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山水审美是建立在主客不分的基础上,美与德在山水观中高度统一,同时存在于主客体之中。在没有界限的主客体中,主体外化、客体内化,人为山川代言,山川也成为人格的一部分。总体上讲,主体性显著是我国古典审美的一大特征。在我国传统审美中,审美主体绝不单纯地客观机械描摹自然,而是将客观景物化为主观情思,并以心匠自得为高。概括起来,我国传统山水审美理论中对主体论述的范畴颇多,论述涉及审美主体的价值观、审美态度、人物品藻等议题。审美“意境”的创构、气韵生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澄怀观道”和“涤除玄鉴”。同为对象品鉴,因主体不同所创构的审美结果与意境也大相径庭。本书基于对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主体理论的系统综述,将传统山水审美主体性显著概括为以下两点:
(1)传统山水审美中重视主体的品藻。
(2)在欣赏过程中,主体要不断进行修炼从而达到山水审美的高境界。(www.xing528.com)
重视主体品藻的论述,最早可上溯到老子。老子的“涤除玄鉴”要求人们排除主观偏见,以平静的内心去进行审美关照。庄子的“心斋”“坐忘”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强调人们要在一种“无己、无功、无名、无厉害”的状态下进行审美,此理论是最早的审美“心胸论”。他认为对“道”的观照虽然要借助于耳目等感觉器官,但要实现对“道”的观照,只能通过虚空的心境,没有虚空的心境,也就难以获得对“道”的觉解。孔子的“比德”思想,使得人物品藻的“美”与“德”同自然山水之美联系起来。宗炳的“圣人含道映物,贤着澄怀味象”,其中“道”是圣人在味象之前所形成的自然观,“映物”是指圣人本着这种认识观去体察世界,从而实现“道”的觉悟。“映物”与“味象”都只能是圣人和贤者所为。
主体要不断修炼才能获得山水审美高境界的理论有宗炳的“澄怀味象”。“澄怀”和老庄的“涤除玄鉴、心斋坐忘”一脉相承,作为对主体的要求,认为主体只有怀着虚静的胸怀观赏山水才有可能实现“味象”。“味”的概念继承了老子的美学,不是简单的味道,而是指某种精神享受和精神愉悦。“味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观道”。所味之“象”并非客观世界的实在,而是融“灵”于“形”的象,以“心”的作用牵引审美行动的改变,使得审美的结果绝不仅仅停留在象的层面,而是通过“象”最终指向“道”。品质较高的山水审美结果都不仅仅囿于形,而是要最终表达形之外的“灵”。王微《叙画》中的“神飞扬,思浩荡”[1]指主体审美应该具备的素质与状态。梁启超的审美“趣味”,认为审美趣味人人皆有,美蕴涵在生活要素中,提倡日常的审美教育。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依据叔本华的美学发展而来,认为当审美主体产生优美感时,主体就会自失于对象之中。因此可知在我国古典审美理论中,要想达到最高的审美境界,主体应该做到“忘我”“澄怀”和“涤除玄鉴”,只有这样,主体方能实现对宇宙万物“道”的领悟,才能产生山水审美中的“意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