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桐柏化工产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产业发展

桐柏化工产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产业发展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桐柏化工产业园区位于安棚镇境内,距桐柏县城约50公里。桐柏化工产业园区缘起于2004年成立的安棚化工城,并于2010年成立安棚化工专业园区。2008年,桐柏化工产业园区被评为省级循环经济园区试点单位。(一)总体情况桐柏县产业园区位于县城东北部,原规划面积7.9平方公里,经省发改委批准调整为12.37平方公里。截至目前,桐柏县产业园区内已建成主导产业项目36家,正在建设的主导产业项目15个,累计完成主导产业项目投资150亿元。

桐柏化工产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产业发展

桐柏天然碱、芒硝储量极为丰富,品位高,易开采。天然碱储量13207.7万吨,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位;芒硝储量8000多万吨,为大型优质矿。天然碱年产118万吨,占全国天然碱总产量135万吨的87.4%,成为国内天然碱市场和价格的主导力量。桐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碱生产基地。2006年5月,中国天然碱产业发展战略暨中部崛起之路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为桐柏县“中国天然碱之都”授牌。碱硝下游产品十分丰富,可开发利用近30种。在桐柏开发碱硝化工,具有直接用液态碱硝生产、辅料齐全、基础原料便宜、成本低、投资少、回报快捷等优势。

桐柏立足丰富的资源优势,强力打造碱硝化工产业,坚持依靠对外开放,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规划建设了安棚化工城。安棚碱矿二期60万吨技改扩建已经建成投产,芒硝二期30万吨技改扩建、安棚电厂及货运站、粗碱、层硅酸钠、亚硫酸钠小苏打等一大批建设项目已经运作和实施,已有五钠、苛化烧碱、轻质碳酸钙、白炭黑、硅酸锂、五水偏硅酸钠、硫化钠、玻璃、洗涤剂等多种产品进入实质开发阶段,园区竭诚欢迎四海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共同发展。

桐柏化工产业园区位于安棚镇境内,距桐柏县城约50公里。区域内天然碱、芒硝、石油等化工资源储量丰富,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天然碱之都”。宁西铁路、沪陕高速焦作至桐柏高速、312国道分别纵横交织于产业园区周边,区内有新安路、安碱大道、碱都大道、明星路、物流路等主干道,形成“三横两纵”的路网格局,便于园区的货物运往苏、陕、鄂、粤等全国各地。

桐柏化工产业园区缘起于2004年成立的安棚化工城,并于2010年成立安棚化工专业园区。园区共辖4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万人(含企业职工)。2008年,桐柏化工产业园区被评为省级循环经济园区试点单位。截至2013年底,园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8亿元,修建完成安碱大道、碱都大道、明星路、物流路等园区主干道。

(一)总体情况

桐柏县产业园区位于县城东北部,原规划面积7.9平方公里,经省发改委批准调整为12.37平方公里。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将打造成为中原最大的食用油加工基地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010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三快”产业园区之一。2011年,在全省180个产业园区综合排序中位于第45位。至2012年底,建成区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其中: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亿元,完成工业项目投资5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亿元,全部就业人员达到10000人,全部完成各项发展目标。计划到2020年,实现总产值500亿元,利税60亿元,培育年产值10亿元以上主导产业企业5—7个。

(二)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初步形成了以三源粮油、江记油脂、淮源饲料等企业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东裕精密金属、胜出实业、弘成金属制品等企业为主的机械制造加工业。截至目前,桐柏县产业园区内已建成主导产业项目36家,正在建设的主导产业项目15个,累计完成主导产业项目投资150亿元。2013年计划新上主导产业项目20个,完成投资30亿元。

(三)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为全面提升综合配套能力,已建成七横五纵道路12条及道路两侧配套设施,建成多层标准化厂房7栋、公寓楼3栋和5条区间道路及配套设施,正在建设标准化厂房3栋和综合办公楼、餐饮楼,即将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7栋。还配套建设了学校、医院、客运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物流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行政审批中心等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

(四)招商引资情况(www.xing528.com)

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县产业园区2012年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已落地项目26个,到位资金30亿元。后继将有蛋白加工项目、丁醇丙醇加工项目、营养饮料项目、淮河源酒业扩大项目等陆续落地建设。

(五)投融资平台建设情况

2010年成立了桐柏县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8亿元,截至2012年底累计融资12亿元,其中2012年融资5亿元,主要用于园区内基础设施、标准化厂房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成立了淮河源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截至2012年累计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5亿元,2012年提供担保5000万元支持企业发展。

(六)管理体制机制情况

2010年6月,分别成立了党工委和管委会,为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设置党政事务办、征地拆迁办、基础设施办和项目服务办4个工作部门,编制30人,全面承担产业园区的党政事务、征地拆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等工作任务。建立了重点工作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对项目进行分解量化,采取了一个项目工程、一个业主单位、一个施工企业、一位分包领导“四个一”工作法,倒排工期,狠抓进度,取得显著成效。

(七)集约节约发展情况

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对于新入驻项目要求:一是投资强度不能低于200万元/亩,建筑容积率不得低于1.0,绿地率不得高于20%;二是投资额要达到1亿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项目一般不予供地,一律入驻标准化厂房。要求所有新入驻企业必须办理环评。把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园区发展紧密结合,吸纳就业人员1万余人。

(八)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情况

加快学校、医院、客运站、物业管理、物流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综合服务楼等建设步伐。启动了金果园和向家岭新型社区建设,规划县政府东新庄、小许庄组“城中村”改造工程,既实现了产业园区建设与城市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产城互动发展水平,又可腾换土地3000余亩,更好地支持园区项目建设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