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岛市重要举措:推进城市发展

青岛市重要举措:推进城市发展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评估结果显示,2014年青岛市尚未开通轨道交通,交通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2017年6月28日召开的青岛市国际标准化论坛分设了“国际标准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为国内外城市共商城市发展良策提供了交流和学习平台。2016年,《青岛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青岛市重要举措:推进城市发展

1. 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

青岛市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标准化”为着力点,2015年首次提出实施“标准化+”国际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2017年开始举办青岛市国际标准化论坛,利用标准制定助推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先进理念指导实践,走出具有青岛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借力国际标准,助推可持续发展。青岛市以ISO37120国际标准的应用为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工作突破口,从经济教育能源环境健康等10个方面采集2014年本市数据,对比19个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综合评估本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估结果显示,2014年青岛市尚未开通轨道交通,交通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为解决交通短板问题,青岛市出台《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青岛市“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等多项规划,提出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特色公交为亮点,绿色安全、换乘高效的全域立体化公共交通网络,建成中国一流的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发展目标。同时,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①全力发展轨道交通,截至2018年12月开通运营线路4条,运营里程达171.8 km;②发布《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发〔2014〕27号),积极完善公共汽电车建设;③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设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财政扶持专项资金,统筹规划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项措施的有力推进,青岛市每十万人大容量公共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每十万人轻型公共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人均拥有私人汽车数量等指标逐年提升,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依托国家标准,提升管理水平。青岛市在开展国际标准转化工作的同时,提出ISO 37120国际标准中各项指标在中国情景下的适用建议,并将青岛市经验融入《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服务和生活品质的指标》(GB/T 36749—2018)等国家标准。标准设定的研究和应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和实施抓手,也为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推行标准化试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首批标准化试点城市,青岛市初步建成极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标准体系、全域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标准体系和“海绵城市”相关标准。此外,《关于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青岛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青岛市国际城市战略指标体系》《青岛市“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青岛市标准化资助奖励资金管理办法》《青岛市贯彻山东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青岛市标准先进性评价办法》等颁布实施,标准化贯穿于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领域,正在形成“事事有依据,处处有标准”的格局,支撑起了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以论坛为介,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为创造与国内外城市交流以及与国际、区域和国家等标准化机构的合作机会,切实发挥青岛市“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城市联盟”成员作用,青岛市积极参与和组织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的经验,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2017年6月28日召开的青岛市国际标准化论坛分设了“国际标准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为国内外城市共商城市发展良策提供了交流和学习平台。

2. 提升环境保护力度(www.xing528.com)

降低水资源消耗。近年来青岛市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青岛市水资源消耗水平总体平稳。2011年10月2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为巩固提升“五化”建设成果,就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出《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不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提升了青岛市环境质量,降低了青岛市人均污染物排放量,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

降低污染排放与能源消耗。伴随产业结构转型和环保力度提升,青岛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均污染排放量和人均能源消耗增长幅度均呈现逐年递减趋势。2016年1月8日,《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智能的拓展提升,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加强水资源、能源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统一调配力度;市政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造就了青岛市低污染、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

3.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青岛市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各项数据显示青岛市医疗保障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人均床位数不断增长,人均寿命总体也呈增长趋势。2013年1月31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制定《青岛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力争92%以上的患者在本县(市)域内得到有效诊治,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时,按照患者总体负担不增加、医疗合理收入不减少、政府和医保可承受的原则,实施“锁定总量、调整结构,增加投入、减轻负担,在线监管、提高绩效、调动积极性”综合改革。

4. 建设宜居生态城市

青岛市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绿化改革,有效保障了2011年至2017年间市人均绿地面积逐步增加,从不足50 m2增长至突破70 m2。2016年,《青岛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17年,《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发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战略位置,深度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加快实现生产消费流通各环节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建设美丽青岛市,推动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