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下郊野公园是上海市首家开园的郊野公园,也是目前金山区内唯一一座郊野公园。廊下镇以郊野公园建设为契机,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自2015年郊野公园开始建设以来,廊下镇美丽乡村建设通过郊野单元规划,减少了高危低效企业与破旧宅基地,不仅“为农业留下更多农田”,提升了村级集体资产收益,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而且通过郊野公园规划,延续了历史文脉,保护了江南的农村特色,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休闲游憩空间,成为“金彩金山”新农村建设的闪亮名片。
廊下镇特色民居家园
廊下镇为确保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长期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尊崇规划、敬畏规划,确保规划的一致性是廊下镇建设美丽乡村的一条重要经验。廊下镇建设美丽乡村立足于原有规划,依托于廊下郊野公园的资源优势,在产业定位和园区发展上进行不断探索与创新。廊下美丽乡村建设始终坚持“打造全国最强的中央厨房集聚地、全国最大的种源农业集聚地、全国最有魅力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努力成为“全国有影响、上海为示范”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窗口和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努力成为城市的“后花园”,为市民提供一个宜居宜游的好去处。
一是在总体布局上,廊下立足金山现代农业园区的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种源农业、农业旅游、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蘑菇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形成了“三区、二带、一基地”的产业发展布局。三区,即产业核心区——种源农业示范区——打造区域面积达5 000亩的国际性种源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区——以“中央厨房”为核心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打造全国最强的中央厨房集聚区;以中华村、三塘村为核心区,打造全国最具魅力的乡村休闲旅游区。二带,即安全、优质蔬菜产业带和经济果林产业带。一基地,即将南陆村、友好村定位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扎实推进现代化稻米生产。
二是在园区发展上,以郊野公园为核心,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优选地。廊下郊野公园以“农”为主题,针对“三农问题”,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规划理念,多自然、少人工,形成集“现代农业科技、科普教育、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农场”型郊野公园。园区形成“生态观光区、生产游憩区、生活体验区”三大功能片区。同时根据各功能片区的资源状况和开发条件,以“一村一农场”为特色,形成多处主题农场及综合服务点。人群定位以“家庭自驾游”为主,包括学生游和团体游。近期产品定位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现代农业的科普、订单式保姆式服务”三大系列。“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包括具有廊下特色的“吃、住、行”,体现亲近自然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还原郊区农村的“生活”方式;“现代农业的科普”,除传统农耕外,还能让游客亲历效率与生态并重的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订单式保姆式服务”,是向游客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务,将参照“4A”级景区的服务标准,力争靠服务赢得市场。
三是在产业规划上,廊下镇凭借自身农产品生产地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转变为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廊下聚焦“农”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继续保持“三区、二带、一基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在传统农业方面,以万亩设施良田为重点,实施区域精细化管理,提高单位产量和稻米质量;在种源农业方面,继续大力引进组培产业,并在彩叶树木、花卉、蔬菜和水产育种等多方面形成系列;在特色农业方面,廊下镇继续加强经济果林产业带、优质蔬菜产业带和食用菌合作社建设,打造一批符合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标准的生产企业,做强农业品牌。
乡村休闲旅游一直是廊下的特色。近年来,廊下镇通过“郊野公园”“乡村公园”等“大园”,以及观光农场(工厂)式的“小园”的精致化建设打响廊下旅游品牌。在“大园”方面,整个镇都作为“大园”综合建构,创建美丽乡村,加大环境治理,改善基础设施,加强运营管理。在郊野公园建设中,打造特色景点,按功能、地域等维度继续划分,比如采摘园、民宿园、氧吧园、马拉松园等,并规划在2020年前建设3公顷的镇级公园,再探索建立农产品小集市、民宿和特色宾馆等。在“小园”方面,在鼓励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要充分体现绿色健康以及体验性、互动性,更多体现共享、共用、共赢。
“田园廊下,水墨广陈”沪浙乡村半程马拉松开跑
廊下镇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具魅力的乡村休闲旅游集聚地。将以廊下自然的生态环境和秀丽的田园风光为背景,以金山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发展为依托,整合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农家生活体验游和其他特色旅游项目,进一步做强富有文化生态的乡村休闲旅游区。通过优势互补,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积极对接,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做强廊下旅游品牌,推进具有较强支撑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落户廊下,促进一产、三产融合发展,真正把廊下建设成为“百里果园、百里菜园、百里花园”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市民休闲观光的“后花园”。
