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审美价值识别研究探析

我国审美价值识别研究探析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分级识别结果虽有利于确定景源的等级,但基于上文论述的审美价值载体特征识别方法混合了使用价值和存在价值指标,以及指标不完善的问题,所以,审美分级识别的结果也存在着不清晰、不准确的问题。因此,鉴于上述两个原因,《规范》中的审美价值识别结果不能作为名山风景区的审美价值。

我国审美价值识别研究探析

国内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的研究集中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形成了风景审美评价的一些方法。刘滨谊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对风景进行了分类研究。主要从风景视觉分析和景观工程营造的角度入手,建立了从最宏观层面的景(及时性文化偏于视觉满意度的评价),到中观层面的景域(持久性的地域文化的作用,侧重于地理风景客体评价),中观层面的景场(文化传统、个体经验、时令变换,侧重于风景环境规划),再到微观层面的景秩(景点连接、游线设计、主客体结合,分析风景时空序列)的评价体系,形成风景信息检索—分类—审美评价的风景资源调查评价框架。并且重点对景秩层面的风景旷奥度测度的评价进行了研究,包含景深、景场中空间的介质、景场空间限定和相对高度、景场范围与天穹、景物表面风景元素组成、景场表面地形起伏等,观赏者所处地势、朝向、观赏视角、景场的明暗等测度,并以三清山为例进行了旷奥度分析,得出了三清山旷奥度的空间分布(1991)。该研究主要从视觉角度,从人对风景生理感受及风景获得的方面展开。受到西方风景评估的影响,优势是从风景画的角度,较为清晰地解释形成并影响视觉景观的人为、自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组合后所得到的审美价值。一些学者则提出从景观价值和视觉感知的角度进行景观评价。景观保护的判定指标通常有景观美景度、景观脆弱度和景观阈值。景观美景度是测定公众审美态度的度量值,评价方法为组织不同类型审美主体对若干观景点位上拍摄的图像资料打分(肖笃宁等,2006)。此外,一些学者研究了景观阈值,用它来评价景观质量和可接受干扰的程度。景观美景度与景观阈值是进行景观质量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也是确定景观保护等级的重要依据(俞孔坚,1991)。景观的美景度高则景观质量好,进而阈值可能低;反之,景观阈值越高,能接受的人类干扰和改变则越大。

基于风景本身的雄、奇、险、秀、幽、旷、奥七大特征,空间欣赏也自然存在景深、层次、借景、透景、障景、泄景等的情况,这是山岳空间的特点,较之于平原地带的风景区空间层次丰富。名山的审美鉴赏始终脱离不了山岳类风景区的典型科学性,理解山水的科学性有助于加深对山水美的认知。此外,审美主体所具有的文化意识与地域特征,造就了对名山意象之美的认识。意象之美是以山岳客体为对象,主体的审美情愫升华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产生的融情于景的审美结果,它既有“象”的成分,也有“超然象外”的对“意境”的追求。

在《规范》中,审美价值是指具有一定风景质量,能构成审美要素的资源的价值,最接近的概念是“景源”。景源的概念包括景物、景感和相关要素这三个部分,如表1-11所示。由此可见,景源这个概念,既包含了自然要素,又包含了人文心理要素及相关背景要素。

表1-11 风景(景源)构成三要素分析

(来源:《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1999)

《规范》指出:“景源评价就是寻觅、探路、领悟、欣赏、判别、筛选、研讨各类资源的潜力,并给予有效、可靠、简便、恰当的评估。”(《规范》,1999)景源评价按照尺度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结构。“类型是按照景观特征划分的,大类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的种类分为天景、地景、水景、生景;人文资源的中类分为园景、建筑、胜迹、风物。小类按照自然和人文资源分类型进行细分。”(《规范》,1999)

这种分类有利于展开景源调查,对不同类型的景源进行分类保护。但是对于审美价值的识别这种分类方式有明显的弊端,因为审美价值的认知结构和客体特征决定了审美价值具有整体性。首先,审美价值是主体作用于客体,客体的某些特征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因而审美价值的产生本来就是主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能将主体与客体完全区分。其次,从审美客体的角度讲,审美价值又体现着客体不同要素综合的特点。一处审美场景是由色彩、形态、比例等通过一定的关系组合而成。一处审美场景可能包含了几个不同景观类型,并且这些类型不同的景观进行组合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比如,九寨沟五花海是由海子(水景)、森林(生景)、钙华景观(地景)通过一定的比例组成的,其中任何一种景观都不能完整地表达五花海的美。所以按照景观类型的价值识别方法,将会割裂美学价值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容易产生以局部价值代替整体价值的错误

风景区规划价值识别的结果为资源的分类、分级。但是,即便我们知道哪些类型的景源具有何种重要级别,也依然不能判断这些景源就是审美价值或审美价值载体。原因有两点,一是上文已论述了分类识别的结果不能作为审美价值,因为分类的识别缺乏对不同类型景观资源的整体把握。二是分级识别结果虽有利于确定景源的等级,但基于上文论述的审美价值载体特征识别方法混合了使用价值和存在价值指标,以及指标不完善的问题,所以,审美分级识别的结果也存在着不清晰、不准确的问题。因此,鉴于上述两个原因,《规范》中的审美价值识别结果不能作为名山风景区的审美价值。(www.xing528.com)

【注释】

[1]东晋谢灵运的《山居赋》中可以看出风水与审美的结合。柳宗元在诸多风景美学专论中,对山水美学价值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旷如”“奥如”理论。他在《钴潭西小丘记》中写道:“清泠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点出了审美欣赏中的目、耳、神、心四个层次的作用,基于不同景象来培养审美者的情操。

[2]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强调了“神思”和“畅神”,认为畅神是沟通“绝代”和“万趣”的机制。“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熟有先焉。”

[3]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第四十六》中指出:“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其“貌”字是指景物的形貌,但“情”字则指景物的神情,一种可以让人体会出具有生命的精神状态。

[4]名词片语是由几个名词及其修饰语构成的片语。

[5]以色彩修辞的景物意象中,先见物色、再见物体的论点见于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6]整理自Ervin H.Zube,James L.Sell,Jonathan G.Taylor.Landscape Perception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Theory:9.

[7]“恢复性环境理论”是1983年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卡普兰(Kaplan)和特波特(Talbot)提出,二人就野外生活对心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野外生活对于多数人来讲具有恢复性功能,因此提出了此理论。

[8]英文原文:To contain superlative natural phenomena or areas of exceptional natural beauty and aesthetic importanc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