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所用轮胎的宽窄度,也是跟油耗有很大的关系的。轮胎宽度大,对地面的摩擦也会加大,也就是行车阻力也大,所以说,宽胎要比窄胎费油。很多改装车轮,加宽轮胎之后的车子,往往会更加费油,也是这个道理。
举个简单例子,一辆四驱车,还有一辆前驱车,如果车重、发动机、变速器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四驱车肯定要比两驱车更费油。
因为四驱车的传动机构更复杂,动力传递出来后,经过的中间过程很多,每个中间过程都会有动力损失,造成最终从发动机传递到车轮上的效率较低,油耗自然也就多了。
就像一个部门一样,如果这个部门很精简,做事效率就高。精兵简政我们听得多了,在汽车上依然行得通。很多人就是上下班代步,也要买个SUV,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这样的人多半是看上SUV安全了,真的安全吗,绝对是个误区,这是后话。
可能有些人还不相信,其实,风阻对于油耗的影响很大,因为汽车一旦跑起来后,这些油耗基本上都是在克服汽车风阻而使用。
汽车行驶所产生的阻力有很多,空气阻力便是主要的元凶。根据汽车设计原理,空气阻力与汽车的横截面积成正比,与速度成平方比例。也就是说,汽车的横截面越大,行驶中产生的空气阻力也就越大,若速度提升一倍,空气阻力要增加四倍,这样便造成速度或者横截面积增加,燃油所做的无用功也就更多,因此也更加费油。(www.xing528.com)
而在分秒必争的F1比赛当中,为了每圈少用0.01秒,厂商不惜每年花费几千万进行空气动力学套件的提升,这就是为了在高速行驶中,尽可能地减少空气阻力,而正是因为2007年法拉利车队的风洞发生故障,造成车队与车手成绩不佳,一度落后,无论在车速或者在节油上面,风洞测试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欧盟数据,在市区内平均车速为35公里/小时行驶,为了克服空气阻力而浪费的燃油占总油耗量的25%,在90公里/小时行驶时增加到总油耗量的50%以上,这些数字表明空气动力学对于汽车的燃油消耗和环境影响相当大。
既然,空气对汽车产生如此大的阻力,那如何才是最理想的汽车形状,避免空气阻力的产生呢?
根据实际测试,把车身设计成水滴形状产生的空气阻力为最小,头部拱起,尾部回收,并且这一水滴长需要达到车身最大横截面的6倍。
机械部分的分配也是相当讲究,全车的重心应位于全车长的三分之一位置,这便能达到汽车在行驶当中最小空气阻力的情况。如果你对这个形状还没有认识,那就想想奥运比赛项目中的自行车比赛,选手们所带的头盔形状基本与此相同。
对于量产汽车,存在种种因素影响,不能达到这般形状,只能尽量去模仿,但对于概念车则具有较高的参考性,特别是功率较低的实验性太阳能车,其形状大多按这种方式设计,减少风阻对速度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