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建设的历程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建设的历程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建立准则体系阶段1993年10月通过的《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拟订执业准则、规则,报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施行。根据变化了的审计环境、国际审计准则的最新发展和注册会计师执业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修订和完善审计准则体系。这些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势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建设的历程

中国审计准则建设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制定执业规则阶段(1991—1993年)

从1991年到1993年,中注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先后发布了《注册会计师检查验证会计报表规则(试行)》等7个执业规则。这些执业规则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正规化、法制化和专业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建立准则体系阶段(1994—2003年)(www.xing528.com)

1993年10月通过的《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拟订执业准则、规则,报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施行。经财政部批准同意,中注协自1994年5月开始起草独立审计准则。到2003年,中注协先后制定了6批独立审计准则,包括1个准则序言、1个独立审计基本准则、28个独立审计具体准则、10个独立审计实务公告和5个执业规范指南。

(三)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阶段(2004年至今)

2004年以后随着审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建立,中注协制定准则的工作转到完善审计准则体系与提高准则质量并重的方向上。根据变化了的审计环境、国际审计准则的最新发展和注册会计师执业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修订和完善审计准则体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等22项准则,并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等26项准则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这48项准则已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在所有会计师事务所施行。2010年11月,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修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等38项准则,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这些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势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