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的化纤工业起步于1960年代末,当时,国家投资1亿多元,在湖北建设了武汉人造纤维厂、湖北化学纤维厂和沙洋化纤厂,三厂分别于1970年7月、1972年1月和1975年6月建成投产。1978年后,又新建一些项目。至1985年,湖北实有化纤企业和企业附属车间11家,生产粘胶纤维者1家,生产合成纤维者8家,生产化纤浆粕者2家。当年,湖北化纤生产能力在全国仅占2.07%,居全国25个省市的第17位,合成纤维更是只占0.8%,居第24位[148]。湖北化纤工业在改革开放时代发展的落后,与其在计划经济时代发展迟滞有直接关系。
其实,早在1958年,中国科学院武汉化学研究所就曾开展用棉杆制造人造纤维的研究。该所经过近2年的努力,试制成功,其成果据保定人造纤维厂扩大试验的初步鉴定,较之一般用木浆做的普通人造纤维并不逊色,不失为一种品质优良的人造纤维。此外,该所用该人造丝在武汉的针织厂试织了汗衫和袜子等衣着用品,在制织过程和成品性能方面都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1960年7月,该所建议科委组织轻工业厅、纺织管理局、汉阳造纸厂与保定化学纤维厂协作,按照该所制订的工艺流程制造10—15吨棉杆人造丝浆,分别利用保定和武汉的大、小抽丝、纺织设备进行大量的扩大试验;同时组织轻工业科学研究所、纺织科学研究所、纺织工学院等武汉市的有关单位共同协作,进一步比较鉴定,进行纺丝生产性试验和研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农业部门、商业部门共同协作,解决原料的供应和综合利用的途径等问题[149]。目前所知的是,该项目并未得到推广,湖北省的首家化纤厂武汉人造纤维厂与之无关。不过,该项目反映了在化纤业发展过程中,科学研究部门的参与度较高。另外,该项目带有浓厚的“大跃进”色彩,中科院武汉化学所在介绍中称:“从生产工艺看,用棉杆制人造丝,生产技术不算复杂,化工原料国内均已大量生产,生产设备除部分过程需要稍为精密的机械外,其余都可土法上马。因而生产不必高度集中,可以大、中、小型同时并举。目前,县以上可以办厂,具备一定条件的人民公社也可以办厂。”[150]因此,该项目可以被视为所谓“小化纤”。
值得一提的是,1968年,湖北省水产厅尚有将厅直属东风鱼种场改建为化学纤维渔具厂的设想。据称,湖北省的渔网、渔具历史上均以植物纤维棉、麻、丝为制作原料,每年共需1000多吨,解放后,由于水产生产的发展,产生了供不应求的矛盾,遂采用了部分尼龙、低压聚乙烯、维尼纶丝、聚氯乙烯等化学纤维以补不足,每年约需各类化学纤维500吨,而西南、西北各省及湖南、河南两省亦常来信要求大量支援。只是,当时淡水鱼产区尚无一个较完整的化学纤维渔具厂,几无生产能力,主要依靠海水产区天津、上海、泰州、南京、大连等地的加工厂供应,而这些地区本身任务重,均表示不愿承担,并批评湖北省“为什么不自力更生”。故省水产厅计划将汉阳区大山寺附近的鱼种场改建为拥有1000平方米生产车间的化纤渔具厂[151]。该计划虽与纺织业之主体产业无直接关联,但它表明当时湖北省对化纤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化纤材料不能自给带来了下游产业发展的瓶颈。1973年,纺织工业部分配湖北省人造丝指标370吨,其中由河南新乡化纤厂供货270吨,但到8月时,该厂仅供货87.48吨,湖北省轻工业局派员去催货,厂方却称供给湖北的人造丝原料只能完成60%。由于原料供应不足,湖北各厂出现了停工待料、断续生产的情况[152]。化纤短缺给湖北纺织工业带来的冲击于此可见一斑。实际上,不仅仅是湖北,整个中国大陆皆面临着化纤短缺的局面,每年的进口数量都很大[153],这也迫使中国政府推进化纤工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化纤供给不足的问题,以及配合国家产业建设,和上海等地一样,湖北省的化纤工业建设也于1960年代启动,于是武汉市人造纤维厂(简称武汉人纤厂)、湖北化学纤维厂(简称湖北化纤厂)和沙洋化纤厂相继动工兴建。其中,沙洋化纤厂本为沙洋劳改农场所办的厂,于1966年8月动工建设。1970年,省轻工业局因接到武汉大学师生成功炼出“蛋白纤维”的报告,一度打算将沙洋化纤厂交由武汉大学办[154]。后此议未行。当年,由于建设进度缓慢,省公安机关军管会于1月初对该厂的建厂工程作出安排,要求“加强领导,集中优势施工力量打歼灭战,1970年一定将浆粕车间建成投产,富纤车间和二硫化碳车间力争今年建成”。同时,军管会预计上述两个车间需要增加200—250名工人,故考虑抽调老厂骨干力量,从精简的干部中抽调一部分35岁以下的进行培训,以及从干部、职工家属子女中选拔一批[155]。5月,省计划委员会决定1970年沙洋化纤厂增加150名劳动计划指标,并下达到荆州地区招收[156]。1975年4月底,该厂终于全部建设完成,7月1日,省公安局劳改局向省计委请求将该厂试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电力2000千瓦纳入计划[157]。9月4日,省计委同意该厂于四季度进行试生产,并抓紧进行“三废”处理未完工程[158]。沙洋化纤厂从1966年动工兴建到1975年建成投产,用了近10年的时间,其建设进度之迟缓恰似湖北化纤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企业规模及技术来源看,沙洋化纤厂无疑属于本地自建型的“小化纤”。
