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中叶,发源于英国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而且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急剧增加;二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干预自然、将自然资源变为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和手段日新月异;三是在为满足经济增长而从生态环境中获取大量物质能量的同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剩余物也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成比例增加,这些剩余物绝大部分都没有进行必要的处理或者回收再利用,而是作为废弃物直接排入环境中并产生严重污染。过度的开发利用和大量废弃物污染,超出了生态环境自调节机制所能承受的限度,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使其生产力下降。以上三方面的影响,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互为因果的两极:一方面,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负荷过重和遭到严重污染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粮食不足、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困境。
全球环境问题的存在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直接动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自此以后,各国致力于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最广泛采纳的是在1987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特兰报告书所载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