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山诗分析中,因为诗歌行文及篇幅的特点,在诗歌中往往呈现出“意”“象”高度融合的特点,因此分析的客观性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非常准确地把握游览路线等详细环节。在诗歌分析方面,首先以“象”(即诗文中所展现出的形象、图像)为基础,通过扎根理论等方法,编码出黄山的景点、观景点和可知的游览路线。再结合外围文献分析诗歌中所展现出的情感及背景,完成除“意象”之外黄山审美其余方面的分析。
本书所选取287首黄山诗[1]中,包括唐代黄山诗14首,宋代黄山诗27首,元代黄山诗14首,明代黄山诗62首,清代黄山诗170首进行分析。在按照上述要素(景点、观景点等)编码后,统计词频在历朝历代的变化和所提及的频数。
通过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后,得频较高的景点,则被视为古代热门的景点。完成统计后,再结合实际的地图与景点位置,推测出黄山景点的开发时序和最受欢迎的景点以及审美结果的变化。通过分析如下。
(1)总体上讲,从唐至清的黄山诗中,最受欢迎的景点是:三十六峰、汤泉、天都峰。三十六峰并不能代表人们具体的游览足迹,但可预示人们对黄山名峰整体的慕名之情。莲花峰、散花坞是各朝代提及频率次之的景点。炼丹台、朱砂泉、石笋矼、石床峰、卧龙松、蒲团松、扰龙松、钵盂峰、浮丘峰、白龙潭、皮蓬、汪生草堂、文殊院作为古代的知名景点而次之。
各朝代黄山热门景点如下:
在唐至元的黄山诗创作中,黄山景点有36处。其中频数统计最高的景点是三十六峰,其次是天都峰、三峰(除天都峰外,还有莲花峰、光明顶)和汤泉、云门峰,如图5-2所示。
图5-2 唐宋元黄山热门景点词频统计
明末清初是黄山旅游开发并逐渐步入公众视野的时期。景点统计可知仅明朝一代黄山景点就有32处,几乎接近于唐宋元三朝的总和。在明朝黄山诗创作中,天都峰词频最高,莲花峰次之,其次是三十六峰、汤泉、散花坞,再次是朱砂泉、石笋矼、炼丹台,此外还有云门峰、剪刀峰、九龙潭、饮江虹、钵盂峰等,如图5-3所示。
清朝一代,黄山诗的创作中涉及的景点有84处,远远超过了之前的任何朝代,甚至是明朝的2倍。天都峰依旧是被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石床峰其次,三十六峰、芙蓉峰、散花坞、云铺海被提及的频数仅次于天都峰。汤泉、炼丹峰、扰龙松、九龙潭位居第四。卧龙松、蒲团松、梦笔生花、钵盂峰、汪生草堂、文殊院都是较受关注的景点,如图5-4所示。
(2)从唐至清的黄山诗中,黄山之“奇”的特征在各朝代开始被逐渐强调,且在清朝逐渐成为共识,半数以上的诗歌都吟咏了黄山的“奇”。
(www.xing528.com)
图5-3 明朝黄山热门景点词频统计
图5-4 清朝黄山热门景点词频统计
(3)黄山之“象”从粗浅宽泛向精细化、个性化转变。从对三十六名峰知名度的整体关注到对峰、洞、瀑、池、潭、泉这些不同类型景观,具体景点细致入微的体察,而这些体察也超出了视觉范畴,扩展到了时令和听觉感官等方面。此时人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黄山的奇峰、怪石、铺海、奇松,也关注黄山的水景观。特别是低山景点、例如松谷景区的五潭、洋湖、白龙潭等水景观尤为喜爱。上述变化与当时黄山开发时序、社会风尚、文化基础、市民文化成熟与大众旅游兴起紧密相关,也与旅游考察、山峰命名密切相关。
(4)从词频统计中可见,涉及宗教的词频在黄山逐渐减弱,唐宋时期宗教意象明显,而到了明代宗教意象逐渐减弱,旅游游赏、山居经营渐强,从黄山营建史上看,明末清初时期虽然佛教建筑兴盛,礼佛活动逐渐增加,但宗教崇拜以及宗教意象在诗歌中反而逐渐减弱。而到了清代,宗教与旅游结合起来,宗教空间、宗教意涵逐渐向旅游资源转化,在一些诗中也提及了寺院僧人为游客提供住宿、引导游客旅游的细节。
总结起来,通过对黄山诗编码和整体分析,从黄山游览路线与游览区域、游览景点与数量、游览景观类型、游览体验、宗教意涵与审美几个方面总结从唐至清的黄山山水审美结果。
从游览路线与区域讲,从唐至清逐渐完善。普门开山后,形成了4条稳定的游览路线。从唐开始,黄山游览路线分布在低山景点、在桃花峰和祥符寺区域,虽然山志中和诗文都记载有诗僧岛云登上天都峰,并且是第一位登上天都峰的人,但具体登道及路线记载不详细。从唐至宋,黄山的游览路线从山南部的低山景点向高山景点推移,从南部山区景点向北部山区景点扩展。元朝对景点的开发似乎停滞不前。明朝黄山景点得到了进一步开发,黄山景点的开发在历史上达到了高峰。清代黄山的旅游路线较之于明朝并未有明显的增加。
