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49年行医经历:累积10万张欠条的挣扎

49年行医经历:累积10万张欠条的挣扎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像这样的欠条,在定陶县杜堂镇杨店村戚凤亭的家里有10万多张。近日,戚凤亭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每一张欠条,他都不舍得扔,“不是想着要账,而是每一张欠条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戚凤亭是一名乡村医生,17岁从卫校毕业后,他便背上了药箱,走家串户给人看病,一干就是49年。行医对于家境贫寒的戚凤亭来说是个好生计,妻子邵玉枝却经常和他闹别扭。把病人救醒之后,戚凤亭才发现自己的小腿摔伤了,流了一裤腿的血。

49年行医经历:累积10万张欠条的挣扎

定陶县杜堂镇乡村医生戚凤亭人好心善

农村大众》记者 马 磊 通讯员 臧宝安 任志康

“台祥瑞,86元;董世才,765元;王文忠,36.5元……”这是一张张的欠条,近几年的还保存得相对完整,但三四十年前的都已经发黄了,字迹也褪了色。像这样的欠条,在定陶县杜堂镇杨店村戚凤亭的家里有10万多张。

近日,戚凤亭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每一张欠条,他都不舍得扔,“不是想着要账,而是每一张欠条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戚凤亭是一名乡村医生,17岁从卫校毕业后,他便背上了药箱,走家串户给人看病,一干就是49年。行医对于家境贫寒的戚凤亭来说是个好生计,妻子邵玉枝却经常和他闹别扭。“别人出去拿回来的是钱,可他拿回来的都是些白条子。”邵玉枝说,“刚结婚头几年孩子小,家里也有困难,俺真是不理解,觉着嫁错人了。”

戚凤亭的弟弟6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为了治病,一家人只能用小推车带着他弟弟四处求医。弟弟艰辛的求医路给戚凤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医之后,只要遇到看病有困难的村民,戚凤亭都倾囊相助。病人没钱,有时打个欠条,有时连欠条也不打。欠条越积越多,戚凤亭也不在乎。“从小心就软,就是见不得没钱瞧病的人。”戚凤亭说。(www.xing528.com)

1988年冬天的一个中午,外面下着大雪,忙活了一上午的戚凤亭正准备吃饭,附近乡镇的村民田学礼来敲门了,说家里有人昏过去了。正发着烧的戚凤亭二话没说,便推上自行车出诊了。路程有十几里,半路上,戚凤亭一不注意跌进了一条深沟,他也没多想就爬起来继续赶路。把病人救醒之后,戚凤亭才发现自己的小腿摔伤了,流了一裤腿的血。“俺这辈子也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好人。”田学礼说。

“拿回来的又是一张白条子,可他还是那么卖命地干。”邵玉枝说,“这些年来像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记都记不过来。”刚开始戚凤亭是步行出诊,后来改骑自行车。近处杜堂镇的66个村庄,远处其他乡镇,甚至外县,都留下了戚凤亭的身影。三四十年前,农村缺医少药,村民就医条件很差,戚凤亭往往从这家出来,又被那家喊去,一个上午都出不了一个村。

“记得有一回,一个瘫痪的病人对老戚说,俺这辈子还不了你钱了,下辈子还你。俺真是一下就理解他了。现在不管到了哪个村,人们见了俺都和见了亲人一样,俺还真没嫁错人。”邵玉枝说。

“这些欠条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念想,我也从来没算过一共多少钱,可能有四五十万吧。我大儿子毕业后没去大医院上班,也做了一名乡村医生,我算有了接班人,我现在很知足。”戚凤亭说,“现在我越来越老了,但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能在村里建一个集娱乐、保健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活动中心,免费给村民提供服务。”

(2014年9月1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