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搭建废弃物交换信息平台
搭建起园区的废弃物交换平台,引导园区废弃物的流动。主要面向园区固废处置中心和园区内的化工企业等,收集这些企业的各类工业废物(包括固态、液态等)的信息,将涉及废物信息的发布、查询、申报、交换等管理信息纳入计算机网络的控制流程和数据库,并利用互联网实现园区内所有企业对废弃物的远程查询和废物提供、综合利用、处置、贮存等申报工作,满足环保局对园区内企业工业废物的原始数据、变更数据、交换数据的统计、汇总、查询、打印等各种功能的需求,为管理者实现废物循环利用的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网站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工业固体废物供需信息交换平台,形成集动态、网络、管理、服务、客户于一身的交换模式,面向更加广阔的用户,收集更加全面的废物流信息,构建合理的废物、原料、产品、用户的废物循环网链,使废物资源在企业间得到合理的集中、配置和交换,提高园区内废弃物的资源化效率和处理处置率。从而使产品成本降到最低,企业获得最大化的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污染。
(二)建立园区环境管理信息数据库
建立健全园区的环境信息数据库,重点针对全区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源产生和排放情况及变化趋势等信息进行统计监管;强化企业达标排放监管机制,重点提高应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能力;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营日常监管,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
(三)建设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www.xing528.com)
基于政府、园区、企业和公众的互动构建园区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应用、服务及网络三个层面,运用网络设备和技术,整合各类硬件设施,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中心、增值服务等多个平台融为一体,构建一个多功能的、安全高效的(包括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和以计算机网络等为主的现代媒体)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园区内企业以管理信息化为重点的信息化改造,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制造、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改善信息化应用环境,逐步推进能源化工、建材等产业集群内相关企业的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信息网络链接,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构建化工公共管廊管理平台
公共管廊由政府投资建设,但政府作为行政部门不是具体操作部门,无法实现专业化管理,而各企业又是“各扫门前雪”。这就导致了各个企业之间连接处的管道没有人管,特别是管线新加、维修动火与施工最容易出现事故。
因此,结合国内外在化工公共管廊方面的实践,化工园区建立化工公共管廊管理平台,探索公共管廊第三方管理的运作模式,明确责任主体。第三方依托管理平台,对公共管廊管理,既有静态管理,也有动态管理。静态管理包括24小时的持续安全巡检,发现安全隐患告知业主尽快处理,公共管廊区域各类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等;动态管理包括管线维修、施工的管理,提出动火、吊装、安装等方面的施工要求,并负责现场监管。这样,可使公共管廊的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实现有章可依、有据可查,从而有效提升园区公共管廊的安全管理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