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国际金融危机后近十年的调整,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好于预期,经济增长逐步摆脱低速运行态势,工业生产、国际贸易等领域持续复苏,经济增长动力增强。美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劳动力市场改善,私人消费扩张,制造业稳中有升;欧元区经济增长向好,经济景气指数上升,通缩势头得以遏制,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增强;日本经济温和增长,外需增长强劲,就业形势良好;发达市场需求回暖,贸易趋于活跃,带动新兴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同时,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上升,给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断巩固,带动进口持续快速增长,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贸易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回升至6.9%,继续位居世界前列,GDP总量超过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提高到了15.3%,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进口占全球份额的1/10左右,中国的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投资向消费、投资并重转型,按照不变美元价格计算,2013—2016年,中国最终消费对世界消费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3.4%,对世界消费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已经是世界第一。
一、 全球和我国服务贸易、跨境投资相关情况
(一)2017年全球和我国服务贸易相关情况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贸易数据回顾2018》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服务贸易全面复苏,全球服务出口额5.2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全球服务进口额5.07亿美元,同比增长6%。从分类上看,与货物相关的服务出口1 840亿美元,同比增长7%;运输服务出口9 310亿美元,同比增长9%;旅游服务出口13 100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他商业服务出口28 550亿美元,同比增长8%。从国别地区看,美国实现服务出口7 617.2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其次分别为英国、德国、法国和中国;美国实现服务进口5 160.2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其次分别为中国、德国、法国和英国。
2017年我国实现服务进出口总额46 991.1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出口15 406.8亿元,进口31 584.3亿元;服务逆差16 177.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2017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10.6%,进口增长5.2%。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我国服务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虽然2017年服务贸易额仍呈逆差态势,但出口增速却高于进口增速,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特征逐步显现。我国服务进出口规模连续4年保持全球第二位。
(二)2017年全球和我国跨国投资相关情况
根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2018》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23%,为1.43万亿美元,这与全球GDP及贸易增长加快形成鲜明对比。跨境并购,特别是超大型并购及企业重组的大幅下降是此次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主要原因。就国别来看,美国和英国的FDI流入量下降尤为明显。据统计,2017年美国FDI流入量下降了40%,降至2 750亿美元,但仍居全球首位。流入英国的FDI下降了92%,降至150亿美元,跌出全球前二十。法国、德国FDI流入量出现增长,但流入欧洲的FDI受英国拖累整体下滑。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FDI保持平稳,为6 71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外国FDI的比重从2016年的36%,上升到2017年的47%。流向转型经济体的FDI下降了27%,降至470亿美元,为2005年以来的第二低水平。这主要反映了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投资不足。
发达国家仍然是全球主要对外投资来源。2017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小幅下降了3%,约为1万亿美元,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额的71%。欧洲对外投资下降了21%,降至4 180亿美元;德国、英国对外投资大幅增长;法国对外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但荷兰公司对外投资从2016年的1 490亿美元,下降到2017年的230亿美元。美国、加拿大对外投资上涨了18%,达4 190亿美元。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资国。2017年,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下降了6%。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以及非洲的对外投资都出现了增长,转型经济体对外投资从前两年历史低位上涨了59%。
报告显示,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吸收外资国和对外投资国。2017年,中国的对外投资减少了36%,降至1 250亿美元,但在全球的排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仍位居第三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一些国家投资保护主义盛行所致。2017年,中国的一些跨国并购因被东道国认为是敏感产业或处于敏感领域未能得到批准;二是中国政府在2016年底和2017年出台了一些对外投资政策,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对象和投资规模予以限制和指导。在吸引外资方面,尽管全球FDI处于大幅下降态势,2017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 36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在世界排名第二,位居美国之后。
二、 上海内向FATS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国际上针对服务贸易的统计体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际收支统计体系,简称BOP统计;另一类即是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简称FATS统计。FATS统计作为BOP统计的补充,主要对象是商业存在,它反映了外国附属机构在东道国发生的全部服务交易情况。其中,记录外国在本国设立附属机构的交易情况,称内向FATS统计;记录本国在国外的附属机构在东道国的交易情况,称外向FATS统计。本报告承续上年度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对2017年外国附属机构在沪投资与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涉及总体分析、行业分析和国别地区分析。
