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拟按历史时序研究湖北纺织工业的发展,但这并不表明本书是一本面面俱到、巨细靡遗的产业通史,相反,在完整呈现湖北纺织工业演化轨迹的同时,本书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历史展开分析。这意味着本书侧重于解释因缘,在时序演进的大框架下,只提取那些最重要的具有理论价值的问题展开论述。例如,纺织工业内部又包含棉纺织、丝绸、针织、麻纺织、化纤等诸多行业,本书的视野将主要集中于对湖北而言最为重要的棉纺织业,旁及化纤、服装业等。诸如丝绸等业,对湖北的意义有限,本书很少涉及。麻纺织业虽然是湖北的优势产业,但该业对天然比较优势的依赖更胜于人为竞争优势,故亦非本书关注重点[57]。这样一种研究旨趣,与注重全面描述产业发展情形的行业志不同,毋宁说是一种承袭德国历史学派(German Historical School)的“历史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正是李斯特,而该学派的特色在于不满正统经济学无视国情差异的抽象理论,转而运用历史方法剖析具体问题[58]。事实上,德国历史学派的学者施穆勒(Gustav Schmoller)即曾对普鲁士的纺织工业进行过个案研究[59]。而德国历史学派的学说被普遍认为是令德国这个落后国家在19世纪崛起的智力支持之一。这样一种具有后发展特性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实际上也体现了研究者的家国情怀。故中国经济学家赵德馨亦借用该学派之方法论,提出创立“中国经济发展学”之构想[60],而“中国经济发展学”的成立,实有赖于汇聚单个产业之经验研究。此即为本书之研究旨趣。
【注释】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上),李明轩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61页。
[2]Laurence F.Gross:The Course of Industrial Decline:The Boott Cotton Mills of Lowell,Massachusetts,1835-1955,Baltimore &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p.240.
[3]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萧琛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4]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周洁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226页。
[5]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萧琛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6]Adam Smith:The Wealth of Nations,New York:Bantam Dell,2003,pp.572-573.
[7]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周洁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8]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9]林毅夫,蔡昉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8页。
[10]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7页。
[11]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8页。
[12]关于两者之关联的详尽分析,参见:埃里克·赖纳特:《竞争力及其思想先驱:五百年跨国比较的视角》,埃里克·赖纳特,贾根良主编:《穷国的国富论:演化发展经济学论文选》下卷,贾根良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135页。
[13]可参考: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张夏准:《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肖炼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4]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苏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1页。
[15]大河内一男:《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与弗·李斯特》,胡企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页。
[16]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李周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13页。
[17]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上),李明轩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17页。
[18]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上),李明轩等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72—73页。
[19]杨虎涛:《演化经济学讲义——方法论与思想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3—52页。
[20]皮埃尔-菲利普·库姆斯,蒂里·迈耶等:《经济地理学:区域和国家一体化》,安虎森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4页。
[21]尼尔·寇等:《当代经济地理学导论》,刘卫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54页。
[22]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苏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6页。
[23]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46页。
[2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91页。
[25]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47页。
[26]对该问题的详尽研究,可参考:威廉·拉让尼克:《创新魔咒:新经济能否带来持续繁荣》,黄一义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版。
[27]卡尔·波兰尼从大萧条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自我调节的市场包含着毁灭社会的危险,并能激发包括法西斯主义在内的社会自我保护措施。因此,有必要“发现社会”,以遏制自由市场的自毁性倾向。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页。
[28]理查德·尼尔森:《经济增长的源泉》,汤光华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29]彼得·迪肯:《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刘卫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69页。
[30]作为最早的主导产业之一,纺织业在当今世界也是工业衰退(industrial decline)的典型产业,尤其见之于工业先行国家。因此,研究纺织业的演化史,不仅可以分析工业化问题,还可以分析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问题。相关研究可见:Mary B.Rose:Firms,Networks and Business Values: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Cotton Industries since 175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Timothy Minchin:Empty Mills:The Fight Against Imports and the Decline of the U.S.Textile Industry,Plymouth: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13。(www.xing528.com)
[31]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第50—56页。
[32]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编:《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33]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编:《湖北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第282—313页。
