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湖北地区在宋代尚无棉花种植的记载,其境内的纺织业系以丝纺和麻纺为主[2]。元朝兴起后,在政府政策的刺激下,鄂西北的房县已有较多种植棉花的记载[3]。不过,对元代湖北的植棉水平,似不宜估计过高[4]。但是,到清朝中期,湖北已成为棉花种植大省,文献记载:“惟宜、施所属各州县间有不能种此者。自荆州安陆以下则为出产之大宗,汉黄德三府尤盛[5]”。棉花性喜温暖,适宜砂壤土。湖北全省基本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适宜种植棉花。据清代地方志记载,德安府有“棉花,名吉贝,黄葩成桃,入秋成花”;枝江县“邑产棉,洲地尤佳。年丰,亩地以百斤计”;黄陂产木棉,“有黄白二种”;公安县“棉花,有紫白二种”;汉川县“邑当水陆之冲……但使江汉安澜,百谷之余,产棉恒广”[6]。实际上,在当时的湖北,武昌府、汉阳府、德安府、安陆府、黄州府、荆州府、宜昌府、施南府、襄阳府、郧阳府等地除了极少数州县之外,都有种植棉花的记载[7]。
广泛的棉花种植为棉纺织业的发展保障了原料供给。不过,湖北内部的棉花种植地理分布并不平衡。一方面,鄂西南山区的棉花种植在清代发生了衰退。例如,在利川县,“询之故老,佥称从前此地亦产棉花,今则绝无其种”[8]。另一方面,在产棉地区中,汉阳府、黄州府与德安府的产量尤大,安陆、荆州次之。这与各地的自然环境及农业条件不无关系。当代农业工作者将湖北省划分为7个农业区:江汉平原区、鄂中丘陵区、鄂北岗地区、鄂东北低山丘陵区、鄂东南低山丘陵区、鄂西南山区、鄂西北山区。在7个农业区中,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条件最好,其棉产区由鄂东棉区和江汉棉区两部分组成,到20世纪下半叶这两大棉区约占湖北省棉田面积的70%[9]。从江汉平原的自然条件可知,该区能够满足棉花对于温暖气温、砂质土壤的要求。以江汉平原为参照系,可以看到,除鄂西山地以外,湖北其他地区对于棉花生长所需要的光热条件大体也都能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清代湖北境内普遍种植棉花,而鄂西南山区的棉花栽种却发生了衰退,因为其气候本来就不宜于植棉[10]。再如鄂东南低山丘陵区雨量多,土地酸性强,这使其更宜于栽种竹、杉、茶、麻等作物。总之,湖北省境内自然地理条件的局部差异性导致各地棉花种植的格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湖北境内棉纺织业的地理分布。(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