本报告所用的金额统计数据的计量单位采取双轨制:以美元投资、计价的仍以美元为货币单位进行统计分析;以人民币结算的(如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仍以人民币为货币单位进行统计分析。[1]本文的主要数据来源为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和上海市统计局。
(一)总体情况分析
2017年外国附属机构在上海的投资规模继续大幅增长,经营效益显著提升,特别是服务业机构增长较快。在各项数据中,企业数量36 123家,同比增长6.4%;投资总额8 907.43亿美元,同比增长57.5%;注册资本2 64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3%,从业人数144.67万人,同比增长5.9%。就经营情况看,2017年在沪外国附属机构实现营业收入41 536.34亿元,同比增长21.9%;利润总额2 843.51亿元,同比增长29.0%。(见表1)
表1 2017年上海外国附属机构总体情况
(二)分指标情况分析
从企业数量看,除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外,其余11个行业的企业数量都实现了增长。2017年,教育行业的企业数量增长最快,达到94.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增幅也达到35.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增幅都在20%以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下降13.8%。
从营业收入看,2017年在沪外国附属机构营业收入获得大幅度增长,有10个行业幅度达到两位数。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增长幅度超过30%;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幅度超过20%;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等2个行业出现负增长,特别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大幅下降26.7%。
从利润总额看,多数行业企业利润大幅增长。在沪外国附属机构2017年的营业收入总的增幅达到29.0%,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3个行业实现了40%以上的增长,3个行业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企业利润下降较大。
表2 2017年上海外国附属机构分行业经营情况
续 表
注:本表中金融业的数据为上海市统计局提供。(说明:1.表中数据仅以调查样本为准,不代表上海所有金融企业。2.由于统计口径原因,2016年的金融业数据略有调整,本文涉及的2016年金融业数据,均为今年调整以后的数据。)
(三)分行业情况分析
2017年,上海外国附属机构的行业集中度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个行业的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数量的75.7%,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占比为77.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的企业数量、营业收入还是远远高于其他行业。2017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企业数量继续超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位居第三(见图1)。
图1 2017年上海外国附属机构各行业营业收入(单位:亿元)
1.批发和零售业
中国的消费市场巨大,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又是经济发达地区,上海的批发和零售业是外商投资的优选行业,企业数量、营业收入远远高于其他行业。2017年,上海批发和零售业更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在企业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5.1%)、从业人员(同比增长4.2%)平稳增长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度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5%,利润大幅增长48.8%,表现出了行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大幅度增长的态势(见图2)。
图2 2017年批发和零售业上海外国附属机构情况
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17年经营规模稳定增长。其中,企业数量增长7.9%,从业人数增长10.2%:而该行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8.7%,利润同比增长35.8%(见图3)。
图3 2017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上海外国附属机构情况
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继2015年、2016年两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经营状况调整后,2017年,该行业出现增长态势,其中,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0%,从业人员增长1.9%,营业收入增长11.7%,利润总额增长34.0%,该行业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上升态势(见图4)。
图4 2017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海外国附属机构情况
4.金融业
金融业在经历了2016年的调整后,2017年实现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的态势。其中,企业数量增长4.4%,营业收入增长16.2%,利润总额增长30.1%,从业人员增长8.9%(见图5)。
图5 2017年金融业上海外国附属机构情况
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017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利润大幅增长。在连续两年利润大幅下降之后,2017年该行业利润增长327.0%,一举扭转下跌局面;企业数量同比增长7.8%,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见图6)。
图6 2017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上海外国附属机构情况
6.房地产业
2017年,房地产业继续呈现平稳增长上升趋势,房地产业的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继续出现增长,企业数量同比增长4.9%,从业人员同比增长1.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8%(见图7)。
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近年来均处于扩展期。2017年,该行业企业数量增长22.9%,从业人员增长30.5%,营业收入增长了22.2%,但是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3.7%(见图8)。
图7 2017年房地产业上海外国附属机构情况
图8 2017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上海外国附属机构情况
8.住宿和餐饮业
2017年,该行业营业收入达511.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2.2%,但是利润总额在上年大幅增长后,小幅下跌0.9%。2017年,该行业企业数量增长2.3%,从业人员增长27.0%(见图9)。
图9 2017年住宿和餐饮业上海外国附属机构
9.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在上年下降11.4%之后,2017年增长13.2%,利润更是大幅增长65.7%。与此同时,企业数量负增长13.8%,从业人员负增长18.3%(见图10)。