[34]代表性著作如:王菊:《近代上海棉纺业的最后辉煌(1945—194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金志焕:《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研究(1945—1950)》,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罗苏文:《高郎桥纪事:近代上海一个棉纺织工业区的兴起与终结(1700—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5]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36]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395页。
[37]赵冈,陈钟毅:《中国棉业史》,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版;森时彦:《中国近代棉纺织业史研究》,袁广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久保亨:《戦間期中国の綿業と企業経営》,汲古书院2005年版。
[38]《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纺织工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该书编委会:《中国近代纺织史》,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年版。
[39]代表性著作如:杜晓燕:《中韩纺织业竞争力比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吴迎新:《区域纺织业发展实证研究——基于集聚、规模与效率》,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李廷等:《全球产业网络重构中的中国纺织产业转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0]森时彦:《中国近代棉纺织业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76—282页。
[41]森时彦:《中国棉纺织业近代化的动态结构》,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主编:《日本东方学》第1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45页。
[42]森时彦:《中国近代棉纺织业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页。
[43]杜晓燕:《中韩纺织业竞争力比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2—183页。
[44]彭南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以近代民族棉纺织业为例》,《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第60—66页。
[45]徐新吾主编:《江南土布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张忠民:《近代上海农村地方工业的演变及其趋向》,《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第16—24页;史建云:《农村工业在近世中国乡村经济中的历史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63—71页;林刚:《长江三角洲近代大工业与小农经济》,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戴鞍钢:《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再考察——以棉纺织业为中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第58—62页;马俊亚:《工业化与土布业:江苏近代农家经济结构的地区性演变》,《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98—117页。
[46]彭南生:《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7年版。
[47]顾琳:《中国的经济革命: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王玉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8]相关研究可参考:中村哲主编:《东亚近代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中村哲主编:《东亚近代经济的历史结构》,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0页;梅村又次,山本有造编:《日本经济史·开港与维新》,李星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52页;西川俊作,阿部武司编:《日本经济史·产业化的时代》上,杨宁一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2—175页;杉原薰:《东亚经济发展之路——一个长期视角》,乔万尼·阿里吉,滨下武志主编:《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49]该书编纂委员会:《湖北省纺织工业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50]徐鹏航主编:《湖北工业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宋亚平等:《辛亥革命前后的湖北经济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之湖北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罗福惠:《湖北通史·晚清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田子渝,黄华文:《湖北通史·民国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1]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陈钧,任放:《世纪末的兴衰——张之洞与晚清湖北经济》,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52]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孙景汉:《世界经济大危机与1929—1936年武汉的工业》,见章开沅,朱英主编:《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53]张家炎:《环境、市场与农民选择——清代及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生态关系》,见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3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54]该资料汇编为该书编辑组:《裕大华纺织资本集团史料》,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相关研究著述颇多,最具代表性者包括:姜铎:《略论旧中国裕大华资本集团》,《江汉论坛》1983年第3期;姚会元:《“裕大华”及其经营管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罗萍:《城乡产业互动与近代内地民族棉纺织企业的发展——以裕大华纺织集团为中心(1919—1937)》,《江汉论坛》2012年第7期,第109—114页。
[55]Juanjuan Peng:Yudahua:The Growth of an Industrial Enterprise in Modern China,1890-1957,Baltimore &London:Johns Hopkins University,2008.
[56]Juanjuan Peng: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elfare Programs in the Yudahua Business Group,1921-1957,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Volume 8,Issue 1,2013:104-130.
[57]相关行业的发展史可参考该书编纂委员会:《湖北省纺织工业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58]Jacob Jan Krabbe:Historicism and Organicism in Economics:The Evolution of Thought,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6.
[59]施穆勒:《重商制度及其历史意义》,郑学稼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01页。
[60]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