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组织与世界各国审美认知方式分析

国际组织与世界各国审美认知方式分析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绘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迎合和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价值。认知学派认为认知是信息处理、制图和概念形成过程。(续表)①将风景的体验与艺术审美联系起来。研究涉及审美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三大部分。形式美学研究了主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审美模板。在客体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偏向客观科学地量化风景,并在实践领域大量运用了量化测度的方法,对全世界各国的风景评价产生了深远影响。

国际组织与世界各国审美认知方式分析

西方风景审美先后经历了多个阶段,形成不同的流派,其中如绘式的风景审美占主导地位。站在今天的价值观和时代立场下分析风景画,必须要重视催生风景画产生的社会、文化乃至经济背景。如果仅从风格上进行分析和借鉴,而不去把握当时风景欣赏所产生的大背景和前提,则不能得出风格和创作原则形成的必要性,致使风格和创作原则仅仅成为一种符号而没有借鉴意义。

真正意义上的风景画产生于17世纪的荷兰,虽然文艺复兴乃至更早的时期风景已经作为背景在画面中出现,但荷兰的风景画派使得风景画成为主景和主要创作对象。风景画的产生最主要根源是“如绘式”的欣赏方式的确立,这种欣赏方式将风景放置于在画面中去欣赏,对风景的取舍与选择按照绘画的标准与需求来进行。风景虽然作为创作对象,但并不是审美的直接载体,风景画的画面效果、构图色彩等才是风景欣赏的直接对象。而风景画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固定的经典欣赏模式。

有学者认为,荷兰的风景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城市化、商业化的文化产物,这使得他们可以比较自由地无视经典绘画的策略。这些画家欠缺那种见多识广、贵族化的赞助人基础,他们是社会地位低下的工匠。绘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迎合和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价值。他们以中产阶级、以市场需求为作画导向,这使得他们在创作上没有任何理论禁忌。风景画除了满足当时的市民和权贵阶级对于乡村的向往和亲近,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载了某些政治意图。

对于风景欣赏,目前西方一些学科和领域都进行了研究,包括哲学美学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环境科学管理学、人文地理学等。这些学科很多与风景审美研究呈现出交叉关系,其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能为风景审美研究所借鉴。这些学科之间相互影响,比如,心理学中的认知学派,对贡布里希的美学哲学产生了影响。本书从各学科研究的侧重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产出理论几方面进行综述和比较,以期从不同学科更加全面把握对西方风景审美研究的进展与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构建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提出借鉴经验(表1-5)。

表1-5 西方风景审美相关领域研究理论和方法[6]


英国艺术理论家威廉.荷加斯(1697—1764)在《美的分析》中提出,美是由形式的变化和数量的多少等因素相互制约而产生的。美学家贡布里希研究吸收了感知心理学(Perceptual Psychology)的知识。认为审美主体携带文化预制的精神模板,不管走到哪里,看见什么,作出什么反应,都不断地被这些模板调节(马尔科姆·安德鲁斯,2014)。
康德论“崇高”为我们欣赏自然美提供了一个线索,有学者认为摆脱了传统艺术理论束缚。公元1世纪朗吉努斯(Longinus)指出作品中的崇高是一种“精神伟大之回应”。18世纪中期的博克(Burke)把文学作品中的崇高与超出想象的恐惧情感和力量联系起来,康德则把崇高运用于自然,形式和边界的目的性。他认为崇高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只有通过理性,通过对判断进行主观建构,我们才能认识崇高(艾伦·卡尔松,2006)。(www.xing528.com)

(续表)

①心理物理学是研究心物关系并使之数量化的一个心理学分支。费希纳的定义为:它是一门研究心与身或者心与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科学(百度百科)。
②认知学派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认知学派认为认知是信息处理、制图和概念形成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初期,代表人物是韦特墨、考夫卡和苛勒,它又被称之为完形心理学。它把风景视觉的研究与艺术形式的研究结合起来,认为人的视觉有对风景结构样式整体把握的感觉能力。

(续表)

①将风景的体验与艺术审美联系起来。在他著名的研究著作《风景的体验》(The Experience of Landscape,1975)中指出,在我们对来自风景的审美愉快进行评估时,我们会无意识地召唤起一种重视领地优势的模式,这是源自采集狩猎时期的本能。那种能看到猎物却不被猎物看到的优势地理位置。同时也是能看到猎物或敌对力量却不暴露自己的战略地点,自然地转化成一种巨大的安全感,同时提供了视野和庇护所的土地形式,满足了生存的需要,称之为“瞭望—庇护”理论。景观表现通过不同的媒介(media),将不同的媒介看作是景观体验的工具,应该了解媒介的潜力和限制。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中最具避难(refuge)符号特征的是墙。一般情况下,山头被看作是瞭望(prospect)用的。后来人们在山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塔(tower),提供公园庇护地向外看的视线。

西方近现代风景审美的研究已在多个学科开展起来。研究涉及审美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三大部分。其中对主体研究的学科为哲学美学和审美心理学。哲学强调了主客二分和纯粹审美欣赏。形式美学研究了主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审美模板。审美心理学主要研究了审美主体对于客体刺激的反映、不同人群对不同风景的偏好度和偏好量、人的心理对于审美形象的完形作用。可见西方对于主体的研究比较倾向于寻找客观规律和探索生理对于美的反应,而不倾向于对主体品藻和主客交融关系方面的研究。在客体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偏向客观科学地量化风景,并在实践领域大量运用了量化测度的方法,对全世界各国的风景评价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主客体作用模式方面的研究明显晚于主体和客体各自的研究,并且研究方向也相对较少,最主要的理论是当代环境美学中对于审美模式的探讨,被认为是破除主客二分的审美模式,是西方风景审美研究的一大进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