从游览景点开发与景点数量讲,唐代的黄山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汤泉、莲花、天都、光明顶、云门峰,这一时期中黄山的审美特点是“秀”。到了宋代,游览的山峰逐渐增加,除了最为频繁的天都峰和莲花峰,还有朱砂峰、翠微寺、狮子峰、虎头峰、天平矼、仙灯洞、九龙潭、仙桥、月塔诸圣迹、云际峰、云外峰、丹砂峰、九龙峰、容成峰、浮丘峰、曹溪、青鸾峰、叠嶂峰、石床峰;宋人到访与吟咏的景点较之于唐人大为丰富。这时期黄山特点是“险峻、蔚然、高大、神秀、秀丽、千奇百怪”,可见在唐人所形容的“秀”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险、神秀、奇特”等特点。元代的黄山的审美转向了对季节时令的关注,其宗教意涵依旧延续。元人对黄山的审美认识较之于前朝似乎有所回落,对黄山景点认识又重新回到了对三十六峰的整体认识上。明朝一代,从诗文词汇分析看,游览景点进一步增加,增加了剪刀峰、天都峰、丈人峰、石髓、月夜、白鹤峰、登炼丹台、紫翠林、芙蓉峰、石笋矼、散花坞、九龙潭、青龙潭、黑龙潭、黄龙潭、朱砂洞、朱砂峰、丞相源、九龙潭、千仞峰、步仙桥等景点。清代对景点的认识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也增加了一些新的景点,如雪庄在皮蓬周边命名的三十六小峰和清代名僧名人命名的黄山松。总结历史性的景点开发,得频最高的是三十六峰、汤泉、天都峰;其次是莲花峰、散花坞;再次是炼丹台、朱砂泉、石笋矼、石床峰、卧龙松、蒲团松、扰龙松、钵盂峰、浮丘峰、白龙潭、皮蓬、汪生草堂、文殊院。
从景观类型上讲,唐代因黄山诗中所记载的景点有限,主要景观类型为山景。宋人游览的景观类型较之于唐代扩大,从奇峰、云海增至池潭溪水、古树奇松、其余植被、动物,对奇峰的认识也逐渐增至多种类型。元朝的自然景观类型似乎较之于前朝都有所减少,但对季节景观的欣赏却是独树一帜。明朝黄山诗中自然景观类型增多,在山景方面增加了对洞穴、怪石的欣赏,水景和生景的数量明显增加,自元朝的积累以来,还增加了对云霞雨雾、朝阳、夕阳等天景点的吟咏。生景,尤其是黄山松的吟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数量,欣赏奇松在清朝似乎成为时尚。此外,人文旅游景点也进一步增加,人们所喜爱的景点也逐渐从自然景点转向了自然与人文并重。清代的景观类型较之于明朝并没有增加,但生景与水景较之于明朝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清人开始反思黄山过分关注山景而忽略水景的问题,并增强了对黄山周边及低山景点水景的褒扬,各类池潭瀑布以及洋湖则成为得到较之前于前朝较多的关注。此外,黄山云海的动态美也在清朝得到极大的关注。
从游赏体验讲,唐代黄山的游览体验以步行为主。宋人在游览体验方面和唐人区别不大,游览项目较之于唐代也并未增加。元人重视对四季景观的游览体验,元代的诗歌中,耕读成为一种新的审美体验。可见当时已经不满足于泛泛地游览山水,文人们遁迹山林,修养身心。明朝对山水审美的体验,超出了视觉的范畴,拓展至其余感官。明朝诗人从眼、耳、鼻、舌、身五感来体察黄山的美,体验也更加重视真实的眼前美景。明朝的诗文中加入一些优美的场景描绘,塑造了黄山新的审美风格,有雪夜、夕阳、月夜。人们的山居生活逐渐繁盛,黄山成为山居读书、隐居避世、参禅悟道的好去处。清朝黄山水景的声音体验较之于前朝明显增多。清人继承了明人在黄山的各种活动外,雅集在清朝一代逐渐繁盛,体现在天都社、新安画派的邀游上。清朝旅游活动繁盛,出现了旅游业中背人登山的项目,黄山已经明显地具有了旅游景点性质。
从宗教意涵讲,唐代黄山审美中宗教意涵明显。而到了宋代,黄山审美中大量增加了宗教意涵,尤其是关于道教浮仙翁和容成子的传说。元朝一代,宗教信仰继续增长,尤其是道教信仰和意涵始终不断地延续和持续。明代诗文中的宗教意涵在黄山逐渐减弱,文人的游山、归隐、访友、卜居行为已经远胜过宗教崇拜的行为。虽然在明朝一代,黄山佛教进入鼎盛时期,佛教建筑的规模和数量都远胜过于前朝,蔚为大观,但诗文中宗教意涵却呈现出减弱的趋势。
从总体上讲,黄山“奇”的特征被不断地加强,并以此特征区别于五岳和其余名山。而“山峰”“云海”是人们用“奇”字形容得最多的景观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