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制定了国家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从最初的概念引入到开展应用性工作,基本形成了新时代基于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生态保护工作如火如荼,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取得明显进展,很好地落实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行动。一是生态扶贫。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并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要求“结合生态保护补偿推进精准脱贫”。实践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生态补偿制度作为地区扶贫开发的核心手段。二是山地经济。发展山地生态经济,就是根据当地区域自然特性和山区发展规律,在充分审视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以维护山地自然体系的本来面貌为前提和原则,合理规避山区经济发展相对劣势,形成新的产业空间、创业空间和发展空间,使生态经济和山区特色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与良性循环发展。三是建设绿色技术银行。建设“绿色技术银行”是我国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此外,还包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设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开展蓝天保卫战,等等。
不同功能定位的城市有不同的发展方式。一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原有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构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资源化”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创新推进城市转型升级;二是建设新型生态城市,聚焦可再生能源、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和限塑令等多个方面,使用低能耗建筑材料,配套轻轨交通,规划城市绿地,以低碳路径推动城市发展;三是智慧城市技术应用,充分整合城市资源,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解决交通拥堵,消除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www.xing528.com)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把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写入宪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做出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围绕“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建言资政。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生态环境部,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同时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增强执法的统一性、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