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镇三成多耕地被48家家庭农场种植

全镇三成多耕地被48家家庭农场种植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庭农场主商骑告诉记者,他的家庭农场成立于2013年,是全县最早一批成立的家庭农场。镇政府掏腰包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有底气老砦镇属于传统的农业大镇,全镇耕地面积3万余亩。在充分了解当地家庭农场主的意愿后,老砦镇在两季作物上分别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目前全镇共成立新型经营主体71家,其中家庭农场48家。现在,48家家庭农场种了全镇三分之一的耕地,耕地多成片,适合机械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种植效应开始显现出来。

全镇三成多耕地被48家家庭农场种植

老砦镇村个村设立土地流转信息管理员,规模化种植效应初显

农村大众》记者 张 超 通讯员 赵 磊 乔志宇

在鱼台县老砦镇闫集村,党支部书记鲁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多了一项义务工作,他作为该镇驻村的土地流转信息管理员,负责协调本村土地成片流转,收集村民对土地流转的意见,然后反馈到镇里。

“我们村是劳务输出大村,很多村民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种地的村民越来越少,甚至部分耕地出现撂荒。”鲁宏说,随着国家对土地的确权,很多村民都有了流转的念头,他主要在村里负责协调这方面工作。

记者了解到,在老砦镇像鲁宏这样的土地流转信息管理员,每个村都有。

村村都有

土地流转信息管理员

老砦镇老北村村民刘健长期在外从事工程建设,家里6亩多地已经撂荒4年多。去年,在该村土地流转信息管理员侯圣彬协调下,他的地被家庭农场主商骑以每亩流转费用800元的价格承包了。

“我以前就有把土地流转出去的想法,但是因为长期在外工作,没有时间,另外对土地流转费用也不了解,害怕被人骗了。”通过电话采访,刘健告诉记者,近两年粮价低,不少承包土地的人都赔本,甚至跑路了,他一度对土地流转持怀疑态度。

但是地总不能就这样荒着,作为老北村土地流转信息管理员,侯圣彬介绍,去年经过他协调,全村共流转土地263亩,其中荒地35亩。

“我们村土地流转均价为800元一亩,这个价格比较适中,是我和村民以及家庭农场主三方协商后定下来的。”侯圣彬认为,他作为土地流转信息管理员,有义务让村民得到实惠,也让有意向承包土地的新型经营主体得到收益。

老砦镇副镇长刘伟介绍,该镇在2013年开始在全镇推广设立土地流转信息管理员模式,目的是加快全镇土地流转进程,让土地流转良性发展,以满足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种植。

家庭农场主商骑告诉记者,他的家庭农场成立于2013年,是全县最早一批成立的家庭农场。“一开始我承包的地只有50余亩,后来规模慢慢扩大,现在达到510亩。”商骑认为,这两年他承包的土地面积逐渐扩大,除了国家政策好,还和镇里的大力扶持有关。

镇政府掏腰包扶持

家庭农场发展有底气(www.xing528.com)

老砦镇属于传统的农业大镇,全镇耕地面积3万余亩。由于地处微山湖区,地势较洼,实行“一麦一稻”的种植模式,当地新型农业主体也都以这种种植模式为主。

商骑告诉记者,随着家庭农场面积逐渐扩大,投入成本也连年增加,尤其是人工成本增加最为多。和商骑一样,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家庭农场主张金宽,他的家庭农场面积更大,有1100亩。

“耕地面积大了,秸秆处理起来都麻烦。”张金宽掰着手指头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季小麦生产投入成本在600元左右,再加上每亩8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基本上小麦这一季没有收益,如果再加上一些别的费用,例如秸秆处理费,可能还会赔钱。

家庭农场想要持续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在充分了解当地家庭农场主的意愿后,老砦镇在两季作物上分别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2015年,镇政府掏腰包免费为300台小麦收割机安装秸秆切碎抛洒器,对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还田的新型经营主体每亩补助25元。”刘伟介绍,整个补贴流程,按照验收合格—填报表—补贴资金直接支付给开展作业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一流程展开,新型经营主体再也不用为秸秆的处理操心了。

水稻种植方面,老砦镇从2013年陆续投入资金300余万,细化水利建设网络,把排灌站修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家门口”。“现在一亩地一年只需拿60元水费,就可以保证两季作物旱涝保收了。”张金宽笑着告诉记者。

全镇规模化种植

效应初显

从2013年开始推广土地流转信息管理员模式以来,老砦镇的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全镇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得到飞速发展。目前全镇共成立新型经营主体71家,其中家庭农场48家。

为了保证成立的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老砦镇每年举行4场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培训会,培训的内容包括农业技术知识、农业新品种推介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

此外,镇里每年还会对这些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摸底考试,对无法产生社会效益、连续多年亏损、经营不善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经营权置换,保障农民的利益。

现在,48家家庭农场种了全镇三分之一的耕地,耕地多成片,适合机械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种植效应开始显现出来。

在刘伟看来,该镇在土地流转方面实行的各种鼓励和扶持措施是三方共赢的:不愿意种地的农民得到了实惠;新型经营主体得到了效益;全镇规模化、机械化种植面积大,以往令人头疼的秸秆焚烧问题也彻底解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