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简述了名山体系的确立过程,而山水审美的发展同样也可分为几个阶段。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中国传统山水美学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殷、周、秦、汉萌芽阶段。产生了儒家的“比德”和道家的“天人合一”。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崇尚山水阶段。文人们寄情山水、经营山居,山水审美观念日渐成熟。第三阶段,隋唐宋全盛阶段。文人名流经营山居,山水审美逐渐成为普遍的旅游活动而惠及大众。山水文学、诗画得到长足发展。第四阶段,明清对传统审美的延续与守成(宗白华,2006;周维权,1996;谢凝高,1993;陈良运2003)。
第一阶段,殷、周、秦、汉萌芽阶段。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掌握以及对人类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了解甚少,对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因此出现了原始崇拜,其中山岳、河湖是诸多原始崇拜对象中的典型代表。在原始的空间观念和封建礼制的作用下,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五岳、四渎、五服、四海等象征方位和山岳崇拜的地理单元划分,且形成了帝王借山水之神来加强统治的封禅祭祀等活动。名山大川区别于普通生活、生产利用的自然环境,作为象征和崇拜的对象被保护起来不得开发利用。此时还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审美,神秘和崇拜占据了人们的主要认知。但在民间,依然存在着一些被视为审美开端的创作,如《诗经》中所描绘的诗句。周代后期,山岳崇拜最为盛行,但此时山林川泽已经进入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周初期兴起了祭祀封禅的典礼,有了“四岳”的说法。老子对于自然的阐释与理解、孔子的比德思想,都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自然的某些外在的形态、属性与人的内在品质联系起来,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就是最好的例证。汉代五行的说法又在中国版图上重新定义了“五岳”。汉武帝是最热衷于封禅制度的皇帝。他巡游天下,在山水胜景中建设离宫别苑,也刺激了文人们对于山水自然美的体察,表现在汉代的大赋中(周维权,1996)。
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崇尚山水审美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审美逐渐盛行,自然风景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进入了大众视野。游览自然风景成为新的风尚。不同的人群常遨游于山水之间,产生了著名的竹林七贤。名山的开发进入了空前的热潮。寄情山水、融情于景是当时畅游山水之人普遍的游赏模式。风景审美的模式逐渐从“比德”转化成了“畅神”。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山水美学欣赏的大发展时期,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寄情山水,崇尚隐逸。山水诗画、园林营造、玄学等相继兴起,人们亲近自然、体悟自然,而不再像以往一样去崇拜或“比德”自然。其中的代表是宗炳的“畅神说”[2]。
第三阶段,隋唐宋全盛阶段。中唐至北宋这段时期儒道释三大思潮都处于剧烈的变化中。儒学转化为理学。山水开发的数量和质量都远高于前朝(周维权,1996)。唐代汉传佛教得到长足的发展,禅宗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宋代的理学思想和文学艺术都有很大的影响。文人名士经营山居,著书立作。宋明理学的发展,致使一些科学家、地理学家对山水成因进行了探索。一些文人试图用科学的眼光来解释山水的成因,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雁荡山类似于“流水侵蚀”的地貌,柳宗元从宏观的角度揭示了山水构景规律及如何激发人们的宏观感受,形成“旷奥”说。徐霞客考察了岩溶地貌,他数次登上黄山,确定了莲花峰而非天都峰是黄山的最高峰。在他们风景审美实践的影响下,古人对风景认知出现了探析风景背后成因的新趋势。在山水诗画方面,确立了“意境”在欣赏中的地位。山水游记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许多游记不仅是描述风景的文字,同时也涉及资源评价、人工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的问题,对后世规划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周维权,1996)。(www.xing528.com)
第四阶段,明清对传统审美的延续与守成阶段。明清时期是山水美学发展的守成阶段。其中明朝山水画派“吴派”盛极一时,吴门四大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继承了宋元以来的画风,吸众家之所长。
总结起来,中国山水审美分为四个阶段,受到了儒道释三方面的影响。儒家面对自然景物,强调客体之“象”服从于主体的需求,山水之美被人的主观感思化,如山之“仁”,水之“智”,形成了一种伦理道德的美。道家则强调物我应该合一,融情于景,完全消除主体和自然的隔阂,以虚静的心态面对自然山水。佛教的传入对儒道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又被本土文化影响,生成了区别于印度佛教的审美追求和观念。佛教在魏晋时期与玄学融合,深刻地影响了一大批文人雅士,奠定了中国山水审美的基础(陈良运,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