图10 2017年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上海外国附属机构情况
10.其他(www.xing528.com)
2017年,教育行业继续出现亏损,营业收入负增长8.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营业收入增长20.1%,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都出现增长,利润出现较大亏损。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外国附属机构企业数量继续大幅增长,营业收入下降。
图11 2017年教育业上海外国附属机构情况
图12 2017年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上海外国附属机构情况
图13 2017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上海外国附属机构情况
(四)分国家和地区情况分析
2017年,在沪外国附属机构的国家和地区来源以东南亚和美国为主,其中,以来自中国香港、日本、中国台湾、美国、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为多。
1.企业数量分析
根据企业数量分类,2017年在沪设立外国附属机构且具有控制权的企业中,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日本、中国台湾、美国、新加坡、韩国、英属维尔京群岛、德国、萨摩亚和英国,上述国家和地区2017年总共设立29 413家外国附属机构,占总数的比重为81.3%(见图14),占比比去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
图14 2017年上海外国附属机构企业数量(按国家和地区分类)
2.营业收入分析
从营业收入角度分析,2017年在沪外国附属机构营业收入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爱尔兰、韩国、美国、德国、荷兰、英国、英属维尔京群岛,上述国家和地区2017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 658.88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为87.1%(见图15)。
图15 2017年上海外国附属机构营业收入(按国家和地区分类)
3.利润分析
在营业收入大幅上升的同时,2017年在沪外国附属机构企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9.0%。按国家和地区排名,前十位的依次为中国香港、日本、美国、新加坡、德国、毛里求斯、荷兰、英国、爱尔兰、英属维尔京群岛,上述国家和地区企业2017年实现营业利润2 402.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5%,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为88.1%(见图16)。
图16 2017年上海外国附属机构利润(按国家和地区分类)
三、 上海外向FATS的现状介绍[2]
2017年,上海实际对外直接投资额相对于2016年有所回落,但还是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23.55亿美元,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超过10%。2017年,上海办理企业境外投资备案和核准项目608项,投资总额602.76亿美元,备案和核准中方对外投资总额129.07亿美元。
上海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2017年,上海对外直接投资中,并购成为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占全部对外投资的50.8%。企业通过并购,较易实现对市场、知识产权和技术的控制,较易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和行业竞争力。据上海市商务委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新增项目中,中方投资额达1亿美元的境外并购项目60个,并购项目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采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并购项目的主要国家为美国,占全部国家/地区投资总额的26.5%,其次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分别占投资总额的9.7%和7.0%。
2017年,上海企业对外投资的结构合理化、多样化。实体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得到上海企业的青睐,整体投资结构更加合理和多样。上海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流向制造业、商务服务业、采矿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分别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22.4%、17.8%、16.0%和15.4%。上海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数量,则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017年,上海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地主要是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投资金额分别为28.34亿美元、24.6亿美元和7.12亿美元,分别占投资总额的21.2%、19.1%和5.5%。上海企业对开曼、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的投资总额整体大幅下降达84.0%,而对非洲地区的投资升幅达44.3%。
民营企业是上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2017年上海市商务委登记在册的608个项目中,民营企业数量为482个,占总数的79.3%,民营企业的投资额达到554.97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的83.1%。国有企业尽管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少于民营企业,但是其投资的单个项目的规模普遍大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投资方向偏重于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石油、天然气开采等方面的投资。
附件
近年来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经营情况分析
一、 美国企业投资中国概述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两国签署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从1980年2月起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双方又签署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为两国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美国对华投资始于1980年。1980年3月,总投资7 500万美元、按照国际上第一流水平的大型旅游饭店标准进行设计的中美合资长城饭店项目正式开工,开启了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先河。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中国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美国对华投资也取得了迅速发展;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及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后,美国对华投资进入高速增长期,1992—2001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实际金额年均增长率达到27.1%,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同期美国对亚太其他国家与拉丁美洲国家投资的增长速度。2001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实际金额达48.6亿美元,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0.4%,是对华第一大投资国。从1979—2001年直接投资的累计额来看,美国仅次于我国香港,居第二位。2003年以来,美国对华实际投资额出现持续下降,2006年美国对华实际投资额28.7亿美元,比2002年的54.2亿美元下降了47%,占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也由2002年的10.5%下降到2006年的4.5%,低于中国香港、日本、欧盟、韩国,居第五位。2017年1—12月,美国对华投资31.3亿美元,在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日本之后,居第六位。美国是中国重要外资来源地。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7年,美国累计在华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约6.8万家,实际投资超过830亿美元。[3]