与地方性企业沙洋化纤厂相比,湖北化纤厂更具规模。该厂是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的一个配套厂。1967年1月,为配合二汽的兴建,纺织工业部决定在湖北襄樊市太平店建设一个年产10000吨的粘胶强力帘子布厂,此即湖北化纤厂的由来。该厂从工艺路线、设备制造到工厂设计,完全采用中国自己的技术,其生产所用的油剂也是经过科研攻关后自己制造的。因此,与二汽一样,湖北化纤厂可被视为“自力更生”的典型[159]。实际上,湖北化纤厂是在钱之光部长亲自过问下建立的,厂长是曾参与筹建保定厂的令吾。当时,因为要实行干部下放,为了保存干部,钱之光把纺织工业部一大批管理和技术人员下放到该厂。因此,湖北化纤厂技术力量较强,投产初期,技术人员即对工艺进行改进,使纤维质量达到了国际公认的“两超”强力帘子线的指标[160]。应该说,作为“大化纤”企业的湖北化纤厂起点是较高的。然而,建成投产后,该厂的运转并不顺利。
湖北化纤厂于1972年建成投产,比沙洋化纤厂的基建效率要高。然而,建成投产后,湖北化纤厂一直受困于短缺经济。1973年,在湖北化纤厂开工第二年,省轻工业局即向轻工业部反映,该厂1974年由轻工业部安排生产的二硫化碳需要硫磺3100吨(其中上半年1500吨),但湖北省商业局却称:“1974年上半年我省只有硫磺资源4000吨,不能供应湖北化纤厂所需硫磺。”[161]该厂设计能力为年产10000吨粘胶强力帘子布,由于锅炉蒸汽供应不上,至1974年时,仍不能全面投产。经清华大学、北京锅炉厂等单位共同研究试验,认为该厂的3台锅炉以改烧重油为宜,据估计每年约需45000吨。然而,燃料化学工业部告知该厂:“因国内和外贸出口需要石油产品增长幅度较大,相应地可供烧油资源紧张,对湖北化纤厂要求的烧油,无法安排供给。”[162]为了解决供汽、供电不足,1975年,该厂决定扩建自备热电站。该计划虽然得到了轻工业部的同意,但轻工业部同时指出:“鉴于湖北渣油资源不足,烧原油又不符合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因此该自备热电站仍以烧煤为宜。”[163]由于国家对强力粘胶帘子布供应汽车工业和农业机械的迫切需要,中央政府对湖北化纤厂的建设持支持态度,国家计委领导和轻工业部一再强调,湖北化纤厂热电分厂的建设,要按原定计划2年建成,1977年底投入生产[164]。这也就意味着,在自备热电厂建成前,该厂仍须忍受能源短缺之苦。1976年,湖北化纤厂仍希望改烧重油,9月21日,省轻工业局在给省计委的报告中称:“省应该给予支持,有煤给煤,有油给油,至于重油的供应指标问题,在国家计委、石化部未正式批准该厂开户之前,请省工办、省物资局从荆门炼油厂的生产中,根据资源平衡情况,调度解决。”[165]实际上,该厂从当年3月5日起,烧炭实际到货为4015吨,仅占供应计划72750吨的5.5%,由于煤炭不能保证供应,只能全面停产达7个多月之久。是故,10月13日,湖北省计委向国家计委与国家物资总局请示:“请从11月份起,每月调剂烧油3000吨。妥否?”[166]至1977年,国家已给湖北化纤厂投资100000000多元,但由于蒸汽不足和湖北省电力供应紧张,该厂生产能力一直没有得到发挥[167]。事实上,直到1983年,由于陕西省澄合、蒲白等矿务局供应的5300吨煤仅发了3219吨,湖北化纤厂又“将因缺煤全部停产”[168]。如果说能源工业发展迟滞是制约湖北纺织工业的一大瓶颈,该瓶颈对于资本密集型的化纤工业之制约就尤为明显了。(www.xing528.com)
1978年初,纺织工业部召开了全国化学纤维生产工作会议,会议确定在国家计划25万吨的基础上,部分地区应努力增产,合计完成全年30万吨化纤生产任务。在会议下发的《1978年化纤增产任务表》中,涉及的地区有四川、陕西、湖南、广西、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而没有湖北。同年,湖北只有麻袋增产任务[169]。可以说,湖北的被忽视是与其化纤工业发展落后有密切关系的。在1970—1978年间,湖北化纤工业处于持续性亏损状态中,累计亏损达7468200元,其中,武汉人纤厂在转向前共亏损6540000元,沙洋化纤厂亏损1860000元,湖北化纤厂虽能盈利,亦仅赚15000元[170]。相比国家对湖北化纤厂的投入,这一产出自然是太过微小了。1970—1978年湖北化纤工业的利润如下图所示:
图6-6 湖北化纤工业利润(1970—1978)
整理自该书编纂委员会:《湖北省纺织工业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281页。
综上所述,在计划经济时代,湖北化纤工业甫一起步即发展不顺。究其原因,化纤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湖北发展该产业缺乏比较优势。同时,化纤工业对能源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依赖度亦较高,而湖北省能源工业在当时亦不能充分供给,故化纤工业饱受短缺经济之苦,自然难以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