景点,雪庄及其居所云舫对黄山有重要的意义,如图5-12所示。从雪庄绘制和描述的云舫史料看,云舫是观察黄山风云变化、植物动物的理想场所。云舫的选址及周边亭子的选址,也充分体现了雪庄的审美倾向以及观察的视角,雪庄及其云舫的营构充分印证了古人归隐山林、返归自然的情怀。

但云舫在历史上就已经消失。在今天的保护管理中,应对已经消失的文化遗产持有谨慎的研究及挖掘态度,根据所挖掘的历史信息,对其进行必要的解说教育和展示。如要恢复历史原貌,应当谨慎处之。

图5-12 左:雪庄绘《黄海云舫》局部 右:雪庄绘《云舫之右数峰》局部

再如G——迎送松,属于人们观念改变下产生了新的景观。迎送松最早见于许楚的《黄山游记》,位于老人峰至天都峰之间。“有二壁块然中段,广可十步,下瞰不测,名曰天险。有二松交抄度之,过者狂舞,但存余幸”。“交抄二松”就是迎送松。程宏志在《黄山志定本》记载迎送松在小心坡,根缘石碑,不粘寸土,枝叶交接,与游人肃对有若揖让者。古“迎送松”的位置在天都峰趾到文殊院道中。

胡一民(1990)通过对史料的梳理,提出古迎送松的相对位置是在云巢洞之上到蒲团石之下的几十米的途中。明朝许宁《黄山纪游》中指出:迎送松处于小心坡的中间险要处,一松距外,一松向内,有若迎送,后来由于加了石栏,小心坡变成了“放心坡”。由此可以推出古代的迎客松和送客松是在蒲团石下方的两棵松树,与今天的迎送松并不在同一位置。古代的迎送松一株向东一株向西,两树斜卧磴道两侧,枝叶挽手连臂,树冠互摩相吻。正好位于蹬道的险要之处,招引游人抚摸赏玩,其姿态亲切可掬,如图5-13所示。人们命名迎送松,也是为了展示当时的黄山作为地域性的风景对八方友人的欢迎。据记载,迎送松都病死于清代。而今天的迎送松,是民国时期文人、画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古松的怀念和凭吊而重新命名的。

1949年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迎客松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地位。因其舒展的姿态成为国家形象的代言,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与开放。而迎客松的形象也成为特殊的国家符号,进入了人民大会堂

图5-13 黄山迎客松送客松古今对比

6.黄山审美的总体特征

历史上,多数人认为黄山的特点是“奇”和“丽”。华山三峰确而少理;华山之石“动横长亩,多如覆敦”;而黄山诸峰,“纤皴巧斫;无尽藏石,竖立横蹲,备诸幻肖”。从植被特征看,华山之松,仅六七虬柯,凌霜上古;黄山之松,无尽藏石,竖立横蹲,备诸幻肖。从景观体验上看,华山雄大,行其巅,目荡胸开,饱顾四周;黄山憐心醉魄,在在引人;日月游行出其下,三岛十洲集其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