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技术因素和中西经济的大分流趋势

技术因素和中西经济的大分流趋势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缺乏机床及其所体现的精密加工技术,明清中国是不可能制造出瓦特式蒸汽机的,换言之,工程学知识与技术手段上的不足限制了中国传统经济的变革可能性,在这一经济体系内部,缺乏无生命能源替代有生命能源所必需的要素。也就是说,中国自身的技术传统完全不足以诱发工业革命。而依靠自动化的纺纱设备,英国纺织工业将会宣判中国手摇纺纱的死刑。

技术因素和中西经济的大分流趋势

由前文可知,对于工业革命而言,棉纺织工业的繁荣发展是果,包括机床、动力装备等产业在内的机械工业的发展才是因。然而,对明清时期的中国来说,其传统机械工业较之纺织工业比西方更为落后。

中国古时并无机械工业,亦无制造机械所需之复杂机床。这与欧洲不同。在欧洲,从16世纪或者更早的时候开始,枪炮的生产已经使用依靠绞盘或水车推动的镗床来钻镗,火炮产量因之提高。1769年,英国人斯米顿(John Smeaton)发明的镗床与16世纪一种用于镗削炮筒的镗床非常相似[75]。因此,欧洲早在工业革命之前就有了制造机械所需的机床技术,且该项技术具有长期的延续性,因为直到1774年,西欧工业中使用的机床较中世纪并无多大进展[76]。与欧洲相比,中国古代机床的结构异常简单。李约瑟(Joseph Needham)认为中国工匠经常使用“盘车”这种形式简单的脚踏车床,但他“慎重地赞同”更为复杂的杆式脚踏车床未在中国发展起来[77]。在晚明最重要的技术文献天工开物》中,也只提及类似磨床的“琢玉车”,其结构较盘车更为简单[78]。在同时代的《远西奇器图说》中,可以用作车床核心部件的“尖螺丝转”是被视为西方“奇器”介绍给中国人[79],由此当能反证该种机件并非中国本土技术,至少,在中国技术传统中不占主流地位。因此,中国古代不存在欧洲式机床。

由于缺乏机床及其所体现的精密加工技术,明清中国是不可能制造出瓦特蒸汽机的,换言之,工程学知识与技术手段上的不足限制了中国传统经济的变革可能性,在这一经济体系内部,缺乏无生命能源替代有生命能源所必需的要素。也就是说,中国自身的技术传统完全不足以诱发工业革命。尽管当世学者创造出了“勤勉革命”这个似是而非的概念,期望弥补近代早期中国与欧洲的差距[80],但是,这种论证掩盖不了西方凭借技术优势使东方沦为从属地位的事实。(www.xing528.com)

与中国不同,欧洲的机械制造技术有着长期性的传承与积累。在16、17世纪的欧洲,制图和雕刻的新技术使很多有关机械设计的草图和设计图得以呈现并流传,一些书籍也记录了机械制造的细节[81],这使近代早期西欧的机床工业能够完成自身的技术知识积累并传承下去。此外,西欧机床工业在实践传承方面也显现了强大的力量。例如,英国机床行业中的发明家群体俨然形成了一个“布拉默(Bramah)世系”[82],其彼此之间密切的关系方便了技术的交流与改进,这是工业革命初始阶段英国机床工业技术突然跃进的原因之一。可以推测,近代早期西欧机床工业的基本技术也必通过相似的关系网络从中世纪代代传承。因此,仅从行业内部的技术演化来看,西欧机床工业自中世纪以降形成了技术的自生性,即技术可以在产业内部自行积累并逐步改进。因此,尽管中国等东方国家与西方世界的“大分流”从表象上看只是一个相对短暂时间里发生的事件,即通常所说的“工业革命”,但从演化的角度说,英国或整个西欧工业革命的孕育长达数百年,在这数百年间,中国并未发展出相应的技术能力。因此,中国不是到了鸦片战争前夕突然落后于西方,而是早已被西方超越[83]

对纺织工业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其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关联产业的推动。在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时,棉纺织行业内部的确产生了许多工匠革新,如最为有名的珍妮纺纱机。然而,具有决定意义的动力革命仍然要依靠机械工业提供蒸汽机,而这一动力系统的改变又带来制度上的革新,即工厂工业取代手工业。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棉纺织工业的生产工具变革也开始日益依靠专业化的机械部门。例如,自动骡机是由英国机床工程师理查德·罗伯兹(Richard Roberts)发明的,正是该项发明使纺纱工艺完全自动化了,从而宣判了英国手摇纺纱机的死刑[84]。而依靠自动化的纺纱设备,英国纺织工业将会宣判中国手摇纺纱的死刑。因此,西方纺织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工业的帮助。换言之,重工业支持了轻工业的发展,并成为轻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构成来源。与之相比,中国传统的机械工业发展较为落后,也就连带拖滞了纺织工业的发展。轻重工业的这种协同演化关系,在湖北乃至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史上还将反复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