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领域相当广泛,涉及机械、电子、通信、石油、冶金、能源、化工、医药、轻工、纺织、食品、旅游、饭店及房地产,投资区域遍布全国,但是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尤其集中在中国一线城市。在美国对华投资的行业中,制造业占据重要地位。
美国对华投资项目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投资效益比较好。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53 322亿美元,累计投资收益为4 099.7亿美元,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投资存量,下同)为7.7%;同期对华直接投资存量为925亿美元,累计投资收益为118亿美元,投资收益率为12.8%,较美对外投资平均收益率高出5.1个百分点。尽管中美之间以及美国不同机构对于直接投资统计数据差异很大,但BEA统计数据充分表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收益状况远远好于其全球投资水平。在很多年份,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收益率高达16%以上。
中国改革开放后,美国来上海投资的第一批企业于1982年12月成立。他们是: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上海高仕香精有限公司和上海福克斯波罗有限公司,均为合资企业。
二、 近年来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总体经营情况分析
在沪的外国附属机构中,美国的投资规模、经营状况长期处于较高水平。2017年,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的企业数量2 417家,在中国香港、日本、中国台湾之后,排名第四;营业收入1 841.69亿元,在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爱尔兰、韩国之后,排名第六;利润总额204亿元,在中国香港、日本之后,排名第三。从2013年至2017年,美国在沪附属机构投资总额增长63.0%,企业数量增长23.7%;营业收入增长10.7%;就业人员减少31.1%,利润增幅达到39.2%(见附表1)。
附表1 2013—2017年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总体经营情况表
以2013年为起点考察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总体经营情况,可以看到,4年来,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的投资总额不断增长,企业数量在2014年略有调整之后,持续增长,从业人员出现大幅调整,而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加,投资效益在经历了2016年的调整以后,2017年有较大增幅(见附图1)。
附图1 2013—2017年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总体经营走势图
注:附图1—附图5中,所有指标均以2013年为起点。
三、 近年来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分行业情况分析
长期以来,上海外国附属机构的行业集中度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个行业的投资总额和企业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的情况也是如此。2013年,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中,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个行业的投资总额占据了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全部企业的58.27%,营业收入占比70.0%,利润总额占比为77.7%。2017年,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个行业的投资总额占据了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全部企业的63.3%,营业收入占比73.4%,利润总额占比为73.0%。4年中,两个行业的投资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无论绝对值和占比,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幅(见附图1)。
附表2 2013、2017年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分行业经营情况
4年来,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的各行业中,投资总额增幅最大的行业是金融业,投资总额增幅达到382.9%,其余依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幅85.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增幅83.8%;批发和零售业增幅57.7%。
为了形象说明2013—2017年4年来在沪外国附属机构主要行业的经营状况,下面就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4大行业,以2013年为起点,绘制出其投资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企业数量、就业人数等5个主要经济指标的走势图,供读者参考(见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
附图2 2013—2017年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走势图
附图3 2013—2017年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走势图
附图4 2013—2017年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批发和零售业走势图
附图5 2013—2017年美国在沪外国附属机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走势图
上海市服务贸易外国附属机构FATS统计分析课题组
组 长:吴根宝
副组长:卢 正 陈 昊 薛 锋 于 玲
成 员:冯志伦 李国娟 周婷晶 冯树琴
执 笔:冯志伦
【注释】
[1]为方便读者分析对照,以下是本文所涉的人民币与美元的年平均汇率:2013年年平均汇率(美元兑人民币):6.193 2;2014年年平均汇率(美元兑人民币):6.142 8;2015年年平均汇率(美元兑人民币):6.228 4;2016年年平均汇率(美元兑人民币):6.642 3;2017年年平均汇率(美元兑人民币):6.751 8,请有需要的读者自行换算。
[2]本部分主要资料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年度发展报告(2018)》。
[3]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