廊下镇紧抓项目建设、环境治理、试点创建等有利政策机遇,补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及文明意识等短板问题,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一是廊下镇注重项目引领,以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建设为抓手,完成村庄改造,实施公路延伸、公路景观带建设、镇区路段改造、道路整治、供排水改造等项目,城镇功能不断优化。不仅如此,廊下镇还扎实推进居民集中居住,促成500多户居民入住特色民居。完成生态园改造、农家乐提升、郊野公园开园项目。(www.xing528.com)
二是廊下镇不断强化环境治理力度,开展“三清”专项行动,完成中小河道轮疏、团员港河道整治、圩区改造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农家乐生活污水站点维修改造,镇区和工业区全部污水纳管,水环境得到改善。推进完成生态公益林建设,推进农田林网一体化,农村绿化面积显著增加。拆除违法建筑,清理违法违规企业,整治不规范畜禽养殖,深入落实土地减量化复垦工作,有序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与此同时,廊下镇还注重环境改善中的精细化管理。如不断推进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启动小区垃圾分类试点,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保证周边环境清洁有序;拓宽宣传渠道,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主题宣传、“六五”世界环境日科普讲座、“千名廊下人看廊下”等活动,树立乡风文明新风尚。
说起农村,大家的脑海中就可能有环境脏乱差、交通不方便的印象。但是在廊下,这样的景象已经越来越少了。廊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许多自然村落通过村庄改造等项目改变了原来的模样。这些年,廊下镇还推进了土地减量化、环境综合整治、西部防洪工程、村庄改造、无违村居创建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农村环境越来越美。2017年,在市农委公布的全市45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中,廊下镇中华村、中丰村就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富有江南水乡气质的文化景观而入选。
对于以上这种变化,只有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老百姓感受最为深刻,尤其是六里塘沿岸的廊下百姓。六里塘沿岸的防汛通道建设完成后,这里就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散步的好地方。防汛通道建设标准较高,一边是宽阔的河道,一边是茂盛的涵养林,景色美丽,空气清新,自然会成为大家喜欢来的地方。
六里塘面貌的改善只是廊下镇在美丽乡村建设后乡村面貌得到极大提升的一个缩影。河道干净了,村庄变美了,道路变宽了,四处都是新景象。如今许多有宅基地的村民们,吃着有“心跳”的瓜果蔬菜,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踩着快乐的舞步,过着幸福的田园生活。
因郊野公园而兴,廊下镇知名度越来越高,带动其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廊下农民抓住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创业热情高涨,民宿、农家乐、采摘等产业搞得如火如荼。据数据统计,2017年廊下郊野公园共吸引游客67.5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 962.4万元。比如,锦江农家乐就创造了50多个就业岗位;联中蘑菇的80多名员工中也有80%是本地人;植物园艺公司200多名员工中,90%是廊下人。过去农民愁自家地里的菜吃不完,自从郊野公园开园之后,人流量大增,农民经常收了菜就卖,基本上是供不应求。受益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年轻人往外跑的也少了,农民变成有吸引力的职业。传统农民已变成拥有“打工薪金、房屋租金、养老保险金、经营收入现金、土地流转金、提篮小卖金”的“六金”农民。
廊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在规划设计层面,对生态效益与游憩需求、耕地保护与景观塑造、文化传承与特色体现、工业企业减量与现有存量盘活等方面进行梳理和规范提升,把郊野公园真正打造成为市民休闲游乐的“后花园”。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只可借鉴,不可复制,不能生搬硬套。生态环境良好,以绿色低碳产业为主的地方,可以打造生态旅游型的小镇;历史脉络清晰,文化内涵突出的地方,可以建设历史文化型的特色小镇;以高精尖产业为主,人才优势明显的地方,可以打造高端制造型的小镇。
美丽乡村的创建是每个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的成果,但是如何维持好现有的成效可能比创建过程更为重要。比如廊下郊野公园作为全市第一家开园的郊野公园,在市内尚没有完善的规划理论体系和成熟的实践经验可供借鉴。其在后期运营方面一开始也是比较欠缺的,游客的舒适感、体验满意度都不是很高。但是廊下镇通过成立郊野公园公司,不断探索管理经验,为郊野公园范围内的游客、农场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努力做到精细化管理。
廊下郊野公园内万亩粮田
美丽乡村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在建设理念上,要体现以人为本。廊下建筑风貌的改造和提升,都是在原本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翻修,保持原本粉墙黛瓦观音兜,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即使是搬离了原来的住所,但是农民们基本保持原来的生活环境。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廊下主要是调动党员的积极性,通过少数带动多数的形式,充分发挥标杆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展望未来,又要留住乡愁。廊下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特别注重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挖掘了被称为“廊下三枝花”的打莲湘、农民画、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注重古村落、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农业生产生活、民风民俗方面,重点对二十四节气、民谣农谚、农民艺术、传统手工绝活、标志性民俗活动、有地方特色的农事礼仪、农业文化遗产等进行深入挖掘与整理。在修复农村文化的同时,研究传统农事民俗文化和现代农村生产活动融合发展的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