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是上海市的农业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和乡村振兴发展步伐的加快,金山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改善,村民在田间劳作之余,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需求,也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职业技能提升和文化休闲等活动中。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先进的文化来填补、润泽村民的精神世界。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过程中,金山区精确对标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充分发挥市民修身在农村社会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促进发展中的作用,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厚德金山·礼尚之滨”。
“十五分钟学习圈”,就是让村民在步行十五分钟内能有适合自己学习提升的场所,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或开展自主学习。从2016年起,金山区以廊下镇为试点,将“十五分钟学习圈”打造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貌的重要载体,打通村民参与创建实践活动、提升文明素质的最后一公里,并在全区各镇推广。2017年,全区已累计建立修身学习点285个,举办各类修身学习活动近3 000场次,参与人数近12万人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廊下“十五分钟学习圈”宅基学习点活动剪影
以廊下镇为例,该镇社区学校与镇文明办结合农民居住以自然宅基村落为主的特点,联合建设形成了镇社区学校——村、居教学点——宅基学习点“三位一体”的社区教育格局。在十五分钟学习圈内设立了36个宅基学习点、26个健身点、14个村居活动室、6个企业学习点、6个农业实训基地、2个民俗文化体验点,拥有12支志愿者服务队。
一是挖掘资源,丰富村民的学习内容。建立起传统美德、家庭教育、民俗文化、科普创造、文明道德和休闲娱乐等8大类教育内容,最大限度地为村民修身创造条件,满足村民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需求,全面提高村民的参与率。
二是有序管理,形成规范的运行机制。通过宅基学习点的建设和完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宅基文化课堂的运行机制,为村民提供发展平台。规范管理各个宅基学习点,做到组织人员落实、场地经费落实、活动内容落实,建立相关制度,明确工作职责。
三是弘扬美德,培育农村良好风尚。针对村民实际情况确定了6大板块的学习内容,包括突出“孝文化”的传统美德教育、突出家风培育的家庭教育、突出农事习俗的民俗文化教育、突出诚信健康的科普创造教育、突出移风易俗的文明道德教育、突出人文健身的休闲娱乐教育,以满足各年龄段、各层次群体的学习需求。同时,各宅基学习点以“巡展、巡讲、巡演”的方式开展活动,利用每周四傍晚和每周五下午的休息时间,由志愿小分队到宅基、楼组,相约村民来观展览、听故事、看演出,用寓教于乐、启发引导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倡导文明礼仪、道德公信、乐善好施等理念,让新农村成为睦邻友善的美好家园。
“两个头”是指埭头和宅基头。金山区紧紧抓住埭头和宅基头两个农村地区基层管理的基础单元,以“美丽一条埭”建设和“相约宅基头”活动推进村民的修身行动,让文明乡风建设有了精准的抓手。
亭林镇驳岸村改造后的胡家湾北埭
以“美丽一条埭”为抓手,让人居环境美起来。① 挖掘埭头文化,叫响一个“埭头名”,如亭林镇驳岸村为了弘扬和传承埭头精神,深入挖掘埭头历史文化,调动埭头村民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在埭头的主干道设置埭头名指示牌,在方便村民的同时,让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埭头的历史、形成过程有更深的了解。② 强化埭头服务,推选一名“埭头阿哥(阿姐)”。通过埭头村民民主推选,选出埭头阿哥(阿姐),作为埭头村民的主心骨,承担好宣传员、巡访员、消防员、快递员、服务员、组织员的职责。③ 扮靓埭头环境,打造一条“埭头绿飘带”。创建“美丽一条埭”,最直观的就是看埭头的环境整不整洁、美不美观,各个埭头在创建过程中,充分结合各自的实际,因地制宜,打造埭头景观带,同时建立埭规民约,让村民自己来说“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诸如“生活垃圾要装袋,袋装垃圾要进箱;自留地要勤打理,菜园果园无杂草;鸡鸭畜禽不散养,田间棚舍不乱搭;道路两边要干净,绿化植被要护好”等。④ 丰富埭头载体,建立一个“埭头展示点”。在每个埭头建立室外展示点,按照“追根溯源”“精彩人生”“我是党员”“我们的约定”等板块,分别展示埭头历史、模范人物、党员风采、埭规民约等,增强埭头村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⑤ 加强基层建设,完善“埭头治理体系”,形成了“村党总支—三支队伍—埭头阿哥(阿姐)”的三级治理体系,有效缓解了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妇女小组长三支队伍难免无法全覆盖的问题,使农村党组织服务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埭头。
以“相约宅基头”为抓手,让乡风文明美起来。宅基头是农村的最小单元,由邻近的十几或二十几户村民组成。早年,宅基头上无论哪家造房子,邻里之间都会互相帮助;无论哪家突发困难,邻里之间也都会伸出援手,这也成为约定俗成的宅基规矩。随着形势的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邻里之间变得越来越“陌生”。金山区紧紧抓住宅基头这个“神经末梢”,让邻近村民“相约宅基头”,重拾认同感、归属感,建设宅基文化,推进村民自治管理,营造和谐文明的村风、民风。镇村干部们主动到宅基,与村民们座谈,商议宅基文化建设,引导村民制定宅基公约。如廊下镇党委书记专程到山塘村姚家宅与村民座谈,村民们你一言我一句地讨论《姚家宅公约》,仅该镇就有36个自然村落订出了各具特色的宅基公约。“移风易俗,老人活着的时候待他们好一点”,“不乱扔垃圾,宅前屋后打扫干净”,“自留地里蔬菜种整齐”,“邻居见面问声好”,“邻居有困难要帮助”,“拴养宠物,不要忘记打预防针”等各具特色的宅基公约,简洁、直白又接地气,既表达了村民的心声,又便于村民践行。宅基公约张贴在经常聚集的宅基联系人家中,让村民对照检查、互相监督,大大激发了广大村民参与宅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在农村地区推进市民修身行动,只有坚持联系实际,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才能找准与群众思想的共鸣点、利益的交汇点。金山区通过“三画话文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根植于心,转变于形,使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金山农民画是中国乃至世界民间艺术珍品。丁聪漫画、程十发国画更是独树一帜,享誉海内外。他们的许多作品,都是活脱脱的生活景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金山将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厚的地域文化、淳朴的人文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深入挖掘并制作“金山农民画”“丁聪漫画”“程十发国画”系列公益广告,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三画话文明”的公益广告品牌,美化了农村环境,丰富了农村文化气息,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www.xing528.com)
近年来,金山从近千幅丁聪漫画作品中,精选出101幅颇具丰富内涵的精品进行编排,分成“社会秩序”“公共道德”“诚信经营”三大类,编撰了以丁聪漫画为载体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集并发放到村宅;制作了以程十发国画为背景的“涵养道德文明”凉扇、环保袋、书签等宣传品;各村还开展公益文化廊美化建设活动,由村民、学生等手绘农民画扮靓环境,目前已制作各类宣传品80多万份,墙体画面积约为2万多平方米。此外,金山还不断丰富金山农民画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农民画将农村的农耕文化、传统文化和乡贤文化等特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对村民进行思想引导、道德教化、礼仪培养和文化熏陶,发挥文化对人的精神抚慰作用和凝聚作用,筑牢村民群众的精神支柱,充实村民的精神家园。如枫泾镇中洪村作为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充分发挥金山农民画的资源特色,“以画促廉洁”“以画绘文明”“以画育公德”,在传播文明、扮靓村貌中推进村民的修身行动;廊下镇将“二十四节气”以水井画的形式装饰在遍布农村的水井上,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民俗文脉,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
一是“修”出了好村风、好民风。各村通过修身活动,帮助广大村民丰富了业余生活,加强了自身修养。如朱泾镇大茫村、山阳镇渔业村通过村民议事等方式,编撰了本村的修身手册;张堰镇建农村打造了全区首个村民修身公园,开展“十个一”修身活动;又如山阳镇东方村举办了“当家人班”“妇女班”“青年班”等分类修身培训,让村民在修身养性中“修”出了好村风、好民风。
二是“修”出了好村容、好村貌。各村将修身行动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不断改善村域环境。如金山卫镇卫通村、农建村以修身激发村民自治的内驱力,六大类整治对象100%签约;漕泾镇护塘村,通过拆违“公开墙”的形式,让拆违工作在村民的自我监督的进行;万名志愿者“我为创城,文明护河”大行动,将市民的修身行动融入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中,有效地推动了重点工作,让美丽乡村更有“颜值”。
金山区市民人文修身地图
三是“修”出了文明礼貌的新村民。各村把改变不良风气、强化行为规范作为修身行动的重要内容,让修身行动转化成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际行动,在寓教于乐中促使村民养成文明习惯。随着市民修身行动的开展,村民在实实在在的变化中感受到修身的意义,由此保持宅前屋后整洁、爱水护水的习惯逐渐形成。
四是“修”出了自我提升的文明乡村。金山区开展的市民修身行动,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宣传教育方式,选取农耕文化、乡土情怀、传统文化、科普知识等板块,充分尊重村民学习的习惯和规律,倡导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和自我教育。通过285个修身学习点和40个市民修身基地,将市民修身点建到村民家门口,改变以往文化资源、学习资源集中在城区、镇区的状况,有效满足了村民修身的需求;通过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评定等方式,让村民修身的成果可见、可观、可量化展示,更加激发了村民修身的热情。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美在其外,而且要美在其内。要做好农村地区修身行动的顶层设计,坚持理念先行、宣传先行、教育先行,繁荣农村文化,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理解、参与修身行动。以素质提升美化乡村的精神与灵魂,进而使美丽乡村取得常态化成效。
精细化的乡村文明建设要依靠群众参与。村民修身行动,归根结底是为了以文化的力量来塑造文明的村民。因此,要坚持村民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需求,培育为主、管理为辅、环境陶冶,启发村民修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丰富活动载体,设计符合农村特点、吸引村民参与、培育高尚情趣的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金山在全市率先构建市、区、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平台,实现“你点单、我配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精细化的乡村文明建设要以典型人物为引领。要顺应农民群众比着干、照着做的道德意愿,构建多层次示范群体。近年来,金山以好人文化作为城市精神坐标,打造好人主题公园,运用原创文艺作品加大传播力度,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引导村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精细化的乡村文明建设要靠社会力量助推。在推进修身行动中,金山区一大批社会组织和社会人士主动、广泛地参与修身行动,或主动加入市民修身基地,或组建国学志愿者等团队,积极为广大村民提供修身活动的场所和资源。
未来金山区将加快市民修身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区布局,并向农村地区倾斜,更新市民修身地图,为村民自主修身提供新载体;金山区还将以市民需求为关注点,加快市民修身基地建设,健全修身工作机制,激发市民修身热情,通过市民修身行动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塑造与全国文明城区相匹配的市民文明风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