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持续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改造传统动能,培育绿色新动能。长沙市在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升绿色新动能上得到了很大发展。2019年,长沙市计划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扩面”,明确“扩面”企业新增136家,总数达到600家。长沙市2015年发布《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围绕22个产业链条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7年,重新制定《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推出《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的若干政策》。在政策引导下,长沙市率先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并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抢占智能制造战略领域和创新生态制高点,为推动智能制造提供充足动力。
引进人才和优势企业,推进科技创新。长沙市瞄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重点支持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图像视频识别、语音识别领域的技术攻关和关键技术转化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在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领域广泛应用的相关人才与企业,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关键、紧缺技术人才团队,最高可给予1亿元项目支持;对行业内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示范带动效应,且研发、生产、制造、服务等资本性支出不低于1亿元的企业或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总部,最高给予实际完成投资额10%的奖励;加快新产业集聚长沙市高新区、雨花经开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所打造的3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园区,对入驻基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企业给予5年租金减免,每年根据企业孵化情况市财政给予基地500~1 000万元资金补助;为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在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领域发展,每年公开择优评定10~20个应用示范试点项目,最高可给予示范项目20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支持。
2. 显著提升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
近年来,长沙市出台多项政策文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人均预期寿命从2011年的76.26岁上升到77.59岁,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由2011年的60.58张/万人增加到74.39张/万人。2018年12月,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制定《长沙市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落实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始终以医疗服务为主业,全面提升服务技术、创新服务举措、优化服务队伍。加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聚焦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全面推进长沙市医疗纵向改革。坚持改革、发展和管理相结合,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实现社会效益与运行效率有机统一;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完善多元办医格局,推进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现代化,加快推进健康长沙建设。
3. 全面提升文化教育设施与水平(www.xing528.com)
近年来,长沙市坚持教育优先、优质发展,着力加强教育强市建设,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从2011年的9.96年上升到2017年的15.65年,万人学校数量持续增多。《长沙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提出,要以合格学校建设作为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合格小、中、大学。2017年底,长沙市各区县(市)义务教育优质发展总达成度的加权平均值为82%,其中小学81.1%,初中83.4%。
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切实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长沙市出台《长沙市生态环境系统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实施方案》《长沙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长沙市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多项文件,修改完善《长沙市境内河流生态补偿办法》和《境内河流生态补偿实施细则》,生态补偿到位资金1 800万元;下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长沙市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2017年度长沙市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长沙市“强力推进环境的治理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长沙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度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长沙市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长沙市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具体化,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制定实施《长沙市较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初步构建了分解明责、监督履责、失职问责的责任体系;2011—2017年,长沙市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氨